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現東亞︱種族進化:殖民與抵抗的邏輯

發現東亞︱種族進化:殖民與抵抗的邏輯


1904年4月,9名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Ainu)原住民,經過一個月的海陸顛簸,抵達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加入在這裡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他們不是來觀展的,而是和其他2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一起,作為展品供遊客參觀。


自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世博會一直是集中展示現代工業文明、前沿科學、商貿新品以及文化景觀的重要場所。聖路易斯世博會也一樣:它為了紀念「路易斯安那收購」百年(美國1803年購買法屬北美殖民地、領土面積翻番)而舉辦。美國藉此機會,展示其強大的科技、工業和經濟實力,並炫耀剛剛獲得的菲律賓。貝爾發明的無線電話系統(wireless telephony),以及X光機等,在此亮相。世博會歷時7個月,吸引了超過1900萬人參觀。同地還舉辦了第三屆奧運會,當時不過是世博會的附屬活動。60個參會國家中,有21個建造了自己的展館,包括中國和日本。


日清兩國都很重視這次自我宣傳的機會,分別派出以農商務大臣清浦圭吾、貝子溥倫為總裁的參展團。日本館設計成一座皇家花園,小橋流水,主建築仿照京都金閣寺,又糅合了美國南方建築式樣。此外還有一處竹製茶室,展示甲午戰爭後獲得的新殖民地台灣。1904年是清朝首次以官方身份參與世博。中國館由兩位英國建築師設計,以牌坊、門樓、亭台等構成,充分表現本土建築風格和特色。門口幾位少年身著戲裝歡迎遊客。慈禧太后還恩准送展一副自己的畫像,以表達庚子事變後中國接納四方的新風氣。

除了國家館外,博覽會還組織了其他主題展,以構建工業國家心目中的世界圖景。其中重要一環是「人類學館」,彙集包括阿伊努人在內的世界20多個土著部族人群及其生活。這是整個世博史上規模最大的「人類動物園」,由當時美國民族學局負責人麥基(William John McGee)主持,不少知名人類學家參與。麥基明確表示,要用「生活在原生環境中的活人」表現「人類由黑暗原始到高等啟蒙、野蠻到文明……的歷程」。這非常符合當時的「科學常識」:人類的發展是個由低到高的進階,不同種族、民族則代表著不同階段。下面這幅插圖來自世博會發行的宣傳書籍,它生動展示了這個階梯:



發現東亞︱種族進化:殖民與抵抗的邏輯


「人的類型與發展」


在這張「人的類型與發展」(Types and Development of Men)圖中,「史前人」位於最低端,之後依次是布須曼人、阿伊努人、尼格羅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土耳其人、印度人、日本人、俄羅斯人,最高等則是歐美人。畫面正中,智慧女神高舉火把,照亮黑暗洞穴中蒙昧的原始人,政治含義很明確。人類學館中,所有「野人及半野人」不但向遊客展現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還要接受人類學教授們的現場教學。他們被拍照、觀察、測量和比較。世博會還在同時舉辦的奧運會中,特設由這些展覽人種參加的「人類學日」比賽,稱為「野人奧運會」。


9名阿伊努人中,有3對夫婦和兩個孩子,他們由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斯塔爾(Frederick Starr)親赴北海道,在當地官員和傳教士的幫助下招募。這些鬚髮濃密的阿伊努人在博覽會上引發極大興趣。有觀者稱他們是「神秘的日本小原始人」,驚訝於其乾淨禮貌、信基督教,但有點可惜他們「不是食人族、食狗族或野人」。4名阿伊努人還參加了奧運會「人類學日」比賽,得到了射箭獎牌。



發現東亞︱種族進化:殖民與抵抗的邏輯


9名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原住民


展出阿伊努人並非日本國家行為,但得到日本官員的協助。明治政府自1869年拓殖蝦夷(改名「北海道」)以來,便對世居於此的阿伊努人實施同化、歧視政策。日本長期以單一民族國家自居,遲至2008年才正式承認阿伊努人的原住民身份。那麼為什麼在1904年還默許、鼓勵對自己「國民」的奇觀化呢?我們要從當時流行的種族、民族話語中理解。


