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不是只會陷害別人的小人,他運籌帷幄好比張良,也有治國之才
鍾會出身豪門家,司馬親信眾人誇。
蜀國平定欲謀反,軍隊嘩變身被殺。
上期講了鄧艾的一生,這一期我們來講講鍾會,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好像這倆人就是分不開的,其實這倆人差著快三十歲了。
鍾會也是我們河南老鄉,跟鄧艾是老鄉,最主要的是他們都跟司馬家族是老鄉。
鍾會跟鄧艾的出身可是天壤之別,鄧艾出身寒門,是靠自己一步一步爬到高位的。而鍾會出身豪門,他老爹是著名書法家鍾繇,跟王羲之是並駕齊驅的。在那個時代,光是書法家,當然也不能稱為豪門,鍾繇還當過魏國的相國、廷尉、太尉,位列三公之一,這可是真正的豪門了吧。
鍾會雖出身豪門,但並不是紈絝子弟,他從小博學多才,尤精玄學。二十歲擔任秘書郎,二十二歲任尚書郎,二十四歲任中書侍郎,二十九歲被封關內侯。總之是順風順水,官運亨通,這也是鄧艾無法比的。
鍾會最大的功勞,是在司馬師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司馬昭平定諸葛誕的叛亂時,鍾會都是隨行的主管機密事宜的大臣,而且鍾會善出奇謀,出了很多好點子,被當時的人比喻成西漢的張良,於是越來越得到司馬昭的寵信。以致於鍾會到後來對朝廷的大小事宜都要插手。
公元263年的魏滅蜀之戰,上期講到鄧艾是第一大功臣。可出兵之時,鄧艾帶的是三萬兵馬,另外一位諸葛緒帶的也是三萬兵馬,鍾會帶的是十多萬,鍾會才是真正的主力。諷刺的是,鄧艾和諸葛緒都被鍾會送進了囚車。
滅蜀之後,鍾會認為自己功高蓋主,不會有好下場,於是準備謀反。他認為,自己謀反成功可以奪天下,不成功,偏安一隅當個蜀地的小皇帝也不錯。於是鍾會假借皇太后之命造反了。
可是鍾會手下的將士有很多不願意造反,軍隊發生了嘩變,鍾會也死於兵變之中。
鍾會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變化無常的小人,可在伐蜀過程中的兩個小細節,卻也改變了寶哥對他的看法。
一個是鍾會出陽安口時,曾派人祭拜了諸葛亮之墓,同時還下令不許在諸葛墓附近砍柴、牧馬。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鍾會是有敬畏之心的。
第二個事是,鍾會接管蜀地後,禁止將士燒殺搶掠,而且能做到禮賢下士,安撫蜀地的官吏,要不然他怎麼能和姜維處成好朋友呢?這一點也可看出鍾會不是一個只會陷害別人的小人,是真有治國之才的。


※看三國時一個口吃助理的進階之路,他最終是否真要謀反?
※蜀漢眾臣之中,諸葛亮排名第五,看他前面還有誰
※此人並不出名,但在蜀國眾臣中排名第二,地位在諸葛亮之前
※在劉備的眾臣之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諸葛亮、法正,也不是關張趙
TAG:寶讀春秋 |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這種人!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這種人
※原來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這樣的人!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這種人(精闢!)
※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不是壞人,而是……
※職場中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這種人
※劉備做了一件大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劉備做了件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對付小人,你只能用更加小人的手段,很多大人物都是這麼做的!
※我做不了君子,但也不屑於做小人!我很普通,開心會笑,傷心會哭
※肯吃虧不是痴人,怕小人不算無能
※這個生肖今年事業不會順利,而且會有小人暗算
※林彪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小人物會讓他遭受最大的慘敗
※她是遼國最有才的皇后,卻不幸遭小人誣陷而死!
※古玩文獸不可亂放,重的會容易招小人陷害,還會使家裡人經常是非不斷
※不遠離小人,你就可能變成小人!所有人都看看吧
※什麼是幸福,家裡沒病人,牢里沒親人,身邊沒小人,辦事有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