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石油會不會抽干?

石油會不會抽干?

以下為網友回答:


網友一:


我就是大慶油田的職工,這個問題問得真搞笑!告訴你們大慶油田以前是全國最大油田,現在每年油田產量急劇下降,大慶油田已經走入了低谷,很多油田子弟畢業再也不會留在大慶,都往北上廣跑,大慶油田的工資降了又降,石油可以再生,但是那需要幾億年的時間,你等得起嗎?大慶油田以前是石油打開油井石油往外噴,現在是需要注水往外硬擠,就是這樣擠出來的油也含有大量的水,石油將和森林,煤礦一樣馬上就進入山窮水盡的時代了,中國什麼礦藏都是瘋狂開採,例如一些金礦,寶石礦,銅鐵礦等,石油也步入後塵,石油馬上枯竭了,中國西北,山東油田都已經燈干油盡了。石油馬上就被採光了,以後百年內,子孫們可能不知道石油為何物!


網友二:


討論石油會不會被抽干就跟討論蚊子會不會滅絕一樣。這要從三個角度分析——

一,石油是不是可再生資源。傳統的觀念認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屬於化學能源。但這一觀點正在日益遭受挑戰。龐大的海洋,還有好多未知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豐富的深海石油資源我們還未開發,這些海洋石油到底來源於何處,人類還在研究。至少以目前的石油儲量來說,人類再毫無節制的用個幾百年沒問題。


二,石油的消耗速度。20年前,我們還不是家家都有車。20年後的今天,家家幾乎都有車了。科技的發展就是這麼讓人震驚!與此同時,我們對石油(汽油)的需求日益龐大,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石油的消耗會越來越快。但你們不知道的是,德國2020年將停止生產消耗石油的汽車,只准生產電動汽車。可以想像,再過20年,我們的大街上跑的汽車基本上都是電動汽車。消耗石油的汽車只會在特殊的領域出現,比如坦克車,工程車等等。所以,未來我們對石油的消耗速度會降低的。需求降低,誰還玩命開採石油?無利可圖!


三,可替代能源。現在各發達國家都在對可替代能源進行積極地研究。化學能源造成的溫室效應會促使所有發達國家共同研究可替代能源。無論是太陽能還是核能,甚至地熱等清潔能源,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所以,20年或者30年之後,誰再說他的車還是用汽油的,我們就像見到上個世紀的人一樣,滿臉的鄙夷之色。那個時候,人類早已從太空中獲得新的能源,太空發電技術早已普及,石油白送都沒人要。

石油會不會抽干?



網友三:


我認為石油不會被抽干,專家說上說石油是遠古時期動物死後堆積的屍體而形成的。好,姑且相信。那麼我請問專家:大慶油田已探明儲量是56.7億噸。想想看,一個猛獁象的體重是大約是10噸,也就是說大約需要5.67億隻猛獁象同時死在一個地方,又恰好死掉了就馬上被埋在地球深處,又恰好經歷了複雜的地質變化,又恰好猛獁象身體全部變成了石油。這麼多的巧合,想想看都不太可能,況且比大慶大的多的油田有很多,不只是海上油田,陸地深處也有很多大油田,這個就很難解釋了。所以我個人傾向於,石油就是地球自我產生的物質,是可再生的,只不過還沒有找到人工使其再生的辦法。


網友四: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正如現在很多人明白,鑽石的價值主要是商業宣傳的結果一樣,石油危機論也是宣傳的結果。我們只要認真地考慮一下石油形成說就明白了,大多數人關於石油的形成說是課本上說的生物成油理論,簡單地說,植物形成煤炭,動物形成石油。但是,只要反過來一想就不可能,首先現代實驗室能完成動物變成石油的實驗么?不能!即使可能,巨大的中東石油庫,需要多少動物在幾乎同一時間,在幾乎同一地點,集體自殺,集體被埋到一定深度,在特定溫度條件下,才能形成。這將是多麼不可思議的自然實驗!說到這裡,另外一種理論就容易理解了。其實,「百度」顯示石油的形成有兩種學說,一是生物成油理論,二是非生物成油的理論。非生物成油的理論如此解釋:天文學家托馬斯?戈爾德在俄羅斯石油地質學家尼古萊?庫德里亞夫切夫的理論基礎上發展的。這個理論認為在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有些這些碳自然地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氫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輕,因此沿岩石縫隙向上滲透。石油中的生物標誌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與石油本身無關。在地質學家中這個理論只有少數人支持,一般它被用來解釋一些油田中無法解釋的石油流入,不過這種現象很少發生。注意其中的三句話,「在俄羅斯尼古萊?庫德里亞夫切夫的理論基礎上」、「少數人支持」、「一般用來解釋....不過這種現象很少發生」。庫德里亞夫切夫實際上是蘇聯專家,蘇聯建國後,為了打破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開始全面構建自己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其中就包括非生物成油的理論,蘇聯的很多油田就是這種理論的產物,根據這個學說,石油來源於地幔,可以開採2000年左右。至於為什麼蘇聯沒有宣傳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暫且不論。蘇聯解體後,蘇聯的理論體系也隨之被冷落。關鍵是這個理論不利於石油大亨,不利於碳理論支持下的披著環保外衣的國際資本,不利於「黑金」支持下的龐大的利益集團。正如,阿波羅登月是假的一樣,很多所謂的偉大科學只是利益集團的偽命題!

