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汪直:從海商到倭寇

汪直:從海商到倭寇

日本本土最西端的城市平戶,有一座松浦史料博物館。館外空地上,豎著一尊小小的銅像,銅像一手扶劍,一手前舉,彷彿在向遠方示意。這尊銅像,就是日本人想像中的中國人汪直。

汪直:從海商到倭寇



【片板不許入海】


從某種意義上講,汪直出生時,他和他同時代許多人的悲劇命運就註定了。這個註定了他們命運的人,就是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此時距離他去世已有100多年。朱建政後,通過廢除丞相、實施特務統治等措施,使明朝皇帝的權力遠超其它時代。

汪直只是一介草民,朱元璋的這些「以求朱家天下萬世一系」的重大舉措,假設汪直不準備讀書入仕,也不會吟詩作文,事實上對他不會有特別嚴重的影響。但在這些重大舉措之外,還有另一條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措施,就是它,註定了汪直的悲劇。


那就是海禁。所謂海禁,即政府不允許私人從事海上貿易。洪武元年,朱元璋剛剛在南京坐上帝位,曾經與他交戰多年並被擊敗的張士誠和方國珍余部,在舟山群島的蘭秀山起兵。平定蘭秀山之亂後,朱元璋意識到,與大陸相距不遠的舟山群島進可攻,退可守,很容易成為叛亂者的海上據點。為此,他決定實行島嶼無人化。朱下令把舟山46個島上的居民全部強制遷往內地,並撤銷行政建制(舟山唐時設翁州,明時設昌國縣)。這時,一個叫王國祚的村民冒死前往南京,通過某王公晉見到了朱元璋,力陳昌國縣不可廢。朱元璋難能可貴地作了讓步——昌國縣城附近的八千居民可以留下。


內遷的舟山諸島居民,只是大明海禁政策邁出的第一步,很快,它便成為大明針對全局的基本國策。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下詔強調「仍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此後每過幾年,就會重申一次,並把相關條款寫進《大明律》。久而久之,大明的海禁政策被高度濃縮為六個字:片板不許入海。海禁最嚴厲時,就連沿海居民到近海捕魚也屬非法。

汪直:從海商到倭寇



【海上貿易曾高度發達】


有學者考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了海上貿易活動。《國語·齊語》載:「越裳獻雉,倭人貢暢」,可見當時的中國與周邊的越南和日本已有來往。漢朝時,留下了中國和羅馬交往的最早記載,這交往,其中一部分就是通過海路完成的。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船隻經常出入波斯灣,並溯幼發拉底河而上,與阿拉伯人通商。唐代,中國國力大盛,和唐朝交往的國家多達70多個,廣州成為最重要的海外貿易商港。至唐朝中期,廣州人口約25萬,其中外國人就有1萬多。唐朝末年,黃巢攻陷廣州,大肆屠殺,死於黃巢之亂的外國人計有12萬之多。


先後與多個政權對峙的宋朝,與漢唐相比,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向來被後人譏為積貧積弱。但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中,宋朝的商品經濟遠超前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抑商的朝代,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其中,宋朝對海外貿易的重視,被提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宋朝初年,朝廷在廣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設置了功能近似於海關的「市舶司」,在京師設置「榷易署」,專營中外海商的舶來商品。王安石變法時,頒布了《廣州市舶條》,這是中國史上第一個航海貿易法規。宋神宗鼓勵民間發展海上貿易,他說:「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一焉……歲獲厚利,兼使外藩輻射中國。」


南宋偏安東南,海外貿易收入更為重要。宋高宗下旨:「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政府對海外貿易的重視和支持,帶來的是極為豐厚的回報。南宋初年,市舶的年收入「動以百萬計」,到了南宋末年,市舶的年收入增加到了二百萬緡。南宋的財政總收入不到一千萬緡,海外貿易收入竟佔總收入的1/5。

