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學習小組按】


今天,4月13日,新華社發表了《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紀實》,這是迄今為止有關雄安新區最權威、信息量最大的一篇萬字長文。


文章圍繞建立雄安新區的重大意義、雄安新區的選址過程以及對雄安新區的科學規劃,進行了詳細記述。


一、重大意義:


設立雄安新區:

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


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


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二、選址依據:


· 區位優勢。地處華北平原,一馬平川。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 交通便捷。大廣高速、京九鐵路、保滄高速等交通幹線,基本形成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的半小時通勤圈;同時具備空港優勢,距離北京新機場約55公里,可以滿足高端高新產業的發展需要。


· 生態良好。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馬河等多條河流在區域內交匯。


· 開發度低。雄安新區範圍內人口密度低,建築少,拆遷量不大。可開發建設的土地較充裕且可塑性強,具備一定的城市基礎條件。


三、科學規劃:

· 堅持生態優先,建設一座綠色生態之城:


「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實現兩線合一,著力建設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指出。


· 堅持規劃先行,築造一座標杆之城:


「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城市規劃建設做得好不好,最終要用人民群眾滿意度來衡量。」


——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北京市時指出。


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指出。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成為一座現代宜居之城: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市民需要出發,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提供宜居的環境、優質的公共服務,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轉移。」


——新區規劃一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如此強調。


· 堅持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一座創新發展之城:


要防止炒作土地等問題出現,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


——2016年,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


自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實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傾注了大量心血。圍繞設立雄安新區,習總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


設立雄安新區的重大意義


2014.2


考察北京市時


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要堅持和強化首都核心功能,調整和弱化不適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轉移到河北、天津去,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


2014.10.17


批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總體思路框架》時


「目前京津冀三地發展差距較大,不能搞齊步走、平面推進,也不能繼續擴大差距,應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通過試點示範帶動其他地區發展。」


2014年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


2015年


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時

要深入研究論證新城問題,可考慮在河北合適的地方進行規劃,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城。


2016.3.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從國際經驗看,解決「大城市病」問題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從我國經驗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有力推動了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


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也是京津冀區域新的增長極。


2016.5.27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


「這是黨的十八大後中央抓的一個新區建設。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批准的首都功能拓展區,同上海浦東、廣東深圳那樣具有全國意義,這個定位一定要把握好。」


在現代化建設和城鎮化加快推進階段,北京又面臨著一次歷史性的空間格局調整。無論是從它的健康發展和解決問題,都要做出選擇,最後做了這個選擇。


科學論證選址

2015.2.10


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時


明確提出,研究考慮在北京之外建新城的思路。


2016.3.24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


具體到哪裡建,這是一個科學論證的問題,不能拍腦袋說在雄安。現在經過反覆論證,並和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研究形成這個結果,一旦定下來,京津冀三地和有關部門都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大歷史觀看待這件大事。


2016.5.27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這是我們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


「在新的歷史階段,集中建設這兩個新城,形成北京發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2.23


到規劃中的雄安新區考察時


這個地方選得好,在這裡建新城,不會過多打擾當地人的生活,涉及搬遷量少,能快速起步見到效果。


科學規劃雄安


2016-2017


在謀劃設立雄安新區的數次重要會議上


「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


「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2017.2.23


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

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能要。


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更多內容,請看全文。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紀實


4月初的白洋淀,綠柳婆娑,碧波蕩漾,放眼水鳥嬉戲,聽聞蛙聲一片。


襟帶崇墉分淀泊,闌干依斗望京華——


河北安新縣白洋淀涼亭上的這副楹聯,在這個春天裡,與位於東北方向100多公里的首都北京,有了不同尋常的關聯。

2017年4月1日,新華通訊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消息一出,猶如平地春雷,響徹大江南北。


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的雄安新區,迅速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立足大歷史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謀求區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燕趙大地上,春潮湧動,正奏響開創歷史、引領發展的澎湃樂章……


把握時代大趨勢的歷史性舉措——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重大選擇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這是黨的十八大後中央抓的一個新區建設。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批准的首都功能拓展區,同上海浦東、廣東深圳那樣具有全國意義,這個定位一定要把握好。」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華北平原,雪後初霽,萬物潤澤。


2017年2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南海出發,驅車100多公里,專程到河北省安新縣實地察看規劃新區核心區概貌。


