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讀《中庸》以後,感覺《中庸》中思想對現實很有啟發,其中所包含思想有:

首先是貴和的思想。《中庸·第一章》強調「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國人以謙和恭順著稱於世,中國歷史上民族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融合,中華文明對所有異質文明包括佛教、伊斯蘭教以及基督教的兼收並蓄,都與中國人的貴和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寬廣胸襟有密切關係。在現實中,我們更加要以和為貴,能夠寬容其他人,原諒他人之過失。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第二積極進取,追求理想的思想。《中庸·十二章》講「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這就很清楚的說明了,愚夫愚婦的「庸言」、「庸行」可以體現道,但卻只是道之端,還必須有一個推擴開去,以至其極至的過程,這也讓人們可以積極樂觀向上,所謂「君子之道」並不是只有聖人才可以實踐的,普通人也可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第三經世致用思想。《中庸·十五章》中提到「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告訴人們人的超越性的理想就實現於人的日常實踐庸言、庸行之中。一個人要充分的實現自己盡其天命之性必須從愚夫愚婦的日常實踐開始,理想不能脫離現實,要關注現實,以實踐為基礎,切勿以做小事而為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第四以大局為重,顧大局,識大體。《中庸·二十二章》中提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體現出個人與群體是有機統一的,而人類與宇宙又是有機統一的。這就形成了中國人的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中國歷史上,當逢發生重大社會變故,比如外敵入侵,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頭,中華兒女總能以大局為重,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說過的那句千古流傳的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道出了中華兒女以大局為重,深明大義的心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佳銘 的精彩文章: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孟子》保障民生的思想
讀《論語》所帶來的感悟
敘利亞與以色列曲折的和談歷程
滑鐵盧戰敗,拿破崙自身失誤

TAG:程佳銘 |

您可能感興趣

六一,老子《道德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王陽明:惟天下之大誠,能立天下之大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即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取胜,最后统一天下的仍然只会是秦国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官範本范仲淹
如果天下大亂,率先拿下這兩個人職位的人,必定是天下之主!
天下之事,唯孝為大
這個省叛亂不斷,卻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得者得天下!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軍師,若得其中一人者,便可號令天下!
這員虎將,大敗曹操,連破孫堅,名震天下,卻倒在自己人的刀下
民間故事:晚年得子,生下怪胎!老道卻說,生下的是天下至寶!
天下之大,我從未打算停下。黃子韜如何堅持到的現在?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國如此,家亦如此
它活了七百歲,還助皇帝得天下,然而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他們都有一統天下之才 卻都英年早逝
清朝能夠打敗明朝統一天下,日本人竟然幫了很大的忙,怎麼回事?
米蘭老鐵:本以為天下足球躲過去了,薛之謙也捎上我?
得猶太人者得天下!歷史上只要得到此三人,足以天下無敵
若聽此人之言,得天下的不會是劉邦,而是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