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愛鳥日】小鳥為什麼喜歡「排排站」?
每年的4月1日,除了是讓大家又愛又恨的「愚人節」之外,還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愛鳥日」。
鳥兒是自然的精靈,也是人類的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電線上的麻雀擠擠挨挨地站在一起,活像一串被線繩穿起來的小毛球,還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既熱鬧又可愛。在自然界中,也有許多小鳥喜歡「排排站」、「擠暖和」,有時甚至會出現數十隻鳥站在一根樹枝上,把樹枝壓得不堪重負的情形。
它們為什麼喜歡這樣做呢?
其實動物們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行為,目的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生存。確保自己、自己的後代和自己的種群活下去,是動物們的終極目標。青蛙每次產下數量極多的卵,是為了確保經過天敵捕食和激烈競爭後,還能有存活的後代,牛羊每次只生一個寶寶,但寶寶生下來很快就會跑,母親還會細心呵護照料它,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目的卻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確保自己的後代能存留下來。
鳥兒們也是這樣,有些鳥類獨自生活,常常是為了減少被天敵發現的機會,或者避免同種之間爭奪食物,有些鳥類卻喜歡群居,群居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小鳥們集群湊在一起,任何一隻發現了危險,就會用叫聲通知大家,一群鳥都能及時躲避敵害。有時候一大群鳥共同行動,會給敵人營造出一種「我面對的是一隻大型動物」的錯覺,從而不敢貿然進攻。尤其各種小型鳥類基本都在蛇類的食譜中,但蛇眼神不好,靠嗅覺和感知溫度來捕獵,一群小鳥擠在一起,蛇會誤以為是一隻大動物趴在樹上,就不會靠近了。
群居生活也為繁殖帶來了一些便利,很多群居性的小鳥在交配季節雖然成對行動,但也會把鳥巢搭築在鄰近的地方,一大片鳥巢都集中在一個範圍內,同樣便於預警和防禦敵人。在少數群居性的鳥類中還有著「保姆」的角色,在繁殖期,除了鳥爸爸鳥媽媽忙得不可開交,還會有一些「親戚」一起協助撫育後代,它們多半是鳥寶寶的哥哥姐姐或叔叔阿姨,會幫忙孵蛋、警戒、保護雛鳥或外出捕食。
有些小鳥平時成對或成小群生活,只有在秋冬才聚集成大群。我們知道,體型越小的動物,體表面積與體積的比例就會越大,要想在寒冷的冬天保持身體的溫度就越難,這時候就要靠擠在一起來取暖了。它們覺得冷為什麼不回窩呢?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世界上的絕大多數鳥類,只有在繁育後代時才會築巢,平時都不住在窩裡。
來看一下鳥兒們排排站的盛況吧!
喜歡擠在一起的鳥兒們有許多種,例如雙色樹燕、長尾山雀、蜂虎以及文鳥科的一些種類等。
(圖片來源於網路)
銀喉長尾山雀和北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約有10種不同的鳥類,它們都喜歡過群居的生活。
銀喉長尾山雀棲息于山地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繁殖期成對活動,秋、冬季節結成小群至大群。
它們通常會在出生地棲息好幾年,在繁殖季節如果自己沒有婚配,就有可能會幫助其父母鳥或兄弟姐妹鳥育雛。當成對的銀喉長尾山雀築巢、產卵後,會有1~3隻「幫手」一同進入巢中,幫忙運送食物、警戒敵人、照顧雛鳥。
北長尾山雀曾是銀喉長尾山雀的一個亞種,但近年來已被劃分出來獨立成種。
紅頭長尾山雀
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間,也見於果園、茶園等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內。常十餘只或數十隻成群活動,性情活潑。
細尾鷯鶯
有些品種的細尾鷯鶯生活在複雜的社會群體中,它們多數是棕色羽毛,只有「成家立業」的雄鳥才會換上有著美麗金屬光澤的藍色(或黑色)羽毛,也就是「婚羽」。在聚居地,每個細尾鷯鶯「家庭」由2至4隻鳥構成,通常包括一隻藍色羽毛的雄性、一隻棕色羽毛的繁殖期的雌性,以及1~2隻保留著棕色羽毛的雄性或雌性「輔助者」。「輔助者」是這對夫妻前幾年撫養的小鳥,在長大後它們會留在家庭中幫著撫養小鳥,即使是雄性也保留著棕色羽毛。幾個「家庭」生活在一片領地內,組成一個「家族」,由一隻有著婚羽的雄性負責管理,但這隻領頭的藍色雄鳥在對「家族」中其他藍色雄鳥和棕色鳥兒們統治時,只跟自己的「妻子」一同撫育後代。