網友五:


告訴你們正確答案,石油理論上絕對會越來越少最後枯竭,事實上比你們想像的要樂觀。地球上石油總量比已經探查到的多得多,只有大油田才值得開採。大油田油量被開採到一定地步,貧油層石油會補充到油田裡,比如中東地區可以說整個地下都是油層,只是不全都具有開採價值而已。所以。即使經過這麼多年開採。中東那些大油田出油量沒有下降。這是這些油田如同湖泊一樣一直得到補充。即使保持目前的消耗。僅僅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就還能開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更別說附帶的天然氣和海底的石油和氣冰。真到了石油枯竭的時候。人類估計也早找到替代能源了。所以大家不要杞人憂天。看看油價就知道了。如果石油真發生危機。相信你們買得起車也開不起了


網友六:


不管到何時,石油肯定抽不幹。1、地下石油基本是儲存在岩石孔隙、裂縫中,有些孔隙、裂縫不連通,所以裡面的石油抽不了,現在一般油田採收率(已經採收的/總量)在30%一下,國內最好大慶油田不超過50%(已經很難提高),世界上也差不多。2、採油是有成本的,當投入>產出時,也已經沒有採的意義。


網友七:


如果人類按目前的速度繼續開採石油,不足100年內,地球地殼層夾帶的石油層將會開採完畢。石油層也叫原油層或碳化物沉積層,是由地表上持續生存的生物圈作為載體,經歷代死亡後所形成的生物質,伴隨著地殼物質運動的變化,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它存在的社會作用是生物能源,它存在的自然作用是為地核能量物質的儲存提供了碳化物來源。地核是通過地震吸納的手段能將儲存在地殼層之中的石油層送進地幔的,從而使地核實現能量物質的不斷積累,這是地球物質運動的自然規律。如果地殼層的石油層被人為地開採完畢,這會無形中徹斷了地核吸納生物質的自然供應鏈,會使自然變得不自然,嚴重地破壞了地球物質運動存在本源的規律性,將會導致地球大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現象頻繁發生,越演越烈,會造成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差,各種自然災害強度越來越大,尤其是颶風,瀑雨、冰雹、特大洪水和霧霾等自然災害同樣會越演越烈,生物生存將會籠罩在惡化的環境之中,會將人類帶進到一個十分危險的生存地帶。這就是人類挖掘石油的惡果。不知這樣的回答讀者看後是否清晰,如覺得有理希給個點贊。宇明於東莞市。


網友八: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石油不會被抽干!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在業內,石油成因一共存在兩種理論解釋,即有機成因理論和無機成因理論。傳統理論一直認為石油為有機成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石油來源於人體、動物的骨骸經過大自然的千百年的作用形成的。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這種理論越來越站不住腳了,甚至可以說已經被否定了,石油其實是可以再生的。


例如,降落到土衛六上的探測器發現了甲烷的湖泊和海洋,土衛六表面溫度零下180℃,那裡根本沒有存活過生命,甲烷來自土衛六深部。這說明烴類的大規模存在並不以生命的大規模存在為前提。

還有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它要求自發的熱力學過程必須是熵增的。比較生命分子和烴類分子,烴類分子由C、H兩種元素構成,是C-H體系,稱碳氫化合物;而生命分子普遍含有C、H、O三種元素,是C-H-O體系,稱碳水化合物。化學熱力學計算表明,所有生命分子的化學勢均小於甲烷,且隨其聚合度的增大而減小。相反,乙烷以上烴類分子的化學勢均大於甲烷,且隨其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從生命分子演化到烴類分子,是一個從低化學勢演化到高化學勢的過程,它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關於自發過程必須向熵增方向演化的規定。


石油的形成其實是在地幔的溫壓條件下才能生成,根據俄美兩國科學家合作發表的成果,他們用地球上最普通、最不容易生成重烴的物質——大理石(CaCO3)、氧化亞鐵(FeO)和蒸餾水(H2O)三種原料完成的高壓實驗表明,當壓力達到5萬個大氣壓、溫度達到1500℃時,系統自發地產生具有天然石油分布特徵的甲烷,


而且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全世界沒有一個油氣田已經枯竭,世界油氣儲量和產量始終在增長。科學證明了石油不會被抽乾的。


網友九:

石油會不會抽干?


