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微信ID:iwenxuebao


小巷故事也有大文學


世界上的愛有很多種。《桂香街》是范小青為讀者匠心獨造的一個容器——任這世間不同形式的愛在其中相互擠壓又相互包容。透過這個裝滿鮮活市井氣息的容器,我們足以窺見時代城市發展進程中的希望與隱憂,亦足以體察作家審視社會的冷眼和關懷眾生的熱心。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范小青長篇小說《桂香街》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典型的溫情之作,動人的江南樂章


文 | 本報記者 傅小平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作家 范小青


對於新作《桂香街》,作家范小青坦言,開始創作時是帶著題材去採訪,確定好主題才構思的。作為一個作家,她很明白「主題先行」會給寫作帶來怎樣的挑戰,但這一次的寫作,在她看來依然是「風生水起」。因為採訪的對象、採訪的內容都給了她極大的鼓勵,打動了她、感動了她,在寫作的時候,小說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採訪過的居委會幹部,時常在她的眼前和腦海中冒出來。「他們的努力,他們的辛苦,他們的委屈,甚至是他們的眼淚,推動著我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這種動力是始終存在的,所以,寫作狀態是順暢的、是躍動的。」


寫「命題作文」,卻依然保持了難能可貴的好狀態,正應了評論家賀紹俊在日前於南京舉行的「范小青長篇小說《桂香街》研討會」上所說,該小說堪為主旋律作品,但它沒有圖解現實。「雖然大量主旋律創作不是好作品,也因此很多人會對這種類型的創作不屑一顧,這只是說明我們對它的規律研究不夠。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更好地研究主旋律,研究怎麼才能真正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在賀紹俊看來,寫好主旋律也好,或說寫好命題作文也好,關鍵在於要把命題納入到自己的文學思路之中,而不是讓自己的文學思路跟著命題走。「魯迅之所以寫出經典的『遵命文學』,是因為他對歷史有一種自主的把握,並且讓這種把握和他所尊奉的『前驅者的命令』有了重疊,有了綜合。」言下之意,范小青寫《桂香街》也是遵循了這樣的規律。評論家張光芒進而言之,范小青之所以能把命題納入自己的文學思路,就在於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小說的任務就是要揭示社會邏輯在哪裡出現了問題?這就需要了解人心,體驗人心,解決人心。」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對當下缺失的「小巷文學」的重要補充


的確,范小青能在一定程度上寫好、寫活「桂香街」,正在於她走進了居委會這個社會最微小的細胞的最深處,在於她走進了最基層幹部心靈的最深處。2015年春節後不久,她就從不同渠道了解到江蘇常州弔橋路東頭村社區居委會主任許巧珍,一位85歲的居委會幹部,在居委會這個崗位上,一直工作到生命的盡頭。「從查出病症到離開人世的半年時間裡,她仍然在為居民服務,仍然惦記著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范小青一下子就被這位年逾八旬的「最美小巷總理」吸引住了,於是下定決心,要把她的故事用文學的形式還原出來。


為此,范小青先後十餘次到常州,面對面地和數十位居委會幹部交談,深入走訪群眾,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更從最開始的初步了解,到後來的步步深入,對居委會的走訪,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她三十多年前的記憶,並由此鼓動了她內心深處的激情。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范小青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可以天天坐在家裡寫作了,但她深知,要在寫作這條道上走得好走得遠,只能沉到生活中去。她主動要求到附近的居委會上班,參與居委會的日常工作,跟著居委會幹部走家串戶,汲取來自生活最底層的養分。沒過多久,她就正式到蘇州市浪滄區掛了職。「在掛職期間,我所關注的重點和中心,仍然是普通百姓。」此後,范小青依然不時掛職和深扎,這給她的寫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積累和庫存。「當然,許多年來我對於生活和創作之關係的理解,並不僅僅是傾聽來自外界的聲音,那始終是我內心的自覺的呼喚。」在范小青看來,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當你的內心真正感覺到需要,深扎、掛職,才會有意義,否則的話,你的心是無法真正融入的。」


