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何為艾灸?科學剖析艾灸的治病原理

何為艾灸?科學剖析艾灸的治病原理

艾灸,是我國傳統醫學的寶貴遺產,是針灸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醫術之一。這種看上去有些「神秘」的治療方法,仍然是當今防病治病的較好的醫療手段之一。

何為艾灸?

艾灸,是指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陽補氣、消瘀散結、健身防病之功效。艾灸療法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

艾灸的治病原理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的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

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的消散與吸收。

艾灸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具有鎮靜、鎮痛等作用。

2、調節免疫功能

灸療的許多治療作用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來實現的。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

例如,人體受寒後通過艾灸結合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袪寒升溫;反之可以散熱。

3、經絡穴位調節作用

中醫學認為,作為一個整體,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相互連接協調的,而起連接作用的正是身體的經絡穴位。

艾灸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可以通過相連的經絡釋放到全身,起到相應的作用。

4、藥理作用

艾草是艾灸區別於針灸和穴位按摩顯著的不同,艾灸必須要使用原料「艾」的藥效功能。

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療法的起源

艾灸療法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明的,至今未得到解答,並無從考究。但是根據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及人們的推測,艾灸起源的時間為西周之前。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為燃料。

這個距今2000年以上的古代醫療方法,在中醫學上至今仍發揮著較大的防病治病的醫療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灸治病 女性體寒艾灸療法
祝由術的治病原理
「康復吧」專家教您合理選取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
中醫治病的基本原理
奇!中藥治病也講究「原湯化原食」?
讓蜜蜂蜇能治病?埃及「在世華佗」研究治療癌症的方子!
讓蜜蜂蜇能治病?埃及在世華佗研究治療癌症的方子
新手媽咪育兒,中醫五行學說治病的原理和原則
淺析黃帝醫用祝由術治病之機理
針灸治病的原理 疏通氣血調節陰陽
心理素質好能治病
竹葉菜的藥理作用和治病方法
養生與治病 艾灸兩相宜
判斷疾病和治病的根據——汗水
治病
麥門冬的治病功效與食療方介紹
治病、灸穴、驅蚊蟲,艾葉薰洗顯奇效
俄羅斯薩滿巫師能為病人治病,你相信嗎?
從中醫學原理看西醫為什麼越治病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