崛起於漠北草原的元朝,似乎與大海沒有多少關聯。其實,這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帝國,同樣熱衷於海洋和貿易。元朝一度禁止私商出海,但為時甚短,收效甚微。後來改弦易轍,鼓勵私人出海經商,前提是按規定納稅。元朝時,光是在東海和黃海從事國內海上貿易的船隻,每年從南方到天津的就多達1000艘以上。廣州作為海上貿易的晴雨表,旅居的阿拉伯商人超過12萬。至於曾經是中國「海上零公里」的泉州,北宋時與其有貿易關係的國家達30多個,南宋時增至50多個,元朝時進一步增至90多個。


【帝國如同自給自足的小村莊】


之所以回顧中國歷代海上貿易的盛況和朝廷的重視,在於反證一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明朝開國伊始就厲行海禁,顯然有朱元璋更為看重的理由。那麼,朱元璋為何會對大海如此恐懼,對海上貿易如此排斥呢?


首先是穩定政權的需要。朱元璋稱帝時,仍面臨兩大威脅:威脅之一,來自曾與他角逐天下的張士誠和方國珍。朱元璋擔心,如果像以往那樣聽任民眾往來於海上,他們就有可能和方、張余部勾結,陰謀顛覆大明王朝。威脅之二,來自已經敗退到蒙古高原的元朝勢力。元朝皇帝雖然遠走漠北,但在相距數千里的南方沿海,仍有不少支持者,從南海到印度洋一線,還有相當勢力。禁止人民入海,可以消除因此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是囿於見識。祖輩皆為農民的朱元璋,即使後來貴為天子,也從未擺脫過小農意識。在朱元璋看來,農業才是一個社會的根本,而商業不僅是末業,還是不穩定因素。他規定,農民可以穿細紗布,商人則不允;農民家中,哪怕有一人經商,也不能獲批准。在社會地位上,商人處於真正的底層,即使腰纏萬貫,仍是不受待見的末流。朱元璋設想的理想社會,是君王聖裁天下,兢兢業業,官員循規蹈矩,廉潔奉公,老百姓安心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會。帝國最好如同一個自給自足的小村莊,物各有主,人各司其職,像機器上的一顆顆螺絲釘,不得擅自越位。

汪直:從海商到倭寇



【畸形的朝貢貿易】


一方面,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和囿於見識,希望把人民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另一方面,天朝上國萬邦來朝的虛榮心,又使他渴望周邊小國把他當作主人尊崇,奉其正朔,受其冊封。這樣,嚴禁民間海外貿易的同時,大明帝國執行的是畸形的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貿易,就是明朝的周邊國家,在政治上承認與大明之間是一種宗主和藩屬關係,在約定的周期里,向大明進貢。大明本著厚往薄來的原則,給予各藩屬國遠高於貢品價值的回報。顯然,這是一種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做法。

在民間海上貿易被禁止,而朝貢貿易又鐵定要大賺一筆的情況下,大明周邊各國都想方設法增加朝貢次數,擴大朝貢規模。嘉靖一朝時,終於因朝貢貿易鬧出事端,從而導致了嘉靖時代倭寇大爆發,而汪直就生逢其時。


嘉靖年間,正值日本諸侯鼎立的戰國時代。當時,實力較雄厚的幾個「大名」(即封建領主,可理解為諸侯)爭著代表日本向明朝派遣貢使。嘉靖二年(1523年),細川氏與大內氏各派一隊貢使到達寧波。接待這兩批貢使時,收受了細川氏賄賂的明朝官員處理不公,引起大內氏貢使的極度不滿,進而「大掠寧波」,使得「沿海震動」。這一「爭貢事件」惹得嘉靖龍顏大怒,下詔罷除市舶司。其中,廣州市舶司雖未罷除,但也停止了朝貢貿易,直到6年後才恢復。因此,嘉靖年間既是海禁最嚴厲的時期,也是倭患最激烈的時期。


