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網路文學也需堅守文化自信 告別「野蠻生長」

網路文學也需堅守文化自信 告別「野蠻生長」


2016年底,中國網路文學用戶達3.33億,文學網站日更新總字數有2億漢字。2016年,國內網路文學年產值達90億元。這些年,從《甄嬛傳》到《羋月傳》,再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編自網路文學的影視作品「你方唱罷我登場」。從越南鄉村的小書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中國風味的網路文學作品,逐漸成為世界各地讀者精神文化餐桌上的美食。



網路文學也需堅守文化自信 告別「野蠻生長」


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圖源於網路


不可否認,今天,網路文學已經成為站在大眾文化最前沿的文化形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網路文學悄然成為中國為世界奉上的最具文化感召力的文化產品之一。


日前,第三屆中國網路文學論壇在南京舉行,在這裡大家共商網路文學發展大計。走過20年風雨歷程的網路文學,成績有目共睹,問題也日趨凸顯。與會人士認為,「弱冠」之年的網路文學,亟須告別「野蠻生長」,肩負起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


告別「野蠻生長」

作為最具活力的大眾文化形式,近些年來,網路文學受到從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視。2015年《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和2017年《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先後出台,在兩個中央文件中,都對網路文藝和網路文學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


網路文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蘊含著龐大的讀者群體和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網路文學發展迅猛、「野蠻」的發展方式也存在著隱患。「網路作家人數眾多但整體創作水平不高、作品數量眾多但精品力作少;某些作品偏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疏離了現實生活;某些作品展現了低俗、庸俗,甚至是惡俗的現象;某些網路文學創作中存在不思創新、跟風複製、同質化生產的做法;某些網路文學作品以量取勝、粗製濫造;資本的逐利性和一些網站商業化運行導致唯『點擊率』馬首是瞻的傾向等。如果不正視這些問題,就會影響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甚至會葬送網路文學的燦爛前途。」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朔說。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網路監管處副處長程曉龍介紹,為發揮網路文學精品示範效應,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社會推薦了21部作品,去年又推薦了18部作品。上海、浙江、廣西、海南、湖北等地紛紛出台了扶持性政策,支持網路文學評優、評獎。可以說,為了讓網路文學告別「野蠻生長」,從中央到地方,正在為網路文學健康發展鋪就一條「高速路」。


肩負社會責任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以網路文學反映火熱的時代生活,是網路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網路作家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認真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珍惜自己的社會形象。」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說,「網路作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應耐得住寂寞,不為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當市場的奴隸,敢於向浮誇風氣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習說不。無論是為了作家自身的長遠發展,還是為了網路文學行業的長遠發展,都離不開作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網路作家夢入洪荒擅長寫官場小說,他說,自己的讀者年齡跨度比較大,橫跨老中青三代,最小的讀者甚至只有十二歲。這讓他更加註意自身的社會責任。「我們面對的不是電腦屏幕或者手機屏幕,屏幕後面,有許許多多的讀者。我們必須時刻對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社會影響有清醒的認識,才能不辜負讀者對自己的信任。」


守住文化使命


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它們靠什麼來影響世界,靠的是通俗小說、電影、電視劇、動漫、網遊等,實際靠的是大眾文化。在中國,我們的大眾文化就是網路文學。網路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化中最有可能、最有力量走向世界的文化產品。將自己的文化創新成果奉獻給世界,這是網路文學在我們這個時代承擔的文化使命。」李敬澤說。


「大家不僅要為自己的創作負責,為自己的網站負責,還要為中國網路文學的發展負責,要有榮譽感和文化自信。」中宣部文藝局理論文學處處長彭雲認為,近幾年,很多影視作品改編自網路文學,這其中有不少是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網路作家自覺把創作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作品作為自己的追求。網路文學不能只把歷史作為框架,在裡面填充戲說歷史、顛覆經典、褻瀆英雄的內容。


網路作家、《羋月傳》作者蔣勝男認為,網路文學接續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秀傳統,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野。「時代變了,作者身份變了,但不變的是一脈相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然大量創作難免泥沙俱下,但是真正有感召力的作品,體現的還是中華美學傳統和審美趣味」。

「中國網路文學正在走向世界,但我們要頭腦冷靜。我們一定要懷著堅定的文化自信走向世界。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世。」李敬澤表示。(記者/郭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趙元任:「言有易,言無難」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郁達夫的手稿及其他
元代的《九歌圖》與《九歌圖》題詠詩

TAG:光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猴博士」的苦樂堅守
佛曰眾生平等 揭秘泰國女僧人為信仰落髮平權堅守自我
瑜鹵允浩特別出演《告白夫婦》 堅守與至親孫浩俊義氣
堅守信念之人容易長壽
你堅守信念,我信守諾言
梁耀相:堅守,只為培育良好教學生態
電影《百鳥朝鳳》——堅守文化傳承
聖菲國際堅守人本主義 做您身邊的軟裝專家
尹尚賢堅守與《玉氏南征記》導演義氣 特別出演《大力女都奉順》
堅守共產黨人的科學信仰
潘魯生:馮驥才主席的文化堅守
田園深處是堅守——陶詩札記(二)|文史宴
家國情懷 文化自信 百年堅守 不忘初心
朱相昱因車藝蓮擁有堅守一生的信念
延長縣張家灘鎮衛生院院長侯俊平:堅守基層一線 守護百姓健康
黎耀英:龍舟精神源於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執著
人物│龐永艷:責任與堅守
「白衣天使」用堅守捍衛生命的尊嚴
堅守愛情更忠於信仰,還有誰比《麻雀》里的李小男勇敢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