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Ubuntu 手機與平板系統終止發展,OS 桌面環境回歸 Gnome

Ubuntu 手機與平板系統終止發展,OS 桌面環境回歸 Gnome

Ubuntu 手機與平板系統終止發展,OS 桌面環境回歸 Gnome

【Technews科技新報】

Ubuntu 手機與平板系統終止發展,OS 桌面環境回歸 Gnome

(Source:By Canonical Ltd (ISO file) [GPL],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故事得從什麼是 Unity 桌面開始。當然,這個 Unity 不是跨平台遊戲引擎的那個 Unity,而是 Canonical 公司獨家開發給 Linux 的一套桌面操作環境,其設計核心理念,是讓手機、平板、個人電腦有一致的操作界面。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東西呢?

在傳統的開源 GNU/Linux系統,我們之所以能看到視窗畫面,那是由最底層的系統核心 Linux、GNU系統函式庫(Glibc)、X Window(簡稱 X11)圖形伺服器三者疊合而成,這個架構可以追溯至 1984 年代 Unix 系統的桌面操作機制設計。不過,有了這個 X11 圖形伺服器,不代表你可以馬上在屏幕上操作視窗,還要加上「桌面操作環境」軟體(Desktop Environment,DE),例如 Gnome、MATE、Kde、XFCE、Enlightenment、Window Maker 等,才會是完整可用的圖形操作系統。

如果你使用 Windows 電腦,可能一時不太好理解這個 DE 概念,不過類似的觀念其實可在風行的 Android 上找到,那就是各式各樣不同操作概念的 launcher。裝了一個新的 launcher,不只是底圖、小圖示、音效變了,你手機的操作方法也會煥然一新,與眾不同。事實上,諸多經典科幻電影里,有時可發現片段中的電腦有很特殊的操作畫面(故事情節可能是某神祕研發單位,或是外星太空船……)這多半就是 Linux 或 Unix-like 的電腦配上某特殊的前衛桌面環境而成。

桌機經驗難適用於手機

桌面 GNU/Linux 的這種傳統機制,在個人電腦上運作良好,然而在手機與平板上就不一定適合了,因為硬體設計跟運算能力等跟個人電腦不同,又傳統 X11 的體制 30 年來有很多疊床架屋,很難直接適用於行動平台。以目前最成功的開源手機系統 Android 來說,其實是在 Linux 核心上疊加自己的系統函式庫與自行開發的高效能圖形引擎。然而這麼一來,Android 的手機或平板就不相容於傳統廣大的 X11 系應用程序了,而是另外用 Google Play 形塑出自己的生態系。

從 6 年前開始,Mark Shuttleworth 想走另外一條路,他希望個人電腦、手機、平板上面有統一的操作界面,要把 X11 改良到使之也可以在手機硬體上執行,讓應用程序不但可橫跨三平台,其上的桌面環境還要有共通的操作跟宇宙觀,提出的就是 Unity,硬體則提出 Ubuntu 行動平台。該平台的特點是, 除了行動平台模式以外,如果接上電腦屏幕,就會變出桌機模式的界面,也就是說,單單一支 Ubuntu 手機,可以一機二化,出外當手機、回家變桌機,完全不需要費時做手機跟桌機之間的資料傳輸。

然而自 Unity 以及 Ubuntu 行動平台的計劃提出以來,一直有很多爭議。最基本的問題就是關於「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通用,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做很多折衷,這有點像希望讓摩托車、汽車、遊艇有一樣的操作界面,然而這是好事嗎?Windows 8 惱人動態磚的教訓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其次,由於其特定美學,使 Unity 界面自訂自由度低於傳統 GNU/Linux 的桌面環境,這對很多把 Ubuntu 用於實際工作的人,是難以接受的;更進一步,Unity 的 UI 操作設計,在社交裡面,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比如說手機版的操作,從屏幕外側滑入是 Ubuntu Phone 引以為傲的一項標準操作,然而這功能在一般的 Android 手機多半是非預設功能,這是因為當你的手機有防摔保護套時,手指就很難方便地從外側滑入,而保護套就是一個非常真實、不能忽視的使用情境。

