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凈土宗教程》講記三十一


第三個我們講一下,「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還是很難生起出離心。


尤其是處於末法的眾生,當對於五欲六塵的貪戀執著越深重,就越沒有般若智慧,就越難了解苦、空、無常、無我,顛倒的程度就愈發深重。


凡夫眾生有四種顛倒:計「無常」為「常」、計「苦」為「樂」,計「不凈」為「凈」,計「無我」為「我」。


雖然這個世間苦不堪言,他也會自我安慰,所以感招的這個世界叫娑婆,叫堪忍,再苦他也能夠忍得下來。所以就沉迷,無量劫以來,很難發起一念的出離之心。

凈土法門有一個方便,你看凈土經典,首先就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固然是個介紹,但實際上在我們的心性當中,會產生什麼呢?一種對比。


我們為什麼很難生起出離心?沒有比較,沒有鑒別是原因之一。如果忽然有一個新的參照系出來了,一對比我們現在的生存狀態、種種情況,我們就覺得苦了。


所以對於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要給他一個比較的參照系。


我們在娑婆世界為了住房,天天向銀行還貸很辛苦,不能自主;但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念頭一動,七寶宮殿就出來了。


在這個世間,我們為了各種資生用具,天天要辛苦地上班;但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念頭一動,資生用具就出來了。

在這個世間,我們想聞點法非常不容易,說不準碰著個邪知邪見的人;而西方極樂世界的天人,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而且可以分身到他方世界去聽佛說法,種種殊勝。


這一比較,就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真是太不如意、太糟糕、太苦難、太牢獄了,這時候他的厭離心才會激發出來啊,厭離心是需要激發的。


我們凡夫眾生對這個娑婆世界很貪戀,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中就講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景,來折服我們。


一看那幾卷經文,我們都是驚心動魄呀!五痛、五惡、五燒實在是太苦了,我們還能待在這個地方嗎?


所以凈土一法就是用折攝(折服和攝受)的方式,來調教眾生。

折服就是要激發眾生,對自己所處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生存狀態有一個深刻的認知,起厭離心。但厭離之後,一定要攝受他。


如果只有厭離,「哎呀,這個世間不行,是很苦很苦」,但是很苦又怎麼辦?如果你不給他指個方向,那怎麼辦啊?要麼精神分裂,要麼自殺了。


所以一定要給他指個方向:哦,原來我們的故園是在極樂世界呀,我們的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望眼欲穿啊,每天等待著我們哪!


就好像戰國時期有一個大臣——王孫賈,他的國君被人追殺,他沒有採取行動,而是回到家裡。

他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跟他說:「你朝出而暮歸的時候,我是倚門相望啊;當你暮出不歸的時候,我是倚閭(外面的巷口)相望啊!(是這樣的母子情深。)


但是現在你的國王被人追殺,下落不明,你還回來幹嘛啊?有何面目立於天下呀!」這位母親很了不起。


這位大臣一聽,就激發了他的忠君之心,馬上號召國人攻擊那個弒害國君的人。


我們看母親想孩子,倚門、倚閭相望的這種情景,阿彌陀佛就是這個樣子!倚門相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望眼欲穿哪,倚閭相望是還親自過來啊!


所以這個攝受就能夠把我們這一念想往之心、欣慕之心,給激發出來。


我們去那個地方,就好像牢獄的囚犯奔向自由一樣,所以這正好就迎合了眾生趨樂避苦之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趨樂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哪個是樂,哪個是苦。


我們是以苦為樂,以樂為苦的,所以顛倒啊!現在這個凈土法門要把顛倒的再重新顛倒過來就正了,我們一切眾生的本具的佛性,那種涅槃的常、樂、我、凈,才是我們快樂的源泉,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境界。


我們在這個世間,用一種能所的對待,以無明的妄心,受貪瞋痴三毒煩惱的鼓動,造作種種的惡業。這樣的三界,這樣的世間是苦不堪言的,是火宅,我們在這裡倍受煎熬;而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涼池,能夠以八功德水滋育我們的法身慧命。


我們看凈土經典,一定是將這鮮明的對比來展示給我們,那是驚心動魄的!唯有鮮明的對比,才能把我們在無明顛倒當中的那一念善的種子激活出來,我們將它埋得太深了,一定要有很強的穿透力,才能把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種子顯發出來。


所以我們說什麼叫智慧?你能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甚深的智慧,出離心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最高的道心!


如果沒有出離心,那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相應哪,解脫不了的。


所以凈土法門的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一定要發這個願,這個願是建立在甚深般若智慧的基礎上的!而這一點,正好就是凈土法門以折服和攝受兩門來讓我們成就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博客 的精彩文章:

心能轉業 賣齋立斃
作為凡夫,如何廣發大願?
佛無問自說的奇特法門
上品上生的條件
要相信自己能往生

TAG:大安法師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莫生氣,不生氣,別生氣!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靖難之役」後他生死不明,而他的兒子卻生不如死
若說張飛不惜士兵生死,試想以往的勇將又有誰惜士兵生死?
與你生死在一起
毛主席革命一生,曾多次談論生死,都讓對方感到佩服
8歲女孩在生死一刻,與病魔奮力抗爭,她的堅強讓陷入絕望的父母重燃希望
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劉嘉玲首談婚後近況,人生最難的坎已邁過,大不過生死!
兩個渺小生命詮釋了生死之交,為它們揪心被它們震撼
足球無法超越生死,但它卻可以涅槃重生
患者生死攸關,丈夫拒絕簽字,這一次醫生霸氣搶救!
又一名北大女留学生在美失联,生死未卜,令人心痛!
震撼!生死一線,絕處逢生!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人生無能為力的9件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師傅說過,為你生死輪迴,甘之如飴
生生死死有原因
嘆生死無常,他寫下了堪稱志怪鼻祖的小說
劉嘉玲首談婚後近況,人生最難的坎已邁過,再大不過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