在大王鎮小王營村,總書記走進一片開闊地,極目遠眺。這裡就是規劃中的雄安新區起步區的核心地塊。


在展開的一張規劃圖前,習近平仔細察看區位、規劃狀況,詳細了解人口搬遷安置、區域內的地質水文條件等情況。


「這地方老百姓生活得怎麼樣?人口密度有多大?拆遷人口有多少?」習近平總書記向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詢問。他叮囑: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當天中午,習近平在安新縣主持召開了一場小型座談會。他強調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


大發展需要大戰略,大戰略需要大手筆。


37年前,位於華南的深圳經濟特區,從昔日小漁村起步,發展成繁華都市,引領著珠三角經濟增長極崛起,成為中國開啟國門走向開放的重要標誌。


25年前,位於華東的上海浦東新區,從一片曠野地蝶變成匯聚財富的金融中心,輻射帶動長三角躋身世界六大城市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象徵。


位於華北的京津冀大地,坐落著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北方重要城市,但多年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一面是京津兩極「肥胖」,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突出,一面是周邊地區過於「瘦弱」,呈現顯著差距。


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正是今天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時代背景下爬坡過坎的必然選擇,也是在中國北方打造新增長極的迫切需要。


著眼全局,運籌帷幄——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到提出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再到部署雄安新區建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闊的戰略格局、強烈的使命擔當,籌劃部署、把脈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實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傾注了大量心血。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調研時指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他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2月,他考察北京市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


在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是重中之重。而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構想也逐漸浮出水面。


對首都北京,作為「老北京」的習近平感情至深——


「凸」字型的格局,「九經九緯」「左祖右社」的考究……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先進的理念,體現著中華風格、首都氣派。


然而,21世紀的北京,雖前所未有繁華,卻面臨「大城市病」的種種困擾。


如何在時代的演進中煥發出千年古城的歷史底蘊?正在快速邁向民族復興的中國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破解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難題從而推動協同發展?一系列時代追問,縈繞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頭。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堅持和強化首都核心功能,調整和弱化不適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轉移到河北、天津去,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時的講話高屋建瓴。


宜疏不宜堵,構建大格局。


201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總體思路框架》批示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發展差距較大,不能搞齊步走、平面推進,也不能繼續擴大差距,應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通過試點示範帶動其他地區發展」。


經過不斷思考,在2014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


方向愈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確,在京外設立一座新城的戰略構想逐漸成熟。


2015年2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審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多點一城、老城重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設新城問題。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習近平先後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他再次強調,要深入研究論證新城問題,可考慮在河北合適的地方進行規劃,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城。


2015年6月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構想,明確提出:「深入研究、科學論證,規劃建設具有相當規模、與疏解地發展環境相當的集中承載地。」


在相當一段時間裡,「集中承載地」成為了「新區」的代名詞。


這個新區選在哪裡?以何種定位出現?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國務院有關部門、河北省、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等有關方面,召開專題會議和小範圍會議,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土地、水資源和能源保障、環境能力、人口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經過多輪對比、反覆論證新區選址。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有關情況的彙報並作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從國際經驗看,解決「大城市病」問題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從我國經驗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有力推動了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


習近平強調: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也是京津冀區域新的增長極。


一次次重要講話、一場場科學論證、一步步深入推進……從思考到謀劃,從批示到規劃,從要求到部署,從宏觀到微觀,習近平總書記對設立新區的戰略思考不斷深入,構想逐漸變為現實。


2016年5月27日,這是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一個大日子——


這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審議《關於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有關情況的彙報》,「雄安新區」首次出現在彙報稿的標題之中。


習近平強調:在現代化建設和城鎮化加快推進階段,北京又面臨著一次歷史性的空間格局調整。無論是從它的健康發展和解決問題,都要做出選擇,最後做了這個選擇。


頂層設計,志在千年。


公元1153年,金建都於燕京,拉開了北京城860多年的建都史。


公元2017年,河北雄安新區的規劃設立,又將揭開北京城發展的嶄新一頁。


「這件事確實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近平強調,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要能夠經得起千年歷史檢驗,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


把准歷史大方位,著眼時代新特徵,續寫北京千年古都建設、謀劃華夏大地發展的新篇章。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今天流行的這句新話並非豪言壯語,它是時代的選擇,更是歷史的承諾。


