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宋書銘和他的「宋氏太極拳」

宋書銘和他的「宋氏太極拳」



宋書銘和他的「宋氏太極拳」



2007年10月,我同太極拳、氣功界的朋友到中國旅遊,遊覽了浙江杭州西湖、湖南張家界,四川黃龍和九寨溝等風景名勝。行程的最後一站是廣西南寧市,順路拜訪了(正在那裡傳拳的)劉習文先生。劉先生是當代楊少侯拳系的太極拳名家之一。


在與劉先生的交談中,我提到曾在(美國)《太極》雜誌總31期第4期看過關於「宋書銘和楊少侯交手」的文章,以及該雜誌總31期第3期Alex Yeo訪談Sim Pooh Ho時,所提到的「宋書銘」。向劉習文先生請教。


劉先生說,他從未聽說過(張虎臣老師講過)「宋書銘和楊少侯交手」的事情,認為宋書銘與楊少候年齡相差過大,比武較技不大可能(按:此事將作專題論述)。劉先生說,他曾寫過有關「宋書銘」的文章,刊載在《武魂》2006年第11期和《武當》2007年第9期……

今將劉習文先生所談「宋書銘及宋氏太極拳」的情況進行整理,寄予(美)《太極》雜誌,請祈發表以饗同好。


關於「宋書銘」


1958年我15歲的時候,學拳技於北京張虎臣老師。當時只是把精力放在拳技上,對太極拳的歷史不感興趣,甚至不知道太極拳有陳、楊、吳、武、孫等拳式及大、中、小架流派。隨著年齡的增長,漸知我師(指張虎臣前輩,下同)拳技從學於楊少侯、楊澄甫、許禹生,以及王宗岳拳論等太極拳方面的知識。


1960年暑假,我師給我幾期許禹生主編的《體育》雜誌和兩個手抄本,命我認真閱讀。記得一本是陳微明的《太極答問》,另一本是《內家後天第一功集要》。《體育》雜誌毀於文革,手抄本為我抄存,保留至今。


這裡我談的是《內家後天第一功集要》手抄本中的一些細節。


《內家後天第一功集要》中有一篇(明代)宋遠橋寫的文章,文章的題目叫作《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內容涉及太極拳的起源、傳承、名目、拳論,以及十不傳、四大忌、三小忌等。


我是個中學教師,學拳、練拳、教拳,業餘愛好而已。退休後始有閑心觸及到太極拳史及理論方面的問題,才知道中學時代抄錄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就是顧留馨先生在《太極拳研究》中提到的「宋譜」。顧氏在書中寫道:


「考宋書銘所練太極拳,實以楊式為基礎,改成三十七個單練的式,任意錯綜連貫,確為『頗有所發明』,託名傳自唐許宣平,傳之宋遠橋,以自神其術。所傳抄拳譜,絕不類唐人文辭,開合鼓盪,乃武禹襄、李亦畲拳論中語,疑為宋書銘自著,托始於唐人。宋書銘不知陳式太極拳另有長拳一百八勢一路,故以自造之單式連貫練法為長拳。至於拉扯唐人為遠祖,亦為無聊。所謂精易理的幕客,好弄玄虛,初非偶然。劉彩臣先生學生李先五著有《太極拳》,可參考宋書銘的拳姿。」


顧氏對「宋(書銘)式太極拳」、「宋譜」的否定與批判,讓我聯想起當年張虎臣老師談過的,有關許禹生和宋書銘的一些往事:


清末遺老宋書銘,自稱是明代(武術家)宋遠橋的後裔,藏有署名宋遠橋所著《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民國初年曾為袁世凱的幕賓,做文案工作,相當於元首的機要秘書。宋精通詩詞、易經和太極拳,和任職教育部主事的許禹生,有著共同的嗜好,遂為忘年交(按:民國初年宋書銘72歲,許禹生33歲)。 1912年許禹生創辦「北平體育研究社」;袁世凱執政是1912—1916年;宋與許的交往,約在1912—1917年前後。