19世紀殖民現代性的衝擊,不但加速東亞區域秩序崩潰,而且徹底顛覆了東亞人理解自己的方式。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為理論基礎,一種雜糅了政治、文化、血緣、語言、宗教的民族主義,由歐美輸入、為東亞人改造並接受。根據這個新的國家原則,「國」與「族」不可分割。歷史則按照這個「科學」原則重寫,用以參照現實。


20世紀初的歐美人眼中,日本人是亞洲最「文明」的種族,他們講究衛生、彬彬有禮,在急速西方化同時又堅守東方傳統。1900年,新渡戶稻造以英語在美國出版《武士道:日本的靈魂》一書,回應歐美人對日本宗教與道德的疑惑。這本書迎合了美國讀者對東方的想像和口味,得到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熱捧,常銷不衰(但日譯本出版後,在本國評價並不高)。在聖路易斯博覽會的人類進化階梯圖中,日本人是非歐人種中最高等的,僅次於俄羅斯人,而且所有形象中唯智慧女神和日本人為女性,亦顯示對日本的另眼相看。


博覽會上,日本一方面極力展現自己的文明先進不輸於歐美,一方面把「文明」的日本與「蠻荒」的日本做種族主義的切割。以當時的體質人類學觀點,阿伊努人高鼻深目,眼型近歐洲人,很像是高加索人種。那麼在和大和民族的長期爭鬥中,「黃種」的大和族比(可能是)「白種」的阿伊努人更「進化」、「文明」,這不正暗示出日本人在種族進化上的獨特性么?其政治象徵不言而喻。


和日本介入對自身的積極奇觀化相比,中國則無奈地被奇觀化。同在這個「族化」的世界,中日際遇不同,反應各異。1904年的美國,排華法案已通過多年,對華人的蔑視無處不在。中國雖然是世博會參展國之一,但連赴美布展的人工,都遭遇重重阻撓和歧視。

具體策展,主要由掌控清朝海關的歐美官員負責。據張傑先生的《西風東漸》一書,主辦方曾委託海關官員找一名纏足女性,欲放到人類學館中,後因中方抵制而作罷。但在博覽會另一邊的「遊戲園」里,商家竟租來一位隨夫赴美的纏足女子,在中國茶園中奉茶。此舉引來華文輿論抨擊,經幾位中國留學生長時間抗議,園方經理才同意撤去。活人雖然免於展覽,物品卻仍是獵奇的對象。一處中國展室,內有泥塑人偶一組,包括裹腳婦女、兵丁、乞丐、煙鬼、娼妓等等,還有煙槍、煙燈、刑具。大清海關的英國官員甚至帶來300雙小腳弓鞋前來售賣。中方官員多次交涉,卻沒有結果。



發現東亞︱種族進化:殖民與抵抗的邏輯


聖路易斯世博會的中國館


沒有資料顯示中國人對種族進化圖的觀感,想來應該是不快的。但對本國形象表現的不滿,並不是對種族分類和進化觀本身的質疑。實際上,當時最具影響力的一批思想者是接受種族話語的,康有為甚至在《大同書》中主張滅絕黑人,讓黃種與白種通婚以達致「去種界同人類」。如果世博會展出的不是小腳,而是中國某個邊緣少數族群,也把他們和「中國人」作進化論意義上的切割,留學生和官員們是否也會強烈抗議呢?不清楚。


今天的學者大多同意,種族主義,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政治民族主義,是現代產物。當然,對人群差異的認知和偏見是普遍存在的,這種認知通常比較隨意:比如中原歷代都有《職供圖》,記錄異族圖像;首位到日本的耶穌會士沙勿略,認為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是白人;而美國主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不把非盎格魯歐洲人(比如日耳曼人)看作白人。但種族/民族主義不一樣,它是一套以科學話語包裝,並與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結為一體的現代意識形態。把人類按照「科學」方法區分人種,始自18世紀瑞典自然學家林奈。而人類學、特別是體質人類學的興起,又以種種測量術強化了種族理論的「生物學依據」。到了19世紀,達爾文自然演化論被用來解釋人類社會的差異。於是種、族,與文明進化緊緊聯繫,用以合理化殖民壓迫。這些理論在今天當然已經被否棄,但在100多年前,則被奉為真理。