為何在極為嚴厲的海禁政策下,仍然有人冒著殺頭的風險往來於海上,中央民族大學的陳梧桐教授這樣解釋:「儘管明朝實行海禁,但是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人口又非常密集,這樣一個情況下,土地不敷耕作,這些人要找別的出路,來增加他的收入,維持他的生活。那麼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就買船冒險出海,殺頭他也去。」


【大明的海禁政策破產】


汪直又稱王直,號五峰、五峰船主。1501年,他出生於以徽商著稱的徽州歙縣。徽商的產生,和當地貧瘠的土地不無關係。顧炎武曾說,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徽人多商賈,蓋勢其然也」。


地薄民貧,又有經商傳統,汪直年輕時就投入到商海中。他為人富於膽略,輕財好義,有領導人氣質。史稱:「少落魄,有任俠氣,及壯多智略,善施與,以故人宗信之。」


早年,汪直與同鄉在廣東一帶從事海上貿易,把生硝、硫磺和絲棉之類的土產運往日本、泰國等地。不用說,這種生意是明政府嚴禁的。1543年,汪直第一次抵達日本種子島。日本史料記載,日本人看到這艘不知從何而來的大船,非常納悶。船上的人里,有一個叫五峰的大明儒生,通過筆談的方式告訴日本人,他是從西南來的外國商人。汪直的日本之行影響深遠:他將火槍傳入了日本。在汪直與日本人的貿易中,火槍是最搶手的商品,這些火槍,並非他親自製造,而是來自他和葡萄牙人的貿易。


16世紀時,葡萄牙人東航,他們最先注意到了舟山群島有利的地理條件,在中國海商與葡人的地下貿易中,漸漸把舟山群島所屬的雙嶼作為活動基地。由於雙嶼地處連接江南和日本的海路要衝,它開始成為中國、葡萄牙和日本等國海商彙集的國際性商業基地。當時掌控雙嶼的是福建海商李七,綽號李光頭。李光頭之後,是來自徽州的許棟。那時,汪直就在許棟手下任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一個叫朱紈的官員被朝廷任命為浙江巡撫兼提督浙閩兩省海防軍務。雙嶼繁華一時的好日子到頭了,而汪直卻意外地獲得了迅速崛起的機會。


朱紈為官清廉,也頗有手腕。他上任後,強力推行海禁。當時,在福建和浙江的海面上,不僅有像李光頭和許棟這樣的多股海商,一些官宦世家也在海商的貿易中參股,或是充當保護傘。至於一般民眾,也有許多人在海商走私中混飯吃。比如,向葡萄牙商人出售米、面、豬、雞之類的食品,葡萄牙人給出的價格是正常價的一倍以上,如果購買葡萄牙人的胡椒、蘇木和象牙的話,「其價尤平」。是故,當沿海地區上至上流社會,下至草根民眾,其利益都與海商走私緊密相關,這時要實行海禁,肯定要遭到極大阻力。其情其景,就像朱紈感嘆的那樣:三尺高的小孩子,都把海盜看作衣食父母,把政府軍隊看作世代仇人。

朱紈上任次年,在精心準備之下,他決派出軍隊攻打雙嶼。攻佔雙嶼後,朱紈下令用石頭將港口堵塞,把島上的住房和媽祖廟等建築付之一炬。混戰中,海商首領許棟落荒而逃,後來被明軍抓獲。群龍無首的海商,一致推舉了他們的新首領——後來名聲在外的汪直。


朱紈勇於任事,卻不免矯枉過正。他不僅下令「革渡船,嚴保甲,搜捕奸民」,甚至連原本與海商走私無涉、煮海為鹽的鹽戶也要編號定界,不能像過去那樣自由行動。可以想像,在海禁的大政之下,眾多底層民眾的生活無以為繼,是必然結果。