正是這麼多年融入生活,范小青才會真正理解並懂得居委會這個組織的意義。在她看來,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委會承擔了無數的政府的延伸工作,維繫著百姓對政府的信任,牽涉著百姓的信心和民心。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多元化的多層次結構的複雜社區,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在這裡,居委會就像是一個兜底的筐,裡面盛滿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要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居委會能不能把人的筐底兜住,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而《桂香街》就如有論者形容的那樣,是范小青精心製作的一個容器,任這世間各種不同形式的愛在其中相互擠壓又相互包容。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韓松林感嘆,這部小說里包含了范小青對居委會工作的理解、尊重,以及對社區工作的深情。當然,她的深情融匯在了小說的字裡行間。小說中有關農民小販和城管衝突的情節就給評論家丁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這是對前沿的、真實的生活場景的再現,情節描繪和細節呈現都非常真實和深入。韓松林則表示,最考驗范小青寫作功力之處,就在於她運用大量生動的生活細節,和充滿智慧和幽默的語言,把社區工作者的柴米油鹽,把生命中平凡的人和事寫得如此光彩奪目。


也因為此,評論家欒梅健把《桂香街》看成是對當下缺失的小巷文學的重要補充。「這是容易被作家們忽略的,或者有的作家想寫但沒有這樣的生活、沒有這樣的基礎,所以很難寫得好。」而只要是寫好了,就像有論者所說,透過「桂香街」這個裝滿鮮活市井氣息的容器,足可窺到我們時代城市發展進程中的希望與隱憂,亦可窺到作家審視社會的理性和關懷眾生的熱心。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擁抱生活、貼近生活的「歡喜之心」


《桂香街》寫最基層,而作為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在很多人眼裡似乎是「站在高處」的。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像她這般深入居委會採訪,是否需要「放下身段」?


范小青坦言,從來就不存在什麼放下身段,因為她一直是緊貼大地的,或者本身根本就沒有什麼身段,只是覺得自己的心,從來都是和他們靠得很近的,沒有距離,沒有障礙,一談就很投入,一談他們就掏心窩子。從她本人來說,也確確實實是「懷著喜歡去捕捉平民生活的脾性和體溫,耐心專註地呈現生活著的身心的遊走和安居」。「若沒有歡喜之心,我的小說,包括這部《桂香街》就不可能有許多活靈活現的人物。」


為評論家吳義勤讚賞的,正是范小青這種擁抱生活、貼近生活的「歡喜之心」。在小說里,范小青塑造了很多小人物,從他們的喜怒哀樂里挖掘出崇高。哪怕是從小攤小販身上,她都挖掘出了值得尊敬的東西。在吳義勤看來,這是因為范小青從骨子裡,跟普通的百姓站在了平等的立場上,而不是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啟蒙者,給他們以憐憫、同情,她以她的寫作向底層的芸芸眾生致敬,向生活致敬。「這樣一個文學形象的建構,也是對當代文學的重要貢獻。」


事實上,在小說里,范小青不僅關注到最底層的人物,也關注到最年輕的一代。「90後」大學生小陳,父親是市政府高官,母親是大律師,她卻甘於平庸,躲在居委會這個是非多又吃力不討好的地方混日子。也正是她的精心策劃、讓主人公林又紅一步步落入「陷阱」里,最終「陰差陽錯」成了居委會主任。就是這樣一個人物,雖然有「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一面,但就像評論家謝有順所說,雖然她一天到晚嘴上不饒人,但該做的事情她都能努力地做好。「所以說,范小青寫人物,總能寫出這種又細膩又堅韌的,又溫暖又無奈的感覺,這真是很難的。」


這「難」還難在范小青會寫到許多不平事,但就像謝有順說的,總讓人看不到那種怨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作家去理解生活,去研究,去用心感受。在謝有順看來,中國作家最擅長寫黑暗,寫對比度很強的生活,但范小青卻能在這樣一種情境里,寫出沒有怨恨的生活。而這種書寫,並不在於范小青一味替筆下的人物說話,不在於她完全寬容和理解他們,哪怕他們生活在最底層,要是他們有弱點,她照樣批判。但她的觀照是帶著希望,帶著溫暖和亮光的。


以韓松林的理解,范小青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源於她深厚的人文情懷。她對人心的善,懷有一顆悲憫之心,也因此,她的作品有豐富的情感和連綿的善意;她的小說有精靈般的氣息,有鮮明的當代性。「一部《桂香街》,就是一部典型的溫情之作,是一曲動人的江南樂章。」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感知並寫出「反諷性」,是對作家良知和能力的考驗

事實上,因為是「主題先行」,在動筆寫《桂香街》之前,范小青曾反覆考慮,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這樣的題材。最後她還是決定,老老實實回歸現實主義,而且著力從塑造人物形象上去努力。「至少從目前我的創作水準和思想水準來說,我無法用別的方式來表達。而這樣的決定,也恰恰是生活給予我、推動我的,因為在深扎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鮮活的真實的人物,已經佔據和擠滿我的內心。」