民族主義在東亞,是當時知識人的選擇性接受和創造。在日本,福澤諭吉改造了進化主義觀念,以「種族」區分「國體」,以「文明」為新道統。而接受德意志法學理論的加藤弘之、穗積八束等,則把國民、民族、國家作同一性解讀。王柯先生指出,後二者對於梁啟超影響至深:梁啟超根據瑞士法學家伯倫知理的國家理論,提出中國最早的「民族主義」論述。他對伯倫知理的理解,即主要參考加藤弘之。「民族」一詞,直接來自日本人對nation的漢譯,本來它兼有政治意義上的「國民」,和語言、文化、血緣意義上的「族群」之意。但此後中國國內使用「民族主義」,常帶有很強的種族性,典型的如以章太炎、鄒容等為代表的排滿革命主張。


種族/民族主義在中國興起的另一條線索,是嚴復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譯介。《天演論》號稱翻譯赫胥黎,實際帶有很多嚴復自己的創作。特別是,達爾文本人從未試圖用他的生物演化論分析人類社會。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口號實在符合當時國人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急迫需求,以致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達爾文的科學主張,並把物種競爭的邏輯,曲解成近乎弱肉強食。


中國和日本又影響著朝鮮民族主義者。啟蒙史學重要人物申采浩便深受梁啟超啟發。他不但全盤借用梁重寫中國史的三階段論,而且特別突出歷史書寫的民族主體性。他認為「歷史」記錄的是「人類社會『我』與『非我』鬥爭在時空中展開的精神活動狀態」。朝鮮歷史記錄的就是韓「民族」鬥爭的精神狀態。申采浩這種對主體性的想像和對主觀性的強調,極大影響了20世紀半島的民族主義史學。


東亞以民族主義改造自身,一個主要的刺激當然是殖民主義在話語和實踐兩方面的威脅。但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看似一對敵人,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被殖民者建構了一套反抗性民族主義,可依賴的仍是殖民者帶來的那套文明、進化邏輯。殖民者發明的這套壓迫理論,被反抗者用來求存圖強。問題是,獨立、富強之後怎麼辦?如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文明準則,我們是否要將它施用於更弱的他者,包括國界內的與國界外的?


回到1904年的聖路易斯。世博會舉辦之時,日俄戰爭正酣。俄國推辭參會,日本就勢把為俄國預留的展區要了過來。日本不但在世博會展示自己的文明高度,不久又在戰場上擊敗了一個歐洲大國。在他們看來,這場戰爭是「黃種人」對「白種人」的歷史性勝利。人類學的進化階梯要更新了:日本人超越了俄國人,朝著「最文明種族」,又進了一步。(文/宋念申)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地下鐵道》獲得普利策獎,將被拍成美劇
鍾焓︱法國內亞史家伯希和:一個知識理想主義者
孫英剛:韓森《絲綢之路新史》「新」在敘事
2016網路小說排行榜揭曉,《男兒行》《亂世宏圖》登榜首
黃易武俠小說的三觀:求利,進而窺天道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重讀未來:現代思潮中的物種關係、進化與革命
牙齒的進化
社交攝影:一個新物種的進化姿態
「鮮」味產業促進人類的進化
動物的爆炸——挑戰進化論的澄江化石群
亞馬遜的中國進化論
「進化論」的進化史
進化論與中國史家的思維方式
龍王鯨的,進化歷程,埃及沙漠發現鯨魚化石
鳥類促進人類的進化,因為人類的祖先是鳥類的食物
斯拉夫人的冷歷史:曾經的歐洲蠻族進化成無人能敵的戰鬥民族
改寫人類進化歷史的最新發現
進化的立方體衛星
李孝遷:進化論與中國史家的思維方式
動物進化史中的「以退為進」
物種起源重大科學發現!推翻進化論,真的存在神!
《超進化物語》怪獸進化攻略
人體的故事:進化、健康與疾病
阿里鐵軍:阿里巴巴銷售鐵軍的進化、裂變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