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徽宗唐伯虎分不清八哥和鷓鴣?

宋徽宗唐伯虎分不清八哥和鷓鴣?


鷓鴣是產於南方的珍禽,被古人稱為「越客」「南客」。鷓鴣飛必向日,飛數隨月,是古代山民的「報月鳥」;鷓鴣喜雌雄對鳴,如鴛鴦匹鳥,又是「愛情鳥」;它鳴聲凄切,鳴叫起來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又稱「故鄉鳥」。


金鷓鴣屏風 唐代女子的閨房物


鷓鴣飛必向日,飛數必隨月,喜雌雄對鳴,這些特徵,足以令古人視之為吉祥鳥。但其鳴聲凄切,極似「行不得也哥哥」,常常引發文人騷客種種離愁別緒。故其藝術意象與文學意象往往有所不同,藝術家偏愛表現其吉祥內涵,而文學家則常以「雙鷓鴣」反襯人的孤單寂寞,或直接以鷓鴣的啼聲表現離別相思之情。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在唐代尤其明顯。雖然唐代的鷓鴣紋藝術品至今仍未找到實物,但從唐人詩詞中可以得知鷓鴣的形象曾經出現在服飾和屏風上,且均以「雙鷓鴣」的面目出現。如在晚唐著名詞人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詞中,有「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兩句,描寫女子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綉著一雙雙的金鷓鴣。在他的另一首詞《更漏子》中,又出現了「畫屏金鷓鴣」的句子,表明在女子閨房的屏風上,畫著成雙成對的金鷓鴣。由此可見「雙鷓鴣」是當時的流行紋飾,唐代藝術家藉此喻男歡女愛、白頭偕老,意象如同雙飛燕、鴛鴦等。而這兩首詞中的「雙雙金鷓鴣」及「畫屏金鷓鴣」,正是用於襯托女子苦悶孤獨的情懷。此外,唐代劉禹錫有《踏歌詞》:「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霸映樹鷓鴣鳴。」借現實中鷓鴣的雌雄和鳴,襯托女郎「歡不見」之落寞。由此亦可見藝術家與文學家對鷓鴣意象的運用往往大相徑庭。


鷓鴣畏寒


天冷噤閉不成聲


產於南方的珍禽異鳥,除孔雀和白鷳外,還有鷓鴣。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禽語》曰:「越鳥有三客:孔雀曰南客,白鷳曰閑客,鷓鴣曰越客。古詩云:『越鳥巢南枝。』謂三客也。」

因常可見到鷓鴣,且當鷓鴣為美味佳肴,南方人對鷓鴣都相當熟悉。鷓鴣體形似雞而比雞小,羽毛大多黑白相雜,尤以背上和胸、腹等處的眼狀白斑更為顯著,極易辨認出來。古人則認為鷓鴣是「陽鳥」,因鷓鴣畏寒,天寒則其舌噤閉不成聲,或聲為之啞,暖則對啼,啼必連轉數音。早暮有霜露則不飛,飛必銜木葉以自蔽。另外,鷓鴣的飛鳴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廣東新語》曰:「其飛必向日,日在南,故常向南,雖復東西迴翔,而命翮之始必先南翥。其志懷南,故謂之『南客』。」此其一。其二:「飛數必隨月。正月一飛而止,十二月則十二飛而止。山中人輒以其飛計月。人問何月矣,則雲鷓鴣幾飛矣。」其三:「一雄常挾數雌,各佔一嶺,相呼相應以為娛。」其四:「鳴必在萬山叢薄中,鳴多自呼,其曰『行不得也哥哥』,聲尤凄切,聞者多為墮淚。古詩云:『山鷓鴣,爾本故鄉鳥。不辭巢,不別群,何苦聲聲啼到曉。』噫!亦古之羈人思婦所變者與。」


鷓鴣斑紋茶盞是茶具中的珍品


唐代的「雙鷓鴣」藝術表現形式,在宋代是否流行,現在還不得而知。宋代的鷓鴣紋,目前可見,主要出現在繪畫和瓷器上。但繪畫上的鷓鴣形象,卻給人名不副實之感。如宋徽宗趙佶有一幅《鷓鴣圖》,雖題名為「鷓鴣」,然圖中畫的是三隻八哥,一在樹上,下面兩隻作纏鬥狀,卻不見鷓鴣。難道趙佶連鷓鴣和八哥都分不清?奇怪的是,不僅宋人將八哥當成鷓鴣,連明代畫家唐寅和呂紀也是如此。唐寅的傳世作品有《枯槎鷓鴣圖》,畫一鳥棲息枝頭,昂首鳴春,神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右上角有唐寅自題:「山空寂靜人聲絕,棲鳥數聲春雨余。」但仔細一看,在枝頭歌唱的並非鷓鴣,而是八哥。呂紀的《竹枝鷓鴣圖》也令人迷惑,圖中明明是一隻八哥,卻題名為「鷓鴣」。如果說古人分不清鷓鴣和八哥,應該是不可能的,因這兩種鳥都很常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估計是古人對鳥類的劃分與現代人不同,把八哥也歸入「山鷓」一類的鳥類。