同為太極拳人,難免技癢切磋武藝。我師言宋書銘功夫了得,許禹生根本不是對手。許性謙,雖為「體育研究社」領導,還是和屬下教員紀德(子修)、吳鑒泉、劉彩臣、劉恩綬等,講述了和宋推手較技之事。年過六旬、性情庚直好動的紀德(子修)第一個不服氣,於是攛掇著許禹生,夥同吳鑒泉、劉彩臣等五六人,一起造訪宋書銘。待到和宋一接觸,方知古稀之年的宋書銘身手不凡、武技高深莫測,沾接瞬間,紀吳等人無不跌出丈外,於是欽佩之至,磕頭請為弟子。這就是1921 年許禹生在《太極拳勢圖解》書中所寫:「有宋書銘者,自雲宋遠橋後,久客項城(指袁世凱,袁為河南項城人)幕,精易理,善太極拳術,頗有所發明,與余素善,日夕過從,獲益非淺,本社教員紀子修、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等,多授業焉」的來由。


我師張虎臣先生生於1898年,1919—1930年先後在北平體育研究社、講習所、行健會、國術館,追隨許禹生達11年之久,他所說的上述情況,應該是真實可信的。我師還說,許禹生、紀德(子修)、吳鑒泉等,都是當時的拳界巨子。特別是紀德(子修),是凌山的摯友,而凌山是楊露禪、楊班侯三個最優秀的弟子之一。紀德直接或間接得其傳授,功夫精深能以膊擋重車,人送綽號——「紀鐵膊」。「和宋書銘推手,連紀德(子修)、吳鑒泉都輸了!」此事轟動了北京的武術界,成為當時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但這個宋書銘亦是個異常怪僻之人,和叩頭的弟子約定「不許傳人」…… 1915年前後,袁世凱復辟帝制,政局動蕩,許禹生因宋書銘身懷絕技,多次聘請他到北平體育研究社執教,宋皆堅辭不受。袁世凱死,宋歸隱河北鄉下,不知所終,所藏拳譜——《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為許禹生、吳鑒泉等傳抄,遂流行於拳界上層,被太極拳練家奉為至寶,



宋書銘和他的「宋氏太極拳」



我學拳、練拳、教拳已半個世紀,少年時代接觸,不乏六七十歲的武林前輩,按理講應該知道更多的拳界往事,如我師張虎臣先生師從許禹生、楊少侯、楊澄甫的許多細節;和宋書銘試技,許禹生為什麼不請楊少候一同前往(按:楊少候當時也在體育研究社執教)等等。奈何無知孩童,缺乏成人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待到年長思想成熟,政治風暴驟起,我家落難文革,平反回北京時,恩師已經作古,以致所有懸念皆成泡影,令人追悔莫及。


顧留馨先生於1908年,1928年前在上海讀書,沒見過宋書銘,也沒見過宋拳是個什麼樣子,「考(證)宋書銘所練太極拳」所下的結論,拳界反響強烈,褒眨不一!反言之,許禹生、紀德(子修)、吳鑒泉等,拳技造詣要高得多,況且許禹生的老師——楊露禪之子楊健候(1839—1917)斯時尚在世,難道楊健候、許禹生的太極拳水平,還分辨不出「宋拳」、「宋譜」,是不是盜名欺世的「冒牌貨」?因此,顧氏對「宋拳」、「宋譜」的否定與批判,越發使人迷惘難解……


實事求是地講,就太極拳技藝而言,宋書銘是個有功、乃至作出了貢獻的人物。宋的「三十七勢太極拳」和推手技法傳給了許禹生、吳鑒泉、劉彩臣、劉恩綬等。許禹生又傳王新午、(我師)張虎臣;吳鑒泉又傳吳圖南;劉彩臣又傳李先五;劉恩綬又傳向愷然。所不知者,遺漏尚多。個人認為「宋(書銘)式太極拳」是太極拳初期與楊式太極拳並列存在的另一派系太極拳,這實在是太極拳起源的難解之謎(按:以後將作專題論述)。在太極拳的發展過程中,「宋拳」既獨立存在,又互融於楊、吳式太極拳。另外,我們今天能見到《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功用歌》、《授密歌》、《觀經悟會法》、《四性歸源歌》等高深的太極拳理論,也實在應該感謝這位宋(書銘)老前輩。