「深圳和浦東的今天,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雄安的明天。雄安新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院士說,千年大計,正是表達著中央推行這個戰略的決心和定力。


俯瞰中國地圖,深圳、浦東和雄安呈梯度而上,分別佔據全國南、中、北三個維度,這將合力推動中國實現全局均衡發展,改變經濟發展「南強北弱」的狀況。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如此評價:雄安新區這片經濟活力帶將尋求催生出京津冀地區甚至更大範圍內的發展活力。


「水鄉花縣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雄安新區這片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和當代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地,將成為大時代背景下中國開拓發展的新支點,必將創造時代發展的新傳奇。


回答實踐新要求的戰略決策——科學論證選址,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形成北京發展的新翼,打造創新驅動的高地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具體到哪裡建,這是一個科學論證的問題。一旦定下來,京津冀三地和有關部門都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大歷史觀看待這件大事。」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雄韜偉略,長治久安。


「雄安」——未來之城的名字,取自「雄縣、安新縣」各一字,朗朗上口、聲名遠揚,既尊重歷史,又寓意吉祥。


「雄」字意味宏偉、陽剛、英雄;「安」字包含穩定、牢固、安康,體現了地域特色,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契合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大任何以降雄安?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明確提出,研究考慮在北京之外建新城的思路;此後,在不同場合他多次提出在河北合適地方建設一座新城。由此,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就成為現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雄安新區的最終設立提供了戰略指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牽頭組織研究論證設立集中承載地有關工作。2015年2月,選址工作啟動,各有關方面展開了緊鑼密鼓的科學論證:


——本著認真、謹慎、科學、民主的原則,新區選址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土地、水資源和能源保障、環境能力、人口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對集中承載地規劃選址進行多地點多方案比選,經過反覆調研論證,多個回合討論研究;


——由16位頂尖級專家組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對多個選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召開10多次會議聽取河北省及規劃組的彙報;


——河北省組織省內多個部門,持續進行多輪研究,謀劃提交多個選址方案;


——初步方案經過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討論,意見反饋給河北省。河北省對方案進行相應調整,專家諮詢委員會再次實地考察,並聽取河北省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方面意見。方案經修訂,再次上報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開會討論;


——2016年2月29日,國務院舉行專題會議研究集中承載地的相關問題;


——2016年3月和5月,最終選址方案呈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


規劃建設新區的選址事關發展全局,是涉及首都的歷史性工程,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每一次調研都細緻嚴謹,每一次討論都充分熱烈。「雄縣—容城—安新」這一方案在幾個方案比選中逐步得到確認,最終脫穎而出。


選擇集中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區,這個地方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近容易連成一片,達不到疏解目的;太遠則難以接受北京的輻射和帶動,不能更好地承接和轉移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區地處保定。保定之名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自古就是「京畿重地」要衝之塞。


距離北京約40分鐘高鐵車程的保定東站廣場,矗立著「京畿之門」的高大建築,提醒熙來攘往的人們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從保定東站向東北沿高速公路,半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雄安新區。


新區位於京津保腹地,各方優勢明顯,土地水利環境地質支撐條件優良,發展空間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選之地:


——區位優勢。地處華北平原,一馬平川。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距離北京、天津、石家莊和保定市分別約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


——交通便捷。雄安新區東至大廣高速、京九鐵路,南至保滄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廣客專,北至榮烏高速、津保鐵路等交通幹線。基本形成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的半小時通勤圈。同時具備空港優勢,距離北京新機場約55公里,完全可以滿足高端高新產業的發展需要。


——生態良好。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馬河等多條河流在區域內交匯。九河下梢,彙集成淀,星羅棋布的葦田,搖船入淀,但見浩渺煙波,蒼蒼蘆葦,悠悠小舟,岸上人家,宛若「華北江南」。


——開發度低。雄安新區範圍內人口密度低,建築少,拆遷量不大。核心區所轄人口尚不到10萬人,僅相當於北京的一個社區。可開發建設的土地較充裕且可塑性強,具備一定的城市基礎條件。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並原則同意《關於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有關情況的彙報》,確定了新區規劃選址,同意定名為「雄安新區」。


「具體到哪裡建,這是一個科學論證的問題,不能拍腦袋說在雄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講話中強調,現在經過反覆論證,並和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研究形成這個結果,一旦定下來,京津冀三地和有關部門都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大歷史觀看待這件大事。


