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1186-1266)南宋書法家,字溫夫,號樗寮,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以父蔭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是南宋後期力挽狂瀾、振興書法藝術,窮畢生之力以改變衰落書風的革新家,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其書法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繼而轉師米芾,並能「獨傳家學」,而以張孝祥書為主調,參以晉唐經書漢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而達到了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與境界,自成一家體系。這種體系是他在繼承古人前輩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汲取眾多營養而後大膽創新形成的。後世書壇有人譏張即之書有意為「怪」,不合「規矩」,並斥之為書法「尚意」,追求「意趣」,表現個性。宋初文壇領袖歐陽修便提出,書法不能專師一家,模擬古人,而貴在「得意忘形」,自成「一家之體」,否則為「書奴」。後來,明代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亦曾云:「樗寮書,昔人斥為惡札。今評其筆意,亦非有心為怪,唯象其胸懷,原與俗情違逆,不知有勻圓之可喜,峭拔之可駭耳。自開天以下,千奇萬異,何獨字法不得任情哉!?」在這裡,安氏既闡明了張即之書法的特色,又從「意趣」這一藝術的審美角度反駁了所謂「惡札」之說。「大字古雅遒勁,細書尤俊健不凡」。張即之書法的特點是字形比較方正,點畫粗細變化極大。用筆比較尖露刻厲,有時也很圓融,恰似顏魯公,把反差極大的兩極統合起來,也就構成了張即之的風格。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杜甫詩卷》楷書<大字楷書,墨跡,紙本,縱三四·六厘米,橫一二八·七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

書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號》和《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所書含墨飽滿,著筆從容,使轉頗急,時露飛白,寫出了斬釘截鐵的獨特風格。為張即之六十五歲時所書,款署「淳佑十年(一二五零)八月下浣樗寮」。歷代書壇公認「大字難妙」、「自古為難」、「少見功效」。這是何故?蓋因大字在行筆與結體上,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預期的理想境界。然張即之工楷書,尤其擅長榜書和擘窠大字,並為世人所珍愛,為金人所重價購求,豐碑巨刻散流江左。可見張即之書法非同凡響。明張寧云:「溫夫特善大書,匾額字如作小楷,不煩布置,而清勁絕人。」其書法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達到超凡的藝術水平,就在於他臨池不輟,刻苦修練,一生勤奮,具備了極為深厚的功力。張即之書固受唐人影響,但他並不模擬古人,不在前人的軌跡上亦步亦趨,而是善於變法,結合個人所長,創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例如在雄厚挺拔的《書杜詩卷》中,他一改顏魯公的圓頭直入、純然中鋒運筆的方法,而間或採取側鋒筆法,使線條粗細濃纖交替編織,力求點畫、結構的險勁清絕。此捲起筆落墨沉著從容,運行穩健,老筆縱橫;筆畫抑揚頓挫,使轉頗急,力透紙背。飛白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因而為作品增添了剛勁與豪邁的氣韻。其結體不雕不琢,斬釘截鐵,自然爽朗,古雅遒勁。此卷筆勢飄逸瀟洒,大氣磅礴,但筆筆可尋出處,毫不失規矩。這是件十分難得的翰墨精萃,堪稱張氏大字楷書的代表佳作。其結體不雕不琢,斬釘截鐵,筆勢飄逸瀟洒,大氣磅礴。這是件十分難得的翰墨精萃,堪稱張氏大字楷書的代表佳作。《杜詩卷》歷經南宋、元、明三朝,均未留下鑒藏家的任何題記及印章,惟清初王澍在騎縫處鈐印多處,隨即進入乾隆內府珍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度人經帖》楷書<紙本,59頁,每頁縱30.7厘米,橫14.l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按錢陳群題跋言:「度人經為張君中壽時所作無疑。」此經書法干正秀勁,紙墨精好,用筆秀穎.前後完整。「度人經」全名為「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冊前有清乾隆帝行書「毫素通靈」四字,後有錢陳群題跋一段。鑒藏印記: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印,冊後余紙有「李受持」三字,字下鈐「蒙孫」(朱文),字上鈐「山水中人梅江李氏」(朱白文)及山水印一方。歷代著錄:《秘殿珠林續編》。>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佛遺教經》行書<從北宋開始,禪宗初學者入門必讀「佛祖三經」,所謂「佛祖三經」指的是《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和《溈山警策》。此帖《佛遺教經》是張即之70歲時書,即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現藏故宮博物院。>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楷書<紙本。>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李公墓志銘》楷書<紙本。>