顧留馨先生所著《太極拳研究》認為:「宋書銘所練太極拳實以楊氏為基礎。改為三十七個單練的勢,任意錯綜連貫」;亦有研究吳氏太極拳的方家認為「吳氏太極拳源於宋氏太極拳」。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A. 宋氏太極拳不是楊氏太極拳


據「宋譜」所載,(宋書銘所練)太極拳取「人有三世(天前、地後、人今)拳分七品(門外、入門、階及、當堂、入室、開竅、神化)」之意,稱作「三世七」。拳勢名稱……(略),共計四十三手,去掉四正、四隅,九宮步、七星八步、雙鞭、雙擺蓮六勢,所餘三十七勢據「宋譜」所載,是唐代一個名叫許宣平的人所傳。許宣平所傳三十七勢是單勢練法,功成後三十七勢可以任意聯結,相繼不斷,滔滔無間,故又名長拳,總名太極拳三十七勢。

宋書銘所練太極拳的拳姿定勢、拳架要求、拳法功理,於志鈞先生《中國傳統武術史》記述甚詳。於志鈞先生是太極拳名家吳圖南的高足。


將宋拳「三世七」與楊式太極拳的拳勢名稱、拳姿定勢、拳架要求,及拳法功理對照比較,兩者大相徑庭。因此,宋拳不是(不同於)楊拳。


宋拳不是(不同於)楊拳,還可以從以下事實中分析判斷:


紀德(1845—1922)字子修,據王新午《太極拳闡宗》所載,「初從雄縣李士俊學岳氏散手,繼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剛柔相濟,自成一家,能卧地以臂擋重車輪,燕京號之曰『鐵臂紀』。吳鑒泉(1870—1942),幼從其父全佑學太極拳,拳架以柔化見長,如水賦形,推手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創新獨到,後成為吳式太極拳鼻祖。紀德(子修)、吳鑒泉在民國初期稱得上是拳學大姥、武林巨子,同拳界名不見經傳,且年過古稀的宋書銘推手較技,「皆隨其所指而跌,奔騰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舉手,輒順其腕與肩,擲至後方尋丈以外(引自王新午《太極拳闡宗》)」,於是仰慕叩首請為弟子。此後,除紀德拒絕「不許傳人」的戒律約束,獨自退出外,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等俱師從宋書銘學練「三世七」。由此可見,年齡和楊班候(1837— 1892)、楊健候(1839—1917)相仿的宋書銘(約生於1840年前後),武技高深莫測,功夫當不在班候、健候之下。


宋書銘精通詞律,作過袁世凱的幕賓,在清末民初稱得上是個大知識分子,但在武術界沒有名氣。露禪、班候、健候父子,不一定知道宋,但同為河北(直隸)人,(在某一時期)與楊氏父子同居京師、混跡政界並精通太極拳技的宋書銘,卻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見過)早已揚名天下的楊氏父子。如果說「宋拳源於楊拳」或 「宋拳就是楊拳」,斯時尚在世的楊健候,以及精於楊拳的紀德(子修)、許禹生等,則不會不知道!紀子修、吳鑒泉等更不會對宋崇敬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以至更換門庭,磕頭拜師去學改頭換面,稱作「三世七」的冒牌貨!這就進一步證實了顧留馨先生《太極拳研究》「考宋書銘所練太極拳,實以楊式為基礎,改成三十七個單練的勢,任意錯綜連貫」的說辭,純屬無稽之談。


B.宋氏太極拳不是吳氏太極拳


《武當》2006年第8期中,鍾嘉波先生《吳氏太極拳源於宋氏太極拳》云:「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均拜宋(書銘)為師,從學於宋。後來他們把傳承的宋氏太極拳稱為『吳式太極拳』。原因有二:第一,宋書銘有約,不許他們外傳;第二,他們都是吳全佑的弟子……因此,吳式太極拳主要是傳承宋氏太極功。」 我對這種說法持不同的觀點。


全佑所練太極拳從學於楊露禪,1921年許禹生所著《太極拳勢圖解》載此事甚詳。許在書中寫道:「當露禪先生充旗營教師時,得其傳者蓋三人,萬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剛勁,一善發人,一善柔化。或謂三人各得先生一體,有筋骨皮之分。旋從先生命,均拜班候先生門稱弟子云。」全佑等人本為旗營軍官,從身份、地位上不能與同師學藝的王公貝勒平起平坐,所以屈尊降低輩份,拜露禪子班候為師,這既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所必須,亦是楊露禪為人精明之處。


