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落魄

青竹隱隱中,落花滿徑旁,有小販的叫賣聲,也有閑談的路人……這是一個尋常的湘南小鎮,不算太繁華,可也不寂寞。臨街的小酒店裡,一個衣著陳舊、神情落拓的中年男子正在獨自飲酒。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他面前的菜蔬不多,只有一碟煮豆而已,簡陋的菜肴卻絲毫不影響他的酒興,依舊一碗碗地喝。很快,一壇酒已經見底,他似乎意猶未盡,大聲喊著再來一壇。倚在門旁的店小二看了他一眼,輕蔑道:「客官,您先把這壇酒錢付了再說。」

男子大怒:「我難道會欠你酒錢不成?快快上酒來!」店小二提高了聲音說:「您老每天來喝酒,早已賒欠上千錢了!」店小二這麼一嚷,周圍眾多人的目光都聚集過來,大家看著那貪杯卻掏不出錢的男子,紛紛對他指指點點,神色中儘是鄙夷輕蔑。

男子顯然沒受過這種排揎,頓顯窘迫之態。他略一遲疑,拿起鄰桌的筆,在牆上揮毫疾書:「三千里地無知己,十萬軍中掛印來。」那字遒勁剛毅,而詩的意境格調更是豪邁磊落,周圍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叫起好來。

酒店主人聞聲趕來,他讀了一遍牆上的題詩,又打量了一下這名男子,試探著問道:「莫非您是劉兩府?劉四廂?」

這「劉四廂」的稱呼一出,周圍眾人立刻肅然起敬。誰能想到,眼前這潦倒落拓之人竟是名滿天下的抗金名將劉錡呢?此時已經有人開始說起劉錡當年縱橫南北的傳奇,更多的人則在談論順昌大戰的驚心動魄……

劉錡什麼都沒有聽到,他轉眼望向北方,隔著歲月的光陰,他彷彿看到汴京的官道上,一個意氣風發的翩翩美少年正鮮衣怒馬而來……


志向

他是北宋某著名西軍統帥的小兒子,在刁斗森嚴的軍營中長大。西北的凜冽霜風不僅沒有侵蝕他「美儀狀」的容顏,反而使他更添一分英武之氣。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出身好,長得帥,這已經讓人嫉妒眼紅了,偏偏劉錡不靠顏值和老爹,人家拼的是才華,是文韜武略,而且他箭術極高。

那一日,西軍和西夏軍正陷入一場談判僵局,雙方唇槍舌劍半日沒有結果。西夏使者提議,不如我們比場箭法再談吧。雙方剛走出轅門,迎面看到兩個士兵正拎著一桶水走來,旁邊的一個少年當即張弓搭箭,箭挾風穿水桶而過,頓時水流不止。如此箭法讓在場的幾名宋將相顧失色,他們自問射不出這樣的力量。正在尷尬間,少年忽然又一箭射向水桶,這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從在第一箭穿透的箭孔中穿進去,並恰好嵌在箭孔中,水流立止。大家回頭看去,這少年正是劉錡。從此,劉錡「神箭手」的名聲不脛而走,紛紛傳說不已,甚至驚動了朝廷。

宣和末年,劉錡奉詔離開西北,來到了天子腳下、繁華奢靡的汴京。脫下戎裝,他成了風流儒雅的文士,輕鬆遊走於皇帝與權貴大臣之間,與他們談文論道,品詩作畫,沒有絲毫違和感。與他相交的,無論是聲名狼藉的童貫、高俅之輩,還是李綱、張浚等肯做事的賢臣,都對他極為欣賞信任。

出身名門,少年成名,又文武雙全,他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

然而,日復一日在這醉生夢死的名利場周旋,讓劉錡深為厭倦。他無比懷念西北一望無際的沙漠,時常回憶起與戰友並肩作戰、飲酒射箭的豪邁時光。所以,在汴京那段歲月里,他依舊保持著黎明即起的軍人習慣,未染絲毫紈絝之氣,依舊是那個血性男兒。

在他的一次又一次請求下,朝廷終於再一次將他派回了軍隊,擔任隴右都護,鎮守西北。重新回到邊疆的劉錡只覺天高地闊,終於可以任情馳騁了。他再也不想回到繁華富麗的京城,只願以邊將的身份在「黃沙百戰穿金甲」中度過一生,一如他的父親那樣英武。


沉浮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然而,靖康二年(1127年)來到了。這一年,金兵圍攻北宋的都城汴京,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北宋滅亡,中原大地從此硝煙不散,戰火難息。