根據這次常委會會議精神,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召開小範圍會議對規劃方案進行了修改完善。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了關於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有關情況的彙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這是我們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在新的歷史階段,集中建設這兩個新城,形成北京發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為精益求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組織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對《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完善。


2016年7月31日至8月6日,專家諮詢委員會進行一周的封閉研究,請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共同進一步完善新區實施方案。


「可以說,新區選址是經過了各方反覆深入論證才定的,最後制定了這個實施方案。」經歷選址全過程、三赴雄安實地調研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院士說。


習近平總書記到規劃中的雄安新區考察時,對這裡的區位、人口密度、自然條件等表示滿意。他說,這個地方選得好,在這裡建新城,不會過多打擾當地人的生活,涉及搬遷量少,能快速起步見到效果。


大好河山,坐標已定。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這座擔當著新時代發展使命的未來之城將躍然而出。


新區之「新」在於「以新破局」,構建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也為中國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從國際上看,很多國家探索解決「大城市病」問題,都是用跳出去的辦法,迄今看也是有效的、成功的。


在世界一些知名大城市,旁邊也有伴城。例如美國紐約之外有新澤西,舊金山附近有聖荷西等;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之外,有創新之城海法;日本東京50公里之外,則有高新產業集聚地的科學城筑波。


大鵬展翅九萬里——


從首都區位看,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作為兩翼分列北京中心城區的東側和西南,定位清晰、錯位發展,拱衛首都實現新騰躍;


從河北區位看,雄安新區和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建設的張北地區,呈現一南一北,同樣是帶動燕趙大地騰飛的兩翼。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


雄安新區,這裡將高標準高起點起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開放的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能要。


雄安新區絕非傳統工業和房地產主導的集聚區,創新驅動將是雄安新區發展基點,進行制度、科技、創業環境的改革創新,吸引高端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建設集技術研發和轉移交易、成果孵化轉化、產城融合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有海外媒體指出,「如果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而忽視這裡是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就看不到雄安新區設計初衷的根本所在。」


雄安新區的定位也引來諸多國內科研單位、央企總部、產業巨頭的呼應。中國科學院、中船重工、航天科技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交建、中石化等紛紛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建設,有的央企已明確表示將拿出「遷企」的實際行動。


在新的歷史階段,雄安新區的設立,按下了推進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啟動鍵,推開了一扇嶄新的轉型發展之門。


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大實踐——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國樣本



揭秘雄安新區決策全過程



「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


九河下梢,北地西湖。雄安新區囊括白洋淀整個水域。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專程前往白洋淀。這是習近平第一次來到白洋淀。他說:「小時候讀小兵張嘎的故事,就對這裡十分神往。我曾在河北正定工作,但也一直沒有機會來。」


走過安新縣郊野公園的白洋淀大堤,沿著長長木棧道,習近平步入淀區深處。水面波光粼粼,蘆葦盪還沒有返青,陽光照射下金燦耀眼。他登上一座木製觀景台,環視開闊的白洋淀。


習近平曾在寧德、福州、杭州等南方城市工作,對山清水秀的生態之美感觸至深。


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將來城市距離白洋淀這麼近,應該留有保護地帶。要有嚴格的管理辦法,絕對不允許往裡面排污水,絕對不允許人為破壞。


高起點,新夢想。雄安新區將堅持生態優先,建設一座綠色生態之城——


習近平反覆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實現兩線合一,著力建設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雄安新區將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


「水會九流,堪擬碧波浮范艇。荷開十里,無勞魂夢到蘇堤。」在未來規劃建設中,白洋淀的景色只會變得更美、淀水更加清澈,湖面更加開闊。


高標準,新理念。雄安新區將堅持規劃先行,築造一座標杆之城——


謀定後動,規劃引領。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北京市。他對城市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格外重視,強調指出:「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城市規劃建設做得好不好,最終要用人民群眾滿意度來衡量。」


在謀劃設立雄安新區的數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反覆強調「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總書記鄭重告誡: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充裕……一張白紙能夠畫出最美的圖畫。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正會同專家諮詢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河北省委省政府等抓緊組織編製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等。


新區將借鑒國際經驗,組織國內國際一流規劃人才進行城市設計,細緻嚴謹地做好單體建築設計,特別是細節設計,建成標杆工程,成為今後城市建設的典範。


「規划上要達到國際一流城市的水平,同時在建築上要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元素,在建設過程當中要精雕細琢,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留下千年傳承。」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說。


