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入門指南,我的中醫之路

中醫入門指南,我的中醫之路

由於自小身體多病,從12歲開始就得了腳氣手氣,年年春天手腳蛻皮,苦不堪言。

蛻皮完,新皮剛出來,摸瓶子手都疼。

達克寧,注射劑各種西藥從沒斷過,就是沒有效果。

反覆糾纏了15年,27歲無奈自學中醫終於搞定。

只用了一味中藥,薏苡仁。俗稱薏米。磨粉,喝了一個星期就好了。

至今沒有複發。

此病的原因是脾陽太弱,運濕能 力不足,濕氣流於四肢,不能發泄,皮下紅腫癢,皮褪之後,似乎病好了。過不了多久,又複發,又蛻皮,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有多痛苦。

因為這件事堅定了我學中醫的信心。不久拜了一位師傅。

回想我的中醫入門,走了很多彎路,浪費了幾年時間。

如今梳理一下,願能幫助更多初學,而沒有頭緒的人。

中醫入門有幾個難點。

1 文字關,繁體字不認識。

當時我下了一個繁體字軟體,花了兩個月。

2 繁體字字義

古人的一個字相當於如今的一個詞,意蘊豐富,這個需要傳統文化積累,由於當時我讀《道德經》已有十年,所以對我沒太多難度。

當時主要學習徐文兵教授的《字里藏醫》。

3 陰陽五行關

學中醫一定要把陰陽五行的概念搞清楚,這個對後期幫助尤其大,這個決定了你學醫的年限。

有的人一輩子沒搞懂中醫就是這個沒入門。

古典中對陰陽描述最細緻的莫過於《周易》,由於我學周易前後已有十年,在學醫之前已有一定基礎。

所以輕鬆度過了。

但是五行一直沒弄明白,直到遇見一本書。黃元御的《四聖心源》。

五行終於入門。接下來就可以讀經典了。

4 黃帝內經關

學醫必讀《黃帝內經》,當時狠心買了中醫四大名著,決心花一年時間讀完《黃帝內經》,

當時勤奮,不想第一個月就把黃帝內經讀了一遍。

特別感謝徐文兵教授,當時和梁冬做了《重新發現中醫太美》這個節目。

買了全套書籍,黃帝內經算入門了。

5 傷寒論

內經之後,便是《傷寒雜病論》

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漢代成書之後,便失散了。

一部分由王叔和整理,就是如今的《傷寒論》

因為《傷寒論》是條目書,結果整理出來前後次序混亂,初學無從下手,

後又註解《傷寒論》者有百家以上,一部傷寒論硬是給注的錯誤百出。

學習傷寒論,首先要選對版本。這方面真是痛的教訓。

書目建議,註解選擇明末喻嘉言的《尚論傷寒論》和清代吳謙的《醫宗金鑒》

另一部分《傷寒雜病論》被宋代的林億發現被整理出來,就是如今的《金匱要略》。

書目建議選擇日本湯本求真的《皇漢醫學》。

6 本草關

學習中醫必讀本草,如今的中醫教材本草編寫並不細緻。

必須選擇幾本好的本草註解書。

書目建議,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陳世鐸的《本草新編》,

朱良春先生的《朱良春用藥經驗集》

7 溫病以及之後

傷寒金匱學完之後,就是學溫病了。

溫病指傷風,傷寒指傷寒。

風寒屬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熱)中的二種。

由於傷寒和金匱要略,治病思路是六經辯證。

而溫病和內科疾病更多運用的是五行辯證,所以在這個地方經方派和時方派爭吵的比較厲害。

這些學完,總結一下,你會發現,

傷寒論,是治寒,金匱要略是治療一部分雜病。

溫病,是治療傷風感冒,

黃帝內經,只是講解理論和思路。

六淫中的暑,濕,燥,熱,內科中的大部分疾病並未涉及。

有很多不足之處。

這個時期就必須廣覽百家,打開思路,學習後世醫家的長處。

你的中醫就算入門了。

至於何時成為老中醫就看你的奮鬥程度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家級《腦積水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通過中華中醫藥學會審核
杭州超小眾禪意路線入門指南!
時髦精最愛搭,衛衣入門指南
捏昏古七!非洲遊客在天安門廣場中暑 來一波防中暑指南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1
神仙魚飼養入門指南
新手拉花入門指南
城市新中產消費指南
英國茶不完全入門指南
癌症患者的中醫食療指南!
人工智慧開發者的入門指南
自學中醫有福音 江天成著《中醫自學指南》出版發行
這遊戲有毒:《我的世界》中國版入坑指南
名中醫推薦:高血壓患者飲食指南
肯亞中央銀行發布網路安全指南
跑步新手快速入門指南
樂「手」的就醫指南
四部電影中的失戀指南
留學攻略之最全澳洲留學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