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推薦:到底是誰寫的《西遊記》


文/李冠男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康熙)

【作者簡介】李冠男,男,漢族,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作家協會會員,《烏蘭察布日報》特約記者。學生時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不惑時期投身於專業文學創作。代表作品有紀實文集《脈動長河》,文學劇本《烽火重生》,報告文學《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短篇小說《宴殤》等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噶爾丹)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沙皇俄國的唆使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人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發動了一場旨在分裂祖國的叛亂,旋即進攻並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喀爾喀三部首領向清廷告急。康熙權衡利弊,先行把喀爾喀部眾安置在科爾沁放牧,接著手諭噶爾丹嚴令其歸還喀爾喀牧地,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對康熙帝的手諭置之不顧,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康熙帝龍顏大怒,一面下令就地徵集兵馬堵截噶爾丹部隊,一面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康熙兵分兩路征討噶爾丹。左翼軍出古北口(今河北灤平南),右翼軍出喜峰口(今河北寬城西南),從左右兩翼迂迴北進叫板噶爾丹。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七月初,清右翼軍同噶爾丹軍在烏珠穆沁遭遇,清軍失利。根據噶爾丹的進軍態勢,康熙又命兩路大軍到克什克騰駐紮待命,於是派常寧率右翼軍南下,欲同左翼軍會合。福全率左翼軍在吐力根河(灤河的源頭)岸邊紮營。

康熙隨左翼軍御駕親征,於七月十四日從北京出發,二十三日到河北隆化,因患瘧疾只好在博洛和屯(今正藍旗南)坐鎮指揮作戰。此時,清廷調集的各路蒙古助攻部隊還沒有到達,康熙就命福全對噶爾丹先行羈留。於是,福全以先禮後兵由,通知噶爾丹派出使節,佯裝和談,以拖延時間,待助攻部隊到達後,一舉剿滅噶爾丹。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1697年哈密維吾爾伯克額貝都拉擺脫準噶爾的統治,歸附清政府,並且幫助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有功,被康熙冊封為「一等札薩克達爾汗」)


在清廷和談的誘惑下,噶爾丹乘勢渡過西拉木倫河,分兵兩路自克旗木石匣西(今克旗同興鎮境內)及克旗巴彥查干蘇木尾隨常寧右翼軍進入烏蘭布統地區。烏蘭布統位於克什克騰旗(今翁牛特旗西南)之西。該地北面靠山,南有高涼河(西拉木倫河上游的支流),山林茂密,地勢險要。峰東南是大片沼澤,易守難攻。噶爾丹狂妄地宣稱要奪取黃河為飲馬槽,背山面水布下了由幾萬峰駱駝組成的駱駝陣。


清朝左路軍也進至烏蘭布統南,康熙急令右路軍停止南撤,與左路翼會合,合擊噶爾丹於烏蘭布統,並派兵一部進駐歸化城(指呼和浩特舊城),伺機側擊噶爾丹歸路。清軍以火器部隊在前,步騎兵在後,隔河布陣。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郎世寧繪畫,阿爾楚爾之戰)


農曆八月初一清晨,清軍攜帶防止敵人騎兵沖陣的軍械(鹿角),荷槍實彈,進擊中,清軍右翼軍被烏蘭公河河泥所阻,退回原駐軍地。中午,清軍左翼軍在內大臣佟國綱大將軍的率領下,攻到烏蘭布統峰下。

相傳當年佟國綱親自點燃兩噸多重的鐵心火炮,將烏蘭布統峰炸成兩座山。一半飛到西南角,現稱為小紅山子。另一半是烏蘭布統峰,現稱為大紅山子,兩座山遙遙相對。大炮後坐力在烏蘭布統峰下坐出了一個方圓三、四里的大水泡子。清軍騎兵、步兵一齊沖入噶軍陣地。同時佟國綱之弟佟國維指揮的另一隊清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從側面橫擊,雙方短兵相接。幾番廝殺,雙方軍隊傷亡都很大。康熙皇帝的舅父、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綱率左翼軍循河猛攻時,被噶軍鳥銃擊中,血染戰袍,歿於陣中。佟國綱的遺體被運回北京隆重安葬。在留守戍邊將士的請求下,其戰袍被埋在戰場附近。後人為紀念他,在其衣冠冢旁塑一戎裝跨馬雕像,供人瞻仰、憑弔。為紀念佟國綱大將軍勇猛的作戰精神,人們把烏蘭布統峰下的大水泡子稱之為將軍泡子,並一直流傳至今。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八月初二,福全再次整兵,集中炮火,遙轟山林並拚死攻山。噶軍據險向清軍猛烈開火,誓死堅守,致使清軍進攻毫無進展,另傳噶爾丹已戰死,於是清軍收兵暫息,待北京、科爾沁諸軍到達後,再齊頭夾擊。而噶爾丹也擔心被清軍長久圍攻,兵馬糧草不濟,不攻自敗,意欲早圖脫身之計,於是雙方又假意進行和談。


