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爸,別放手!等我準備好了……

爸爸,別放手!等我準備好了……

與女兒一起看繪本,習慣了先看封面,封底,然後看環襯,猜測故事的走向與作者的意圖。


封面:





封底與環襯







嗯,這是一個小女孩和爸爸一起學騎自行車的故事。「別放手」,當然是小女孩對爸爸的請求。每個父母都曾經聽過這樣的請求吧?


進入正文:





「教我騎自行車嘛,學會了我就騎車去找你,從我們這裡騎到你那裡。行不行,老爸?我很想學……馬路不太平,我不夠機靈——而車子又太快,我總是摔下來。」


爸爸欣然前來,這是一位溫和慈愛的父親,他的每句話,都深得女兒心。


「無論你走到哪裡,總有起伏顛簸;總有難走的路、難跨的台階和濕滑的陡坡……」



「但是到達山頂後,山風揚起頭髮的感覺、眼前的美景……」


「還有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自由、知道自己一定行的自信,都會讓你覺得:碰上兩下、受點小傷也值得。」


「不過,要是你沒準備好,我們就等一等——全由你來定」



這是父女間最重要的承諾,也是女兒最終可以鼓起勇氣,獨自前行的關鍵——


「蘇菲,我在這裡——我不會放手的,除非你說可以……」



讀到這裡我們大致可以肯定,這是一個父親給女兒信心,鼓勵孩子獨立的故事。


「別放手」是孩子的請求。


「我不會輕易放手」是父親的承諾。


父親與孩子溝通時的技巧、耐心與效果簡直就是一本教科書,點贊!


女兒終於順利上路了,父親的肢體動作卻告訴我們——故事卻遠沒有結束。





鏡頭拉近,我們看到這樣兩個畫面。





看到這裡,女兒問,為什麼書里的爸爸哭了? 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是的,應該高興,「蘇菲爸爸」卻哭了。



五味雜陳,我也一樣。


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以施予者自居。因為他們還是孩子,所以他們需要我們。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的引導,需要我們的提醒,雖然有時不免煩累,但不得不承認,我們也會享受權威的感覺,給予的感覺,被信賴的感覺,被需要的感覺……



就像書中「蘇菲的爸爸」——



這一路走來,他是引導者。






是陪伴者。




是靠山和支柱。





但是,在這樣一段關係中,爸爸(以及我們)是否也因為被需要、被信任、被依賴而被滋養、被豐富?



故事在蘇菲遠行的瞬間轉入高潮,我們來讀蘇菲爸爸的內心獨白——



「放手真是不容易,


今天,我也害怕不已——


怕你從此就會騎車遠離,


再也不會回到我這裡。




「別放手」。


絕不僅僅是孩子的懇求,也是每個父母深藏心底的祈願。


我們大概都會背龍應台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


但時,相較理智又無奈的「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蘇菲的承諾更加動人:


「老爸,我在這裡,我不會離你而去,


除非你說可以。


抓緊了!我是如此愛你——


我們一起來吧……


行不行?」




喜歡這個畫面和這本書巧思,不是因為這個結局暗合了我的期待,而是相信,這樣的相互呼應和牽掛更加準確地刻畫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甚至,家人與家人之間永遠不會改變,也不該斷裂的牽記。



山高水長,各有遠方。


但是,只有你需要,我就在這裡。


只要我想起,你就在那裡。



願天下父母兒女,不論距離多遠,永遠相攜相扶。


別放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東親子園 的精彩文章:

不想留下月子病,產後要這麼調養
想要二胎的快看,兩寶相差幾歲最合適?
炫酷遙控「機車」,讓熊孩子愛不釋手
教女兒選擇搭配的鞋
歡樂的童年 等你來點擊~!

TAG:京東親子園 |

您可能感興趣

「行!給我一百萬,我放手!找你的野花去吧!」
孩子,為了讓你成長,媽媽必須放手!
媽媽請放手,這幾件事讓爸爸做,孩子更優秀!
離婚了你們也可以是好爸媽!孩子會理解你們的,該放手就放手啦
只有這部「放手吧!媽媽」敢跟《摔跤吧!爸爸》唱反調
媽媽,您能放手,便是晴天!
我累了,想放手了!
爸媽不同意,我拖了男友5年該放手嗎?
男人也苦,當好奶爸更不易!若他願意,你會放手嗎?
媽媽請放手,這件事情讓爸爸來
她勸我放手,可是我這麼愛她又怎麼捨得放手呢?
你長大了,爸爸也該放手了
爸爸帶娃的歡樂瞬間,簡直笑死人了,聰明的媽媽都會選擇放手!
搞笑GIF:姑娘,你摸夠了嗎?該放手了!
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
我們既然愛了,就別放手
就放手吧,別想她
准爸爸不要一直摸孕媽媽的肚子,那不是愛請放手!
妹子你這樣放手機,真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