早期的太極拳沒有什麼派系之分。清咸豐、同治時,楊露禪獻技北京,世人方知有太極拳之名。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等人從全佑學太極拳,而全佑的太極拳又師從楊露禪、楊班候。這樣的傳承順序,說明全佑、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等所練太極拳都為楊氏所傳,他們都是楊門弟子。


1927年,國民黨政權完成了國家名義上的統一,改北京為為北平特別市,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由北京南移。同年,張之江在南京創辦「中央國術館」,引發了原在北京的一大批武術家南遷浪潮。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孫祿堂等太極拳名流,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紛紛南下的。太極拳按照不同的風格特點分門分派,始於「中央國術館」成立以後。也就是說,1928年後才有了各派系太極拳的稱謂。

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等從全佑學太極拳於清光緒、宣統年,在前;學成後在許禹生的「體育研究社」執教,與宋書銘比武被折服,磕頭拜師學宋拳「三世七」 於民國初期,在後。因此,判別吳式太極拳來源標準,在於吳式傳人們所練的拳法,是全佑所傳楊拳的衍變,還是宋書銘的「三世七」。同時,當時同宋書銘學「三世七」的也並非都是全佑的弟子,如許禹生就是楊(健候)門弟子。


吳鑒泉等從學於全佑的楊傳太極拳以柔化見長,改造、衍變中自成一家,1928年後被稱為吳式太極拳。現風行於世的吳式太極拳,其拳式名稱、拳姿定式、拳勢要求,依然留有楊拳痕迹,與宋傳「三世七」比對,風馬牛不相及。因此,吳拳也不是(不同於)宋拳,更不能說吳式太極拳來源於宋氏太極拳。除非吳式太極拳的傳人們練的是宋傳「三世七」,遵從宋書銘遺訓「不許外傳」不稱宋拳而妄稱吳拳。


C. 宋氏太極拳既獨立存在,又互融於楊、吳式太極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中存在發展的,太極拳也不例外。清末民初,各種武術派別謀圖生存發展而互融藉助、包容並蓄,以致派中有派,滋生不斷,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就許禹生而言,師從楊健候、劉鳳春(董海川高足)、劉德寬、宋書銘等武術大家,故能精太極、八卦、岳氏散手、「三世七」等多門拳技,與紀德(子修)、楊少候、楊澄甫、吳鑒泉、李存義等為友切磋互益,故能兼融數家之長,因而在主持北平體育研究社、講習所、行健會、國術館,主編《體育》雜誌其間,能對武術的推廣與普及有所作為。我認為,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就是在太極陰陽之道(其實質是矛盾對立統一學說)的理論指導下,借鑒、兼融其他武術門派優長,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已的歷史。因此,傳統武術雖有派系之分,卻不存在絕對孤立、靜止、純而又純的所謂正宗拳技。


我師張虎臣(1898—1979)先生曾言:吳式太極拳的「單鞭」有宋氏太極拳(三世七)「單鞭」的影子;(陳微明所傳)楊式太極長拳中的「播萁式」,酷似宋氏太極拳(三世七)中「簸萁式」;我師門所傳太極家手的「掛樹」、「倒攆猴」,類同宋氏太極拳(三世七)中的「掛樹踢腳」、「四隅」;楊、吳式太極拳活步推手圓形八卦步法,我師門楊式小架稱作「旋乾轉坤」,宋氏太極拳叫作「(太極)推碾」,名稱不一,形式內容卻極其相近……


我上面所說的「宋拳既獨立存在,又互融於楊、吳式太極拳」,正是這個意思。



宋書銘和他的「宋氏太極拳」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不便處立即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這些感覺到位了 練成太極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陳自強太極學習故事 堅持練習 方能成功
看看別人的太極習練故事 是不是大受鼓舞呢
太極拳陰陽平衡助你祛病強身 常練可治療職業病
練太極,理解太極,懂太極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宋書銘「五乘功夫」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