宋 張即之 《七律詩三首》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上問尊堂太安人尺牘》行書<《致尊堂太安人尺牘》釋文:即之上問尊堂太安人 壽履康寧 親眷內外 均介殊祉 小兒率婦孫以下列拜 長倩婦有微贄 不敢以寒陋廢禮一笑領略 幸甚 色線線 翠小榧 各小掩 並附還介 輕瀆知愧 老不能為役 不敢請委目 即之上問 >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雙松圖歌卷》楷書<紙本。縱33.8橫119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雙松圖歌卷》鈐「張」(朱文)、「張氏」(白文)、「即之」(朱文)印,款署:「張即之七十二歲寫」,即南宋寶祐五年(1257),為晚年之筆。後人皆稱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大字古雅遒勁,細書尤俊健不凡」。此卷擘窠大字,神完氣足,勁健雄肆,但時見險怪之態。卷前有偽作託名蘇東坡古柏圖,後有明代陳新、夏彥良跋歷代著錄:《寓意錄》、《行渠寶笈初編》。釋文: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台慈帖》行書<張即之《行書台慈帖頁》 紙本 縱30.9厘米 橫43.1厘米,行書,14行,109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宋犖、江恂、成親王、成薰等人鑒藏印。此帖結銜稱「致仕」,應作於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故為張即之老年之筆。書法精勁峭利,無衰退氣象。運筆提頓幅度明顯,點劃虛實相映,線條粗細變化與寫經書頗似。結字嚴整奇偉,布白疏朗而有新意,確如文徵明所言:「即之安國(張教祥)之後,老筆健勁,大類安全所書,稍變而刻急遂自名家。」  清李佐賢《書畫鑒影》著錄,文物出版社《宋人書翰》冊影印,刻《海山仙館藏真帖》。釋文:即之伏蒙台慈寵賜寶墨,仰體記軫之厚。即之年來衰病日侵,視聽久廢。兩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訖今未愈,不容親具稟謝之幅。仰乞台照,垂喻備悉。昨來大字,已曾納去,若小字,則目視茫茫,如隔煙霧,度不復可下筆矣。切幸加亮。右謹具申呈。二月日。中大夫直秘閣致仕張即之劄子。>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汪氏報本庵記卷》行書<紙本墨跡。 縱29.3厘米,橫91.4厘米。小字行書38行,凡688字。遼寧省博物館藏。

帖後有文徵明跋、項元汁題記。卷前後又有項氏諸印和卞永譽式古堂印,清乾隆、嘉慶、宣統三朝印璽。文微明云:「按《皇宋書錄》,即之,安國之後,甚能傳其家學。……。其書師顏魯公、嘗為高宗所稱。即之稍變而刻急,遂成名家。」《汪氏報本庵記》一文原為樓鑰所撰,汪氏是樓的外祖家,不知道與張即之有無瓜葛,要錄寫這篇文章。書後的「淳熙十二年(公元1252年)三月二日」款,原應在文內,為後人挖移篇末。此卷小字行書,運筆流暢而勁健,比即之其它擘窠書《杜甫詩卷》要秀逸些,是張氏傳世墨跡中的佳作。 乾隆時曾刻入《墨妙軒法帖》第四冊。>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溪庄帖》行書<又名《草書於廿而弟知縣承議尺牘》,紙本,行書。>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行書待漏院記卷》行書<皮紙 41.5×2665.5cm 上海博物館藏。

張即之善寫大書 ,《行書待漏院記》即其大字書法的代表。此卷每行三字,字字大如碗口。字體取顏字之寬博方整,行筆粗壯雄健,筆道時粗時細,時呈波折,流暢跌宕。在帖學盛行的南宋,張即之堅持傳承顏體,表現出其獨特的個性。>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宋 張即之 《致殿元學士尺牘》行書<紙本,30.7 x 53.6公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即之擅長行書與楷書,存世書跡中,尤以中楷書寫的佛經作品,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他的書學淵源,除了多少來自於伯父張孝祥的影響之外,唐人的楷法以及北宋蘇軾、黃庭堅、米芾三家,也都是他取法的對象。但他由於能夠自出新意,例如以禿筆寫大字等,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書風,因此終能成為大家。這件「致殿元學士」尺牘,又名「從者來歸」帖,是以行草書寫在牙色印花紙本上。由信中「野衣黃冠,擁嬾殘煨芋之火」等語句看來,大約是張即之晚年(淳祐五年,1245年左右,張即之時年六十歲)退休閑居於家中時所作。這幅尺牘結體疏秀,用筆清俊飄逸,絲毫看不出衰頹的老態。釋文:即之適間伏聞從者來歸 喜欲起舞 想見太夫人慈顏之喜可掬也 野衣黃冠 擁懶殘煨芋之火 不能亟謁 已拜墜染 將以南珍 行李甫息肩 眷軫首及尪劣 顧何以稱之 敬須侍謝次 令弟賜翰已領 即之拜稟 殿元學士尊親契兄台坐 染物甚佳>

宋·張即之書法鑒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清·笪重光《畫筌》和《書筏》
聞是|禪味詩畫
隸書技法及常用的異體字
十句話教你讀懂易經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法書欣賞」宋·張即之《台慈帖》
南宋書法家張即之行書棐茗帖
細賞張即之行楷書法《汪氏報本庵記》
毫素通靈丨南宋大書法家張即之書《度人經》
張即之楷書欣賞《斂襟談老氏詩楷書冊》
宋朝張即之書法作品——七律詩三首
古雅遒勁、神完氣足:宋 張即之 行楷《雙松圖歌》書法欣賞
簡捷凝練、堅實峻健:宋 張即之 楷書《華嚴經殘卷》書法欣賞
張即之書法《汪氏報本庵記 》
張即之的禪墨——法相莊嚴
宋代張即之《楷書度人經帖》
張即之書法手跡《致尊堂太安人尺牘》
張即之楷書《華嚴經》殘冊
宋代張即之《雙松圖歌卷》
張即之大字楷書《待漏院記》,是「宋書殿軍」還是窮途末路
張即之行楷:《書樓鑰汪氏報本庵記》
張即之經典楷書《華嚴經》,美艷驚世!
張即之榜書《大德名帖東福寺匾額題字》
張即之《行書待漏院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