順理成章的,為了朝廷旨意而奪人衣食的朱紈,成了閩人和浙人最仇視的官員。兩省當地官員和在京官員紛紛上疏彈劾他,指斥他濫殺無辜。偏偏朱紈在打擊海商時,一向奉行「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的政策,被他當作倭寇處死的人中,肯定有不少蒙冤者。於是,在官僚系統的勾心鬥角中,朱紈被撤職。獄中,他服毒自盡,自盡前感嘆道:「縱天子不死我,大臣且死我,即大臣不死我,閩浙人必死我。」


朱紈橫死,意味著大明海禁政策的破產,而汪直卻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汪直之死】


縱橫海上的海商們原本各自為政,但面對朝廷的嚴厲打擊,以及交易中常常出現的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他們迫切需要抱團取暖。


雙嶼既毀,被推舉為海商首領的汪直認識到,在沿海地區再尋找島嶼建立基地不太現實。這時,他想到了與他有貿易往來的日本。汪直與日本大名松浦隆信交好,於是在松浦隆信治下的五島建立了基地。至於他本人,卻長期住在平戶。短短几年間,尤其在吞併了另一海商頭目陳思盼後,汪直躍升為東南亞最強大的海上霸主。他製造的大船,一條船可容納兩千人,船有多層,其上可「馳馬往來」。他先是自稱「靖海王」,後又稱「徽王」,從後一個稱號可見,他對故鄉徽州懷有感情。


極盛時,汪直能號令十萬之眾,僅和他一起住在平戶的就有兩千餘人。汪直出行時,「緋袍玉帶,金頂五檐黃傘……侍衛五十人,皆金甲銀盔,出鞘明刀」。這時的汪直,早已不是躲著官軍的走私犯,而是以武裝力量作後盾的亦商亦盜的草頭王。作為商人,他的客戶既有西洋人,也有日本人和中國的其它海商;作為海盜,他時時侵襲明朝沿海城鎮。在用兵上,他「進退縱橫,皆按兵法」,加之他的手下多是些亡命之徒,明軍根本不是對手。


然而,儘管幾乎控制了東南亞與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儘管過著帝王般的優渥生活,汪直卻懷揣心事。這心事,就是讓明政府放棄對自己的追剿,開放海禁,准許自由貿易,從而讓他成為一個清白的海商而不是漂泊異鄉的海盜。


和汪直同為徽州老鄉的一個封疆大吏胡宗憲,讀懂了汪直的心事。胡認識到,面對強勢的海商集團,一味剿殺不是辦法。一方面汪直作戰能力超強,明軍難以抵擋;另一方面,汪直的十萬之眾,不少是沿海地區違禁私出的底層百姓。他們在海禁政策下,「往往入海從盜,嘯聚亡命」。因此,沿海一帶,汪直「威望大著,人共奔走之。或饋時鮮,或饋酒米,或獻子女」。這一記載令人大跌眼鏡:一向被視為漢奸和海盜的汪直,竟受到底層百姓如此擁戴。

胡宗憲打算改剿為撫,他把汪直的母親和妻子從獄中釋放,給予細心照顧。汪直得悉,欣喜地表示,如果不計較他以前的罪過,並准許海上貿易,他願意投降並為朝廷效力。為了讓胡宗憲相信他的誠意,他令手下攻破了盤踞舟山的一股海盜,還把另一支海盜將要來犯的消息提前告知胡宗憲。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一月,在胡宗憲信誓旦旦的許諾下,汪直率部眾千餘人向明朝投降。不過,他仍然留了一手:要求胡宗憲派出人質。就胡宗憲本意,他是真心招降汪直的,希望利用汪直在海商和海盜中的影響為朝廷效勞。然而,不妙的是,究竟如何處置汪直,高級官員們的意見針鋒相對,是按汪直的意願開放海禁,還是誅殺以維護朝廷臉面?


