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程皓如 演奏《青花瓷》)
若說中國紅是從太陽上採擷的,那麼,青花藍就是在泥土中綻放的。若說中國紅是中國的「動」色, 則青花藍是中國的「靜」色。一動一靜,中國有味。
她兼具儒家的溫度、道家的洒脫和墨家的勤樸。她是素與雅最完美的結合,是中國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顏色。中國的士,「居廟堂之高」時,往往喜歡黃金黃;「處江湖之遠」時,往往喜歡水墨黑;但他們內心深處喜愛青花藍。
青花藍,盡在青花瓷上。農業中國,以「土」為其「五方」之中心。 青花瓷,脫胎於土,成型於火,獲生命於青花藍。因此說,青花藍是泥土中綻放出來的。
瓷,或者說青花瓷,是另一個中國。瓷的本性是剛的(雖然她不像刀,不具侵略性)——一旦「玉碎」,卻化為片片刀鋒,雖千百載也不腐。而鐵槍、鋼刀,幾十年風雨就腐爛了。
周杰倫的歌《青花瓷》留戀、詠嘆青花瓷。 「雨過天青雲破開,鬼谷下山入夢來。遠塵淡墨調煙雨,一見傾心鐫畫台。」(《七絕·青花》)。「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歲月浮華,一夢千年。 可參造化天地妙,無極由來太極添。太極添,業火凝鍊,玲瓏驚艷。」(《憶秦娥· 青花瓷》)兩位無名者的青花瓷詩詞,甚合吾意。
青花藍,盡在藍印花布里。農業中國男耕女織,織的就是藍印花布。她也是從花兒——棉花中走來。青花瓷予國人以剛、以飽(藍邊碗是華人的共同記憶),藍印花布予國人以柔、以溫。
現在,藍印花布在雲貴一帶的少數民族才較常見,並且是珍稀旅遊紀念品了。
昔日千百年,藍印花布做衣裳、被套、蚊帳、嬰兒的襁褓、行者的包袱……她比粗陋的麻布細暖,她無綢緞、毛皮的高貴,但她予千千萬萬布衣以尊嚴。
對,藍印花布——布衣的尊嚴,還有歡和愛。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荀子·勸學》)戰國時國人已從蓼藍草中提取「靛青」染色。解放後不寫小說寫服裝史的沈從文考證:「……後來逐漸發展成藍底白印花布的一種,以布抹灰而染青,候干,去灰葯,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藍印花布為世所重在宋,盛行於明、清。
藍底白花,以斑點的粗細、疏朗組合而成,如星空閃爍,一種悠遠、寧靜的氣息裊裊而來。她兼有少婦的端莊和少女的俏皮。她天性屬於山清水秀的江南:溫婉白美的女子,「緩緩地」穿上這種藍得清純,白得樸實的布衣,秀氣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款款地走來……那才是個美不勝收的南中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好一個如茵綠草與藍印花布作大背景的紅火江南。
藍印花布,還有團扇、青瓷、宣紙、毛筆、線裝書、油燈、油紙傘、秦磚漢瓦、儒家禮儀等繪就的歲月,一步三回首,遠去了……
青花藍,民間中國的容顏,也是藍天和大海的容顏,是中華的「基準色」與活力源泉。


※它穿越了億萬年時空,只為赴一場與你的約會!
※這樣的孔雀石,真實大開眼界!
※楷、行、隸、篆、草,嘆為觀止!
※觸動心靈!趙孟頫行書墨跡《書贊》
TAG:名人字畫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畫里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懂得的你
※詩詞丨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西湖等你
※旗袍美女: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煙雨,端硯在等你
※「古風-一夢」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光緒元寶
※天青色等煙雨,而汪在等雪!
※視覺體驗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煙雨 而宋徽宗在等「她」
※天青色等煙雨 而宋徽宗在等「她」
※煙雨濛濛,我在傘下等你
※周杰倫錯了,天青色等煙雨,等的是青瓷還是青花瓷
※周杰倫唱的「天青色等煙雨」竟不是青花瓷!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第27號元素
※等你,在煙雨江南的墨色里
※「古鈺齋分享」天青色等煙雨 而宋徽宗在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