八月初四,西藏達賴喇嘛派往噶爾丹部的隨軍特使喇嘛濟隆呼圖克圖率弟子70餘人給福全送來了噶爾丹的降書。噶爾丹在遞降書的同時就率部徐徐從西拉沐淪河載水而下,橫渡大磧山(現大黑山),退到今克旗達來諾日鎮的崗更諾爾後,撤回科布多(今蒙古共和國境內)。為阻擊清軍追擊,所過之地全部放火燒荒,千里松林由此被毀。


當福全將噶爾丹的降書轉奏康熙,康熙急令福全決不能輕信狡詐且反覆無常的噶爾丹之言,必須嚴陣以待,並急速進軍圍剿時,已經來不及了。噶爾丹在逃回科布多途中遇上了荒災和瘟疫,部眾及牲畜損失近三分之二,噶爾丹部遭到重創。因沒有徹底剿滅噶爾丹軍,回京後,福全等大臣均遭到貶罰。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烏蘭布統草原)


為徹底剿滅噶爾丹部,康熙又於1696年第二次和1697年第三次親征,直至18世紀70年代,清朝才徹底肅清了噶爾丹部主力,鞏固了對天山北路的統治。

走在位於克旗境內西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與河北省圍場縣的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的烏蘭布統古戰場,或許能想像得出當年金戈鐵馬仰天嘯和壯士悲歌卷西風的豪壯。昔日血肉沙場征戰中所置的土牆、木柵和壕溝如今已變為留有遺存的旅遊勝地,站在十二座連營的遺址上,彷彿又看到了十萬大軍安營紮寨的壯觀場面,又聞到了300年前狼煙點燃後的刺鼻氣息,又感到了古戰場迎面撲來的烽火熱浪。



烏蘭布統之戰,多民族國家戡亂統一的歷史縮影



(烏蘭布統草原)


推薦:


《人民的名義》中的姓蔣還是姓汪


探秘三國特種部隊之無當飛軍之四:一千人迎戰曹爽十萬大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到底是誰寫的《西遊記》
《人民的名義》中的姓蔣還是姓汪
探秘三國特種部隊之無當飛軍之四:一千人迎戰曹爽十萬大軍
三國人物龐統的人生三部曲:縣長也可以這麼當
民國三才女之一的張愛玲:歲月從不敗美人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戰國 秦朝靠什麼統一的六國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帝王之一,統一中國,卻被黑的最慘
統一兩河流域的新古巴比倫國王
大秦帝國統一六國的四大戰將,人屠戰神皆在列
為什麼說長平之戰趙國戰勝秦國 依然無法統一中國
同樣是多民族國家,為什麼俄國分裂了,美國卻一直統一?
美國摩爾多瓦聯合演習 兩軍輕武器已統一
默克爾,德國人的共產主義精神,統一的歐洲夢
冷戰結束和德國統一後,德國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戰國七雄,為啥統一中國的是秦國?他們有套網遊系統
我國古代歷史八大鮮為人知的故事 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
毛主席評價:清朝為什麼能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竟利用漢族統一中國
哪三大戰役改變了中國的歷史格局?秦始皇統一六國都算不上!
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長平之戰的影響:成就了秦國的統一摧毀了趙國
《大秦帝國之崛起》秦國統一六國絕非偶然(一)
為什麼中國古代再強大的中央政權都很難統一西域?
韓國歷史地圖:曾統一亞洲,長久佔領中國大片疆域!
圈中狼:古代中國官僚四個統一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