國家有難,身為血性軍人劉錡,又怎能袖手旁觀?他原本準備統率西北軍勤王救汴京,不想千里迢迢還未趕到,汴京已經淪陷,北宋變成南宋。他只好率軍一路南撤,尋找機會與金軍交戰。那是一段異常混亂的歷史,金兵強悍,南宋諸軍將令不一,且各懷心事,自是負多勝少。

富平之戰(南宋和金國為爭奪川陝地區的拉鋸戰)中,劉錡統率的右路軍與金軍最強悍的大將完顏宗弼交戰。劉錡多麼渴望戰而勝之,洗刷宋軍屢戰屢敗的恥辱。他親冒矢石指揮大軍猛攻不止,金軍第一次遇到這麼強勁的對手,陣線不斷動搖,馬上就要被全殲。

就在這時,宋軍左路卻全線潰敗——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眼看左面的金軍如潮水般湧來,而剛被自己打敗的右路敵人又蠢蠢欲動,自己將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劉錡氣得眼中冒血。然而最終他還是冷靜下來:來日方長,豈能逞一時之勇,拼光所有的力量?他忍痛下令撤退,以保存長期抗敵的希望。

此後數年,劉錡奔走於四川、陝西、河南等地,有時要率軍與敵人殊死搏鬥,有時又要殫精竭慮治理地方,所謂「下馬草軍書,上馬擊狂胡」。光陰如梭,轉眼又是五六年過去了,風霜染上了他的鬢角,滄桑刻進了他的眉間。他已經飽經憂患,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鮮衣怒馬、青春恣肆的少年。

1135年,劉錡被調到臨安(今浙江杭州),擔任宋高宗身邊宿衛軍的首領——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劉錡也因此被稱為「劉四廂」。

其間,劉錡不徇私情,治軍嚴格,深受部將尊重;同時他又自律儒雅,忠心耿耿,極高的情商讓他與皇帝、同僚都能和睦相處,同時將臨安城防布置得無懈可擊。所以,那些年中,無論劉錡怎麼請求,宋高宗都執意把他留在身邊,不肯放他走。宋高宗覺得只有劉錡統率親軍,自己才能高枕無憂。

前方戰友們還在喋血苦戰,自己卻在江南享受美景安逸。出身豪門的劉錡當然能適應這種生活,但作為一個心懷家國的戰士,他更渴望上戰場,尤其渴望能再一次與完顏宗弼交手,以報當初的戰敗之仇。

決戰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紹興九年(1139年),南宋與金國簽訂和約,金國同意歸還汴京,雙方停戰。一直是驚弓之鳥的宋高宗此時終於安下心來,順水推舟同意了劉錡統軍出京的請求,任命他擔任汴京副留守。劉錡交接好臨安的防禦工作,於次年五月的春風蕩漾中,攜帶妻兒部屬翻山涉江,向汴京而來。

沒想到,反覆無常的金人很快就背棄盟約,再一次大舉攻宋。劉錡率部剛剛抵達順昌(今安徽阜陽),就傳來了完顏宗弼再次攻佔汴京、並統率主力十萬人馬氣勢洶洶而來的消息。順昌地處戰略要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時南宋指揮系統已然混亂,前方將領各自為戰。沒有人來下達命令,劉錡決定留下來抵禦金軍,不讓完顏宗弼再前進一步。

此時劉錡手下只有兩萬人馬,其中能戰者不過5000人,面對敵眾我寡的險惡形勢,劉錡做了最壞的打算。他親登城樓激勵將士,同時下令將船隻鑿沉,誓與城池共存亡。隨後,他將自己的妻兒安置於城內廟中,與他們做最後的訣別。當劉錡從廟中走出時,高高的柴草已經在門口堆起,引火的火石也已準備就緒。他命令守衛士兵:「記住,一旦城破就立即點火,不準遲疑,違令必斬!」

五月底,金軍前鋒帶兵逼近了順昌城。他們氣勢洶洶,戰馬驚起的塵土已經遮蔽了晴朗的天空。劉錡站在城頭,眼看著敵軍進入了有效射程,他將手中令旗揮下,頓時萬箭齊發,深刻影響歷史走向的順昌大戰打響了。

順昌之戰持續了六天,在軍民同心、將士拚命抵抗下,劉錡的指揮藝術得到了華麗綻放。除了正面強攻之外,他還使用了偷營劫寨、循環進攻等多種戰術,甚至用上了下毒戰、間諜戰。

最後,劉錡不僅以5000弱旅頂住了十萬金軍的猛烈攻勢,更出城禦敵。長風獵獵,戰鼓聲聲,宋軍如猛虎出籠,勇不可當。完顏宗弼一敗塗地,狼狽逃竄,順昌戰役成為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順昌大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南宋軍隊的士氣,岳飛、韓世忠等將領也在其他戰場上接連獲勝。