燕鵙
喜歡群居,群鳥常緊貼棲於一處,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繁殖也是社群性的,一個巢常由整群成鳥照料。性格喧鬧好鬥,敢於一大群一起圍攻鷹、烏鴉等兇猛鳥類。
蜂虎
集群生活,繁殖期也常常幾百對在同一巢區營造群巢,群的大小由數對到近百對,很少單獨成對繁殖的。一般在高陡的河岸、懸岩和溝谷地帶挖洞為巢,巢呈隧道狀,雌雄親鳥輪流用嘴挖掘,挖出的泥土用腳向後刨出。
斑文鳥
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多成群,常成20-30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與麻雀和白腰文鳥混群。
營結群生活,伴隨著人們生活在農作區或開闊的次生林灌叢中。雖然體形不大,但巢卻較龐大,並以精湛的營巢技巧而著稱。
白腰文鳥
性好結群,除繁殖期間多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常成數只或10多隻在一起,秋冬季節亦見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群的結合較為緊密,無論是飛翔或是停息時,常常擠成一團。
夏秋季節常與麻雀一起站在稻穗和麥穗頭上啄食種子,有時還成群飛往糧食倉庫盜食,故有『偷倉』之稱。冬季群居在舊巢中,一般10隻或10餘只同居一舊巢,故又有『十姐妹』之稱。
斑胸草雀
多成對或集群活動,特別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萬隻以上的龐大鳥群。成年雌雄鳥經常形影不離,一同整理羽毛,鳴叫嬉戲。
在繁殖時仍然結群營巢,不哺育的鳥仍然在一起覓食嬉戲。
白領鳳鶥
性格活潑又合群,不怕生,常加入混合鳥群。
雙色樹燕
雙色樹燕常見於近水的沼澤和開闊的田野中。在非繁殖季節,常常會有上千隻雙色樹燕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鳥群。主要以昆蟲為食,有時也輔以少量的果實。它們有高超的飛行技巧,能在空中用喙撲捉到昆蟲。
棕頭鴉雀
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秋冬季節會集結成數十隻的大群。性格活潑大膽,不怕人。
網路上還流傳有兩張鳥兒排隊的「大合集」:
圖中從上到下依次是:斑文鳥、雙色樹燕、斑胸草雀(中間夾雜了兩隻紅頰藍飾雀或安哥拉藍飾雀)、白腰文鳥、雙色樹燕、褐頭鳳鶥、雙色樹燕、銀嘴文鳥、黃喉蜂虎
圖中從上到下依次是:燕尾蜂虎、長尾山雀、長尾山雀、小蜂虎、長尾山雀、長尾山雀、長尾山雀


※25歲以後的我們,真的說胖就胖?
※長得丑就不能上位?我表示呵呵!
※愛貓和愛狗的人性格有什麼不一樣?
※古代天氣預報時怎麼測空氣濕度
※噎死了?人真的可以被自己噎死嗎?
TAG:知識百科 |
※草帽團呢?日網友票選最喜歡的海賊旗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酒?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日向雛田?
※日本網民評論:歐美城市為什麼喜歡把街道中間浪費掉呢?
※[漫畫]老鼠為什麼喜歡咬東西?
※日宅:大家喜歡主角的基友嗎?
※為什麼狗喜歡「坐貓」?
※蒼蠅為什麼喜歡喝啤酒?
※為什麼日劇總喜歡自黑?
※企鵝娘吐槽:日媒稱中國人最喜歡的動畫是喜羊羊!
※美少女愛豆喜歡怎樣的日本拉麵?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中國雜碎?
※日宅熱議:草帽團中只有山治喜歡女人嗎?
※火影忍者:為什麼大家喜歡雛田不喜歡小櫻?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紅色?
※喝酒為什麼喜歡划拳?
※日系畫風喜歡嗎?來看日本漫畫家眼裡的NBA
※為什麼中國網友喜歡稱呼印度人為「三哥」?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吃臭的東西?
※古代中國畫家為什麼喜歡畫貓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