在宋代的瓷器中,也出現了鷓鴣紋。不過,這種紋飾不是以鷓鴣鳥的形象出現,而是以鷓鴣斑的面目呈現在人們面前。宋人喜歡鬥茶,鬥茶是以茶色是否鮮白為標準,因而茶盞以黑釉為貴,而當時建窯所生產的鷓鴣斑紋茶盞乃是茶具中的珍品,鷓鴣斑茶盞的特徵就是出現了類似鷓鴣胸前羽毛黑底白斑的紋飾。刊於宋初的《清異錄》說:「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這種紋飾的茶盞是如何燒制出來的?至今仍是個謎。是偶然的結果還是刻意模仿鷓鴣紋?也沒有定論。但這種紋飾確實有令人驚嘆的效果,宋代的文人墨客多有讚美之詞,如黃庭堅的「建安翁碗鷓鴣斑,谷簾水與月共色」;楊萬里的鷓鴣碗面雲縈宇,兔毫甌心雪作泓」等。因鷓鴣斑紋盞存世極少,更彌足珍貴。


「雙鷓鴣」形象一直深受喜愛

到了清代,繪畫中的鷓鴣形象才名實相符。如任伯年繪有《紫藤鷓鴣圖》,這幅畫所展示的並非古代詩詞所常常表現的離愁別緒,而是「紫藤花下,鷓鴣求偶」的場景,再一次顯示了藝術家與文學家意趣之相異。畫面上藍花綠葉掩映著曲折有致的枝蔓,右下角的雄鷓鴣,正扭頭對著上面的異性同伴高聲鳴叫,一副求偶心切、勢在必得的模樣,而棲於石上的三隻雌鷓鴣,一隻轉過身來作呼應狀,另兩隻故作矜持,頭也不回,但它們的眼神卻表露出為雄鷓鴣鳴聲所動的神態。這幅作品,不僅將鳥語花香的田園趣味活現於紙上,還把鷓鴣「一雄常挾數雌,相呼相應以為娛」的生活習性形象地表達出來。自然界中的鷓鴣常棲息於草叢、矮樹、岩石或起伏不平的小山坡上,每逢春天繁殖季節,雄鳥便頻繁高鳴,以吸引異性,而若干雄鳥也從不同的山頂上響應,此起彼伏。任伯年的這幅畫,筆墨酣暢淋漓,略施薄彩,便將鷓鴣求偶的場面極其生動地表現出來。


清代的鷓鴣紋飾,極少出現在陶瓷上面,但在日常用品上偶有出現。如在清代油燈的裝飾上,就出現了「雙鷓鴣」的形象,這種油燈大概也是女子閨房之物。可見「雙鷓鴣」紋飾自唐代以來,在民間一直流傳不絕。


近代以來,人們對鷓鴣仍充滿喜愛之情,以鷓鴣為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如在石灣陶瓷中,鷓鴣的塑像屢見不鮮,大多數以「雙鷓鴣」的形象出現,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區乾的《雙鷓鴣》等。(文/鍾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廣州男子備孕成「痿哥」 醫生說很常見
三顧茅廬與隱士文化
廣州女子每月花萬元雇月嫂 帶她體檢竟查出梅毒
河源小姐弟腦癱經常抽風 媽媽稱產檢時沒異常
男嬰一出生就18歲 「國內最老二孩」在廣州誕生

TAG:廣州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俊傑詩詞Ⅱ如夢:鷓鴣天七闕
貴州新秀九零年後 詩韻西南 鷓鴣天 遊興義萬佛寺抒懷
瑞鷓鴣·秋海棠
為君十賦鷓鴣天
清韻悠長 鷓鴣天十三首
宋詞賞析-周紫芝:鷓鴣天、踏莎行
徐有貞的書法 徐有貞《鷓鴣圖》
谷文:鷓鴣天·春之語
原創詞:鷓鴣天·七夕情思(二)
鷓鴣斑與油滴釉,你還傻傻分不清?
鷓鴣天·清影凝霜書委婉 柔心十闋寫纏綿
原創詞:鷓鴣天·七夕情思(一)
只今西海年年月,猶為蕭家照斷腸「鷓鴣天 · 馬上吟成促渡江」
離人杳杳,相思依依,烏鴉樹間鳴啼。鷓鴣天·雁貼寒雲次第飛
「食療葯膳」周末,送您一款鮮美可口的清補湯品——玉竹沙參百合燉鷓鴣
功業未建報夕陽,蟄居山林有妄想——陸遊《鷓鴣天》讀後
十賦鷓鴣天×隨筆
絲毫塵事不相關,老卻英雄似等閑:讀陸遊《鷓鴣天》
鷓鴣天 秋雨感賦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