不幸的是,後一種意見佔據了上風。次年春天,浙江巡按王本固誘捕汪直下獄。胡宗憲原本為汪直說話,但當有人指控他收受了汪直的巨額賄賂時,他害怕了,立即轉變立場。在獄中,汪直上了一道《自明疏》。他認為,自己覓利商海,賣貨浙、福,乃「與人同利,為國捍邊」,從來沒有勾引黨賊侵擾。他向嘉靖懇請,希望赦其罪過,開放浙江定海一帶港口互市,這樣不僅可以獲得關稅,還能恢復與日本之間久已中斷的朝貢貿易。那麼,紛擾天下的倭患就能得到根本解決。


站在今天立場看,汪直的建議是可行的。堵不如疏,越是嚴厲的海禁,激發的可能是越大規模的武裝走私。倘若自由互市,武裝走私就完全沒有必要。


然而,嘉靖無意採納汪直的建議,他下旨說:「(汪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汪直在杭州被斬首。臨刑前,汪直感嘆: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汪直死後,其餘部繼而將人質肢解泄憤。群龍無首,倭患一度比之前更為嚴重。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感嘆:「胡宗憲許汪直以不死,其後議論紛紛,遂不敢堅請。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則岑港、柯梅之師可無經歲,而閩、廣、江北亦不至頓甲苦戰也。」


汪直死後八年,嘉靖去世,隆慶登基。繼位之初,隆慶宣布廢除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海禁。敢於推翻祖宗成法,是因為隆慶及高級官員們不得不承認:倭寇為患乃海禁政策的副產品,海禁一日不廢,倭患一日不寧。當然,隆慶解除海禁,仍有不少限制,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開海。不過,明朝政策的轉變,使中國人的海外貿易和向南洋各地的遷徙不再是犯罪,殘餘的倭寇活動也隨著海禁的中止漸行漸遠。


【結語】


明朝執行嚴格的海禁政策,把自己排除在藍色海洋之外時,正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當下海打魚或沿海煮鹽都有可能觸犯王法時,歐洲的帆船正出沒於風波之中,一方面探索未知的土地,一方面收穫來自海外貿易的巨額財富。


肇始自朱元璋時代的海禁,幾乎縱貫大明王朝(隆慶開海距明朝滅亡,只有幾十年),也為後來的清朝所繼承。同明朝一樣,清廷也是一個內斂、封閉的朝代。當船堅炮利的西方在資本和市場的驅使下踏浪而來,閉關鎖國的古老王朝將遭遇千年未有之變局。其情其景,馬克思的論斷最為精準:「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裡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


(作者系文史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聲音是意念的迴響——一本藏有100種聲音的筆記本
紅色風雲中的粟裕
毛澤東是怎樣看中王洪文的?
傅聰與《傅雷家書》
延安時期的「跨國婚姻」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王朝的謊言:嘉靖倭寇橫行的真相,竟是反海禁的中國海商海盜
寧波江東區:講述海商新故事
明末的世界貿易與海商傳奇
從七七到八一三:老上海商人的抗戰廣告
台北的上海商銀擬上市,董事長系榮毅仁堂弟
為何明朝有世界最強的海商,中國卻無法成為海權強國?
巨海商學院,我們很有「內涵」
世界海商大會凝聚3000鄉親
實探合肥人的南京路 雙地鐵口+有軌電車促瑤海商圈升級
天涯明月刀四海商盟有緣之寶任務怎麼做 四海商盟有緣之寶任務完成攻略
網爆鄭爽今天素顏現身上海商場貌似購買攝影器材,遇粉絲親切簽名
上海商場設「老公休息艙」,內設千種單機遊戲!
《寧海商匯》生活不易,你必須非常努力
政爭、權爭與派系之爭:上海商總聯會分裂原因初探(下)
上海商場設置「老公休息艙」,然而……
英國上海商會2016英國脫歐對中英經濟影響論壇場地變更!
上海商住房高壓,背後藏著卻是十年前的一個錯
上海商場推「老公休息艙」 商務軟座加大屏幕遊戲機!你願意被寄存在這裡嗎?
華潤萬象城、興業太古匯相繼開幕 區域型購物中心擴容 上海商業地產格局重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