縱使自 Ubuntu 11.04 開始改為預裝 Unity,然而很多人裝好系統後多半會改設為其他桌面環境,或乾脆安裝衍生自 Ubuntu 的 Mint,因為該發行套件標榜預裝傳統式桌面環境 MATE,而大家非常熟悉它,這幾年下來,Mint 也取代了 Ubuntu 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 GNU/Linux 發行套件。這反應了一個跡象,Canonical 公司沒有抓到社交真正的「民意」,導致跟社交越走越遠,甚至不少人認為該公司造成開發力量的分散。

「如果三平台整合式操作是未來的方向,又能夠以自由軟體來實作,那麼我們應該可以得到自由軟體社交的欣賞,同時又可以提供封閉式的方案給產業製造商。然而我兩邊都錯了,」5 日 Mark Shuttleworth 的公開聲明如此說道:「在社交,我們的努力被認為是分裂(開發力量)而不是創新;在業界方面,又反映出還沒有這種可能需求,使他們寧可採用既有穩定的方案,不然就是投資一些在車庫草創的團隊。 雖然 Unity 8 團隊至今交出的成績非常美麗,富於可用性與穩定性,但我尊重市場和社交,最終決定哪些產品要繼續發展,而哪些又得要結束。」雖然 Mark 沒有明講 Ubuntu行動平台的未來,但是 Canonical 的社交經理 Michael Hall 向 Arstechnica 媒體表示:「Ubuntu 手機與平板發展計劃也終結了,桌面電腦的部分會繼續發展下去,就回到前 Unity 時代的做法,拿上游發展者社交開發設計的桌面環境來用。」Canonical 獨家發展 6 年的 Unity 就在 8 代划下終點,連帶其取代 X11 的 Mir 方案也結束髮展(只能用一個桌面環境,那就是 Unity 8),轉由有興趣的社交接手。

Ubuntu 的發展此後會專註於桌面電腦、伺服器與雲端、物聯網,畢竟很多汽車、機器人、網路還有機器學習,就是利基於安裝 Ubuntu 的系統, Canonical 在許多這方面的計劃中提供了商業服務,這方面的業績規模也都在不斷增長。筆者則是盼望 Canonical 公司能改善跟社交的互動,當初如果多傾聽社交的聲音,也許 Ubuntu 行動平台可以走得更久更長遠。

(首圖來源:Ubuntu)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維基媒體協會理事、開源碼軟體創作者、音樂人,關心開放原碼軟硬體的發展,以及在創作上的應用。

Latest posts by Shoichi Ch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TAG:TechNews |

您可能感興趣

微軟正式拋棄,回顧Windows Phone系統發展史
Adobe收購Mettle旗下插件SkyBox 助力發展VR
Windows Phone正式成為歷史,微軟將全力發展AI
平行宇宙!Warner Bros.計劃將《The Batman》與 DCEU 獨立發展
Kevin Feige 表示《Thor: Ragnarok》將會出現影響 MCU 發展的重大事件
Hadoop 之父 Doug Cutting:Hadoop 天然契合 AI 發展需求
星巴克和 Lululemon 高速發展時期的大功臣,Christine Day 談「健康生活方式」的投資經
記蓬勃發展中 Arsenal Fencing Club at East Cobb
「付費開發」機制是發展原創的保證——專訪英國OMTV總裁Andrea Hamilton女士
ARCore支持Unity和Unreal引擎,基於安卓的AR應用或將迅速發展
Spotify 收購 Niland 以加強發展 AI 領域
Aether科學總監Karen Dubbin談未來生物3D列印技術發展
Yuna Kim:從《Super Star K》到YG練習生,為了家庭希望快點發展好
Azure Stack問世能否終結AWS、VMware和超融合設備的發展勢頭
百度攜手微軟,推進 Apollo 自動駕駛發展;Google Glass 回歸,面向企業用戶
發展全球二次元市場?Netflix收購漫畫出版商Millarworld
Vellaisamy A L Roy課題組Adv.Mater.最新綜述:柔性感測器發展概述
急起直追發展人工智慧 Facebook先收購AI新創Ozlo
Nat Commun:DNA 計算機推動「智能藥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