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美國一動物園展出的「海洋垃圾」藝術品


科學研究證實,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發育、躲避天敵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遺憾的是,針對海洋中已經存在的微塑料污染問題,國內外科學家還沒有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法,他們只能呼籲全世界各國共同提高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率和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儘可能減少塑料污染物進入海洋。


3月6日,瑞典環境大臣卡羅利娜·斯科格在首屆「波羅的海未來大會」上呼籲,波羅的海地區應該禁止化妝品中微塑料的使用,以減輕其對環境與人類的負面影響。斯科格指出,每年大約有40噸來自化妝品中的微塑料被排入波羅的海,對動物和人類造成重大影響。

微塑料是何方神聖?2004年,英國科研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其被定義為:直徑小於5微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者薄膜。


但正是這些細小的、肉眼往往難以看見的微塑料,卻對海洋生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科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常見魚類採樣中,90%的魚類樣本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微塑料從何而來


或許,很多人認為微塑料與自己的生活並無關聯。其實卻不然。


實際上,在女性日常使用的洗面奶、浴鹽、沐浴露等個人護理品中的磨砂、去死皮的按摩顆粒就是微塑料,當其被排入海洋中,便由皮膚清潔的「幫手」變為海洋「殺手」。而且,隨著塑料製品在生產生活中的頻繁使用,暴露在自然界中的大塊塑料,在紫外線照射、海浪拍打、化學侵蝕等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也會被分解為塑料碎片。

不論是海洋中的塑料污染還是微塑料污染本質上是一樣的。「兩者都是高分子聚合物,都是人類生產活動中所產生的塑料垃圾造成的。」海南大學環境科學系副教授趙洪偉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因為微塑料直徑更小,更容易被海洋中的浮遊動物、魚類、海洋底棲生物等攝食,從而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最終破壞生態平衡。而且,微塑料表面容易富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容易進入海洋生物體內,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體內。


「也正是因為微塑料體積小,它更容易作為病原菌和海洋入侵生物等有害物質的載體從一個海域傳播到另一個海域。」趙洪偉補充道。


我國海域同樣面臨微塑料挑戰


其實,不僅國外的海洋面臨著嚴重的微塑料污染問題,我國海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趙洪偉一直專註於南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他表示:「南海微塑料污染也比較嚴重,而這種污染主要來自周邊國家的排放。」


2015年,美國《科學》雜誌一篇文章報道了全世界各國每年向海洋中輸入塑料污染物的數據,其中2010年,我國沿海居民向海洋中輸入塑料污染物超過500萬噸,排名世界第一,其次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南海周邊國家,每年向海洋中皆超過100萬噸的輸入量。

事實上,我國科學家早已證實在三亞海灘和南海浮遊動物體內發現了大量微塑料。只是截至目前,我國還並未對南海開展微塑料污染的全面調查研究。「南海地區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問題不容忽視,開展相關研究和呼籲我國及南海周邊國家提高塑料回收率和減少塑料使用量已經刻不容緩。」趙洪偉提醒。


尚無有效治理方法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微塑料污染必須引起全球的重視,其已經成為威脅全球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有人形容微塑料相當于海洋中的PM2.5。」趙洪偉說,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發育、躲避天敵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然而,截至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切實可行的針對海洋中已經存在的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方法。科學家們只能呼籲全世界各國一道提高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率和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儘可能減少塑料污染物進入海洋。

針對此情況,趙洪偉建議,我國應儘快啟動開展南海微塑料污染現狀調查及其生態風險評估工作,搶佔南海微塑料污染相關科學研究先機。一旦有相關數據的獲得和成果的發表,不僅會在國際同行中產生重要影響,更加能體現出我國對南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以科學研究的方式向世界宣示我們的南海主權,以負責任大國的方式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不僅能開發利用好南海資源,也在積極地開展保護南海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工作。


「此外,我們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海洋微塑料污染現狀調查及其對海洋生態環境、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和治理微塑料污染的相關研究,儘早促成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儘可能減少微塑料的污染。」趙洪偉補充道。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單病毒示蹤技術揭示艾滋病毒有效侵染巨噬細胞過程
肺炎細菌如何抵禦人體細胞自噬的清除作用?
你為什麼關閉了微信朋友圈
動脈粥樣硬化,究竟有多可怕?
中國10院士三亞「論稻」 袁隆平透露超級稻新進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NGC 7635:宇宙海洋中的氣泡
海洋的化身,沛納海PAM690腕錶品鑒
食鹽中竟含有微塑料,當心這種「海洋里的PM2.5」
中國「海洋石油982」,鑽深9144米,南海的「定海神針」!
PS2經典版《星之海洋3》3月31日登陸PS4
向深海經典致敬:IWC萬國表推出海洋時計Ocean 2000三十五周年特別版腕錶
原創好文 II 時裝周直擊Dior 2017,從星空到海洋
氣膠PM2.5 來襲,海洋中的微量金屬元素供應激增!
美國著名海洋公園迎來中國大股東:中弘卓業4.29億美元收購黑石集團所持SeaWorld股份
《星之海洋4》宣布高清重製將登陸PC和PS4 支持4K
ForwardWorks原創項目《天空與海洋之間的空間》遊戲2017年10月開始、動畫2018年播出
馬斯克旗下SpaceX將在2021年為NASA發射海洋監測衛星
海洋CMS0day漏洞預警
OM廠歐米茄海馬海洋宇宙600米po9900機芯雙針計時功能腕錶解析
奇趣社:海洋中頭腦最簡單的「007」
澳洲大型海龜死於塑料垃圾!每年8000萬塑料袋扔向海洋
「海洋六號」科考船回國:232天7萬公里 成果豐碩
漏洞預警 | 海洋CMS(SEACMS)0day漏洞預警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藍洞在中國,三沙永樂龍洞,深達300.8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