劉錡的名字從此成為金軍將士心中揮之不去的魔咒,他的旗幟所到之處,金軍望風而逃。以至於21年後,金國皇帝再次帶兵入侵南宋,提起劉錡時,大帳中竟然鴉雀無聲,所有將領無一人敢於應戰。


消逝

同樣抗金十餘年未得善終,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記了他|淘人物

順昌大戰後,劉錡與各路宋軍一起北上追擊,捷報連傳。可惜,只想苟安的宋高宗沒有進取意志,在大好形勢下再一次迫不及待地議和,劉錡只能勒住馬頭,滿懷遺憾地退兵。

此後,主和派佔了上風,張浚、韓世忠等熱切抗金的將領紛紛被排斥,岳飛更是銜冤被害。劉錡也被遠貶湖南閑居,他一腔報國情懷無處傾瀉,只能飲酒賦詩,聊抒心中塊壘。

他雖然為官多年,但一直清廉自持,每次打勝仗後得到的賞賜都分給了手下將士,此時便潦倒困窘。那一次,他喝酒無錢,在鄉野小酒店中受到排揎,想起自己戎馬硝煙的崢嶸歲月,唯有慨嘆「三千里地無知己,十萬軍中掛印來」。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國皇帝再一次大舉南侵,年過花甲的劉錡被重新起用,任命為江、淮、浙西制置使,統一指揮各路宋軍。劉錡帶病赴任,與金軍交戰互有勝敗。不久,積勞成疾的劉錡病逝,也結束了一個激情抗金的時代。

劉錡本與岳飛、韓世忠齊名,同是那個時代聲名響亮的抗金名將,在民間更是深受百姓尊崇。他欠酒錢賦詩的故事甚至被寫進了宋人的話本小說,在市井巷陌中被輾轉傳誦。可相比含冤被害的岳飛、有風塵俠女梁紅玉相伴的韓世忠,劉錡實在缺少讓後人喜聞樂見的談資,隨著時光的推移,劉錡的名字漸漸被湮沒。

劉錡晚年本借建康都亭驛居住,宋金議和後,為迎接金朝議和使者,被迫移居別院,劉錡認為庭院會洒掃以待,到院後卻發現「糞壤堆積」,致使其憂憤交加,病情加劇,吐血數升而死。「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名。」後劉錡走完了自己波瀾壯闊的生命路程,將風采故事留在了史書卷帙和話本小說中。

他雖著有詩集,不過早已散失在千年歲月的煙塵中。《全宋詩》收錄了劉錡的七首詩,其中一首《資福寺》堪比岳飛的《滿江紅》,同樣生動再現了一位愛國名將的胸襟抱負:「重振山河歸北地,兩扶聖主到南京。山僧不識英雄漢,只管滔滔問姓名。」英雄已逝,但他的故事還在不斷地被傳頌……


春風十里,不如讀史。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taohistory),和T君一起讀歷史。

本文作者|郭 利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琅琊榜》譽王原型,自幼受寵多次叛國,稱帝半年被勒死|淘人物
英國女王四個圈錢妙計,讓英國從一窮二白邁向黃金時代|淘天下
一個從未上陣的小官,自請兵去險惡之地,保邊疆十年安定|淘人物

TAG:淘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抗金三大戰神之一,後人記住了岳飛,卻忘卻了此人
此人是抗金名將,死後陵墓千年來無人敢盜,不料卻被幾個學生毀了
此人也是抗金名將,後因一次意外逃跑竟得道成仙了
此人跟岳飛一樣,也是抗金名將,不過後來卻因意外逃跑成了神仙
楊家將後人,殺了岳飛親弟弟岳翻,後來成為抗金名將
此人也是抗金名將,戰績不遜岳飛,為何無人知曉
此人年少抗金,只可惜壯志難酬,以詩句講述經歷,終成一代文豪!
此人也是抗金名將,不過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功績不比岳飛差
此人是奸臣秦檜的後人,卻是著名的抗金名將,破城後全家自殺
秦檜後人中不僅有抗金名將,清朝還出了個狀元,乾隆對他非常尊重
抗金名將岳飛的墓前共跪著四個男人,除了秦檜其他的是誰呢?
他也是抗金名將,不過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功績不比岳飛差
此人也是南宋抗金名將,卻因秦檜後人的身份飽受質疑,後自焚報國
都知道他是抗金英雄,卻不知他為了那種事,不怕死
她曾是一名娼妓,最後成為抗金名將,被封為「楊國夫人」
此人陷害抗金將領遺臭萬年,但他的一項發明卻流芳百世!
此人繼承岳飛意願,主張抗金之路,誓死收復北方,最後抱憾而死!
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為何卻被世人遺忘?
同為南宋時期抗金的名將為何世人皆知岳飛卻不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