雖說如此,范小青回歸的並非普遍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在小說里,范小青巧妙地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手法謀篇布局,林又紅和「老同學」江重陽的愛情糾葛是小說的一條線索,推進著敘事的發展和情節的鋪陳,而林又紅的人生遭際和數次抉擇起落則是小說的主線,林又紅的命運和她所做出的抉擇是作家敘事的著力點,而主人公的活動範圍、事件之間千絲萬縷的糾纏、以及多重矛盾的聚焦點最後都集中在了桂香街上,則是范小青隱隱埋下的暗線,似乎一直游離卻始終無處不在。


正是得益於這樣精心的布局,才有了吳義勤所讚賞的,雖然小說里的人物生活是碎的,但內在主人公的情感衝突,卻是非常連貫的。「總體來看,《桂香街》銜接性很強,構思非常好。應該說,小說里幾個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是非常重要的線索,這一線索又跟街上的底層人們生活建立了密切聯繫,這種聯繫使得小說有很強的可讀性,整個敘事也非常完整。」


而談到小說的內核,《桂香街》其實就像賀紹俊所說是沿著「尋找」的線索來結構的。小說中夏老太,一個精神失常的老太太一出場便嚷著林又紅是「蔣主任」,並不斷認定她就是居委會的「蔣主任」,當林又紅走馬上任後,她還經常出現在她身邊,宣稱自己是「蔣主任」的保鏢。「這個蔣主任可以說當然也是小說故事的基本線索。小說裡面還有很多很多的尋找,甚至包括引子,這是隱藏很深的尋找,尋找一個好像失去了的大家族,那麼大家族包含了什麼?包含了一種文化的積累。通過尋找蔣主任這樣一個結構,范小青最後要尋找的其實就是桂香精神。」


也是在「尋找」這一小說的核心動力上,評論家李建軍看到了小說的反諷性。顯而易見,小說里並不存在的蔣主任,其實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一個貼心、可靠、善良的人物,人們一直在等著這樣一個人物出現,卻總是等不到。而主人公林又紅善良、熱情,疾惡如仇,於是她就被有意無意當成了「蔣主任」。「從這種錯位的理解里,我們看到了社會上普遍能看到的,體現在日常生活里的荒謬。」


以李建軍的理解,在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有尊嚴的生活和無尊嚴的生活之間,當下社會處處能見到反諷性。也因此,作家有沒有充分的自覺去感知這種反諷性,並在作品裡寫出這種反諷性,是對作家良知和能力的考驗。「《桂香街》表層的寫實背後,對應著深層的荒誕,這表明範小青在小說藝術上有很高的追求。事實上,她也提供給了我們一個有著自覺的批判意識的敘事文本。」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點擊播放 GIF/1302K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文學照亮生活

范小青《桂香街》:小巷故事也在吞吐時代憂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報 的精彩文章:

對話韓少功:人工智慧和作家,誰將掌握未來文學命運?
霧霾、農藥、海上冒險,那些關注世界危險的生態文學
《廊橋遺夢》作者去世,90年代中國為何興起「廊橋熱」?
新香與舊味 專欄
王彬彬:擇好作品,成朗讀者

TAG:文學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過去,漢人為啥不喜歡娶匈奴女人當老婆?蘇武娶了匈奴妻子,漢宣帝問這事時他吞吞吐吐
雙子座喜歡你,會臉紅、害羞,說話吞吞吐吐!
我喜歡你吞吞吐吐嬌羞的樣子!
我喜歡你吞吞吐吐的樣子
中國古代大怪獸,吞吐火焰凶暴無比
山雲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的五台山,絕佳的旅遊勝地
回家看到閨蜜面色紅潤,衣衫不整,說話吞吞吐吐的
時裝新寵吞吐台灣
面對婚姻危機,溫碧霞為何在採訪中表現吞吞吐吐?
許欽松山水畫展「吞吐大荒」亮相上海中華藝術宮
確認戀人關係後,女友吞吞吐吐說出了隱秘事
內涵搞笑:怎麼說話吞吞吐吐的,不歡迎我來你家做客嗎!
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
吞吐百川歸領袖——康熙帝詩歌賞析
這3大生肖的人,耿直爽快,不喜歡受束縛,最討厭說話吞吐的人
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
吞吞吐吐的女生最可愛
漢魏風骨 吞吐洪荒-憶高金富老師
環渤海港口吞吐兩弱 煤價何時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