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常識:皇帝稱謂的由來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
贏政自認為這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
於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麼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
李斯等人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
秦王反覆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另一種說法:
秦滅六國後,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後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們商議改帝號之事。
丞相王綰稟奏:「三皇五帝的名稱,是天下共主,實際上本身所佔有的領土,不過方圓千里,而自商周稱王后,才真正擁有天下,而且周維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認為王的稱號最好。」
秦王政不悅的說:「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萬世永傳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政一聽,高興的說:「泰皇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後世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另追尊庄襄王為太上。」
就這樣,贏政被稱為「秦始皇帝」,通稱「秦始皇」。
本文由學國學網(微信號:lexueguoxue)發布,歡迎關注學國學網公眾號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對你有多重要?
※中國人為什麼講「孝」這麼重要?
※和尚為什麼要一邊念經一邊敲木魚?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
TAG:學國學 |
※石敬瑭:兒皇帝和賣國賊的最佳代言人
※曾有「印度皇帝」之稱的五位英國國王
※為什麼韓國人叫棒子,竟是由乾隆皇帝御賜的稱號
※曾經和中國最要好的國家,國名還是清朝皇帝御賜,一直沿用至今!
※一小國曾是海上霸主,與中國皇帝稱兄道弟,被列強幾度佔領
※來看看中國歷代王朝,亡國皇帝都是怎麼死的?
※朝鮮、泰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國王為何不敢稱皇帝?
※明朝一位平庸的皇帝,何以成為韓國人最尊重的外國君主?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稱帝之前都是做什麼的?
※以佛為國號,以尼姑為皇后,中國一和尚皇帝到底建了一個怎樣的國
※中國皇帝賜名的國家!這4國至今仍在用
※唯一定都重慶的中國古代王朝,皇帝為韓國一姓氏始祖
※盤點五個曾是中國領土的國家,國名由中國皇帝所賜,如今仍沿用
※亞洲三國皇帝是中國後裔,一鄰國竟要殺光漢人一姓
※王建的永陵,五代十國前蜀的開國皇帝,無賴出身卻是位好皇帝
※五代十國傳:迷倒兩朝皇帝的傾世皇妃花蕊夫人
※他是中國人,卻在外國當了皇帝,被當地人尊稱為「神」
※中國唯一用皇帝稱號來命名的城市,名字非常霸氣!
※越南國竟然源於清朝的一個皇帝,當時的清軍敗給了自己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