石油會不會抽干?


石油會不會抽干?


其實這個問題回答的最官方的是法國紀錄片《家園》裡面可以一一看清楚我們現在的資源情況當你看完之後,你會有逼迫感我建議每所小學都要播放一次,讓我們的下一代真正認識到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所有的問題,都是這樣刻不容緩,這樣無法逃避!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中國的火力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佔總量的50%,夠驚人的吧!地球正在衰老,霍金已經給出警告,我們到底該怎麼做?令人欣慰的是,事情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因為不少人已經樹立了環保意識,了解了人類面臨的環境危機。影片中說:"到2050年,可能導致多達2億的氣候難民",我認為情況不會這麼糟糕。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經傳遍世界,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就是人類環境保護一大重要舉措。現代環保商品的開發與普及,也是廣大環保科學家和環保愛好者的傑作。感謝他們的努力,為地球的未來增添了光芒(在這裡順便感謝西交利物浦全體環保社成員哈~)!雖然前途並不光明,道路依然曲折,但人類已經有了努力的動力,已經意識到了危機,是時候行動了!聯合國的各類組織,各大國家的人道援助,正是人類相信的層面提高的動向。道路曲折這是肯定的,對於溫室效應如何解決這事尤其如此。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成為鬧劇為解決溫室效應蒙上一層陰影。。發達國家只佔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消耗掉的能源卻佔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三,其人均消耗量是發展中國家的9~12倍。與此同時,他們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也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可謂最先享用了地球,也最先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但地球已危在旦夕的事實已經不能改變,唯獨能改變的,只能是我們人類自己的行為。


當天空不再碧藍,河流不再清澈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污染何時可以停止;當大雁逐漸變得少見,小鳥失去它的蹤影,我們有沒有想過,捕殺何時會有個頭。這些嚴峻的問題被人類一拖再拖,直到現在。氣候變化已是定局,海平面上升也已不是猜想,而全球溫度的不停升高也是釘在探測器上的數字!但是,我個人認為,地球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它有能力熬過艱難的時段,但需要我們人類的配合,否則只能是坐以待斃。非常幸運的是,人類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可再生能源已在普及之中,各類垃圾回收再利用技術也已逐漸成熟。應該說,地球依然有希望,不至於傳統觀念那麼的悲哀。


你怎麼看呢?


·END·


好消息!《礦業界》書城上線了!


礦哥精心挑選的10000部專著持續上線中…


長摁上面二維碼,進店選購!

石油會不會抽干?


70%的地礦精英已經關注


中國礦業第一大自媒體:《礦業界》


長摁二維碼


訂閱《礦業界》微信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礦業界 的精彩文章:

造孽!全球唯一、世界級化石群被當做化肥挖光!
油氣永不枯竭?幔源油氣理論引領世界進入廉價石油時代
史上最全化石圖集,分享給孩子
這20本地質學書籍你學過嗎?
核電站的「糧食」

TAG:礦業界 |

您可能感興趣

靠石油暴富的沙特,其君主專制會不會隨石油枯竭而崩盤?
驚!來到這裡你會發現泡澡用的是石油和黑泥,簡直不可思議啊!
揭秘:石油瘋狂開採 地球會被抽幹嗎?
小伙們研製不燒石油的車子,油站老闆哭著喊他們停手
非洲有鑽石,石油還是人類的發源地,為啥現在會這麼落後?
沙特不缺石油只缺錢,為什麼還不大量的賣石油中國呢?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石油大國:不僅要靠石油吃飯,還要靠實力!
珊瑚可以生產石油?是的
石油這樣被偷走的,猖獗的偷油人拿命換油
數據是「新石油」沒錯,但沒有提煉過就是垃圾
中國專家可以讓二氧化碳變汽油了!石油巨頭坐不住紛紛降價
點贊!如果不是他們,中國石油可能真的要出大事了!
如果石油用完了,我們拿什麼造塑料?(下)
石油枯竭後,拿什麼生產塑料?
文玩也有「油性」?玉石油性和文玩油性是不一樣的嗎?
石油大國新任官為穩定石油政策,不減產油價不跌繼續沖高!
奈及利亞偷油賊手法驚人,石油頻繁被偷,或可能造成全球石油漲價
美國早已操縱油價,沙特卻不惜賤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