高水平,新家園。雄安新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成為一座現代宜居之城——


如果說此前,中國的大部分現代化城市建設都是向外借鑒學習,那麼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雄安新區將構建一個蓬勃內生、發揚傳統、自信開放的現代化城市,從而達到「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世界」。


雄安新區不會簡單複製深圳和浦東,而是要開創國家新區和城市發展的全新模式。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市民需要出發,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提供宜居的環境、優質的公共服務,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轉移。」新區規劃一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如此強調。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按照規劃,新區遠期將承載200萬至250萬人口。新區的建設,將緊緊圍繞「人」這個核心謀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發展社會事業,配套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提高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水城共融猶如江南水鄉,大量管廊地下藏,地底通道汽車穿梭忙,行人休閑走在馬路上,街道兩邊傳統特色建築分外亮堂,河水穿城流淌,森林公園空氣清新舒暢,被綠樹隔離帶包圍的白洋淀碧波蕩漾……徐匡迪院士這樣描述未來雄安新區美麗如畫的模樣,嶄新的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發展空間讓人無限嚮往。


高要求,新機制。雄安新區將堅持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一座創新發展之城——


早在一年多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防止炒作土地等問題出現,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


從2016年6月開始,雄安新區規劃區域內,已逐步實行房屋等不動產、規劃、土地、項目、戶籍的凍結,為籌建新區做準備。


雄安新區將制定全新的住房政策,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表示,國家將在這裡探索全新的房地產改革道路,控制房地產價格,保障民眾住房需求。


戶籍改革、醫療改革、公共服務改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大部門制和負面清單管理、探索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對外合作促進貿易便利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管理規則和體系……體制機制改革將是新區發展的制度保障。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雄安將爭當「改革先鋒」,一些改革舉措在這裡先行先試,在「深水區」中趟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子。


引領時代發展,打造改革高地,人們也將從這裡讀懂未來中國。


「白洋淀,風光好,英雄多,到處都有嘎子哥。」從白洋淀碼頭坐船出發,半個小時水程來到趙莊子村——電影原型「小兵張嘎」的故鄉。


憶往昔,這裡是見證崢嶸歲月的革命老區;


看今朝,這裡是肩負歷史使命的發展新區。


「我們這代人做什麼夢的都有,就是沒有做過這樣的夢。」趙莊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文祥說,「這幾天鄉親們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新區建設,暢想家鄉未來。」


「規劃定了就要嚴格執行,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要尊重城市開發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穩紮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干。」


「這件事是不可逆的工作,所以必須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


……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部委到河北省各部門,新區建設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展開,雄安新區籌委會已經成立……


放眼未來,美好前景催人奮進——


3年後的2020年,一個新城的雛形將初步顯現。雄安新區骨幹交通路網基本建成,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5年後的2022年,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時與京津冀主要城市聯繫進一步緊密,與北京中心城區錯位發展,起步區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成,新區核心區基本建成;


13年後的2030年,一座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顯露活力,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聞名遐邇的城市新星。


雄安新區,必將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來源:學習小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標題出現蔡英文,你們是不是都不想點開了?
日華媒:中國留學生勿錯誤理解日本的勞動力短缺
深足號高速客輪今日首航 埃里克森掌舵當船長
專家:美國將對「一帶一路」持更加積極態度
美國僑界吁抵制聯合航空:為何受害者總是華人!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雄安新區規劃內幕首次披露
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設立百日 北京多次表態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雄安新區建設「第一樁」:見證新區歷史時刻
雄安新區最新戰略設計圖,結果將驚艷世界!
阿里巴巴將全面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雄安新區建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雄安新區的十年規劃
北京全面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疏解轉移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區臨時辦公區具體在哪?
揭開北京雄安新區、上海浦東新區龍脈之謎!震驚全國!!!
河北雄安新區召開「歷史文化與遺產保護座談會」
建設節水型雄安新區
北大表態:將在雄安新區部署優質教育資源
閑侃財經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雄安新區橫空出世
雄安新區雄縣成立第一家高科技公司
北京確立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任務 將設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
雄安新區南陽遺址初步判斷為戰漢時期中型城址
雄安新區設計圖,結果將驚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