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刀哥有個喜歡思考形而上問題的主管BOSS。某天夜班,他捻著小山羊鬍,沉思著踱進辦公室,對著滿屋子人感慨:


同志們啊!你們說,現在信息這麼發達,交通這麼便捷,我們的視野和掌握的知識都今非昔比,為什麼反倒越來越看不懂這個世界了呢?


這是一個問題!是世界變複雜了么?當然,但這顯然不是答案的全部。一位淵博的師友在刀哥後來偶然提起這個問題時,很認真地說:


看不懂,還是因為「沒文化」嘛!新時代來了,我們理解和把握它的能力卻沒跟上,這是一種相對性或時代性的「知識短缺」困境。


刀哥笑了:據說沒文化很可怕啊!這位師友一本正經的說:當然可怕!兩次世界大戰不都因為這打起來的嗎?

歐洲的教訓


1914年夏天,羸弱矮小的塞爾維亞農家子弟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帶著對「地主老財」奧匈帝國的仇恨,在薩拉熱窩拉丁橋邊射出致命子彈,打死了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打死地主家的少爺,並沒挽救1908年後就一直被奧匈帝國「強佔」的塞爾維亞,反而招來更大災禍。整整一個月後的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一戰,但它的作用無論如何不應被誇大,因為戰爭早在準備之中。普林西普只是一個被等待了多時的借口。


為什麼這麼說呢?只要看看列強們捲入大戰的速度,就能一目了然了:


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對俄宣戰;8月12日,英國對奧匈宣戰......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這明顯是有備而來。百年後,當歷史學家們總結一戰爆發原因時,兩大對立聯盟體系的形成被認為是主要因素之一。奧匈、德國、義大利的同盟國,英法俄的協約國,早已劍拔弩張。


但這解釋,再加上民族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殖民地等利益爭奪,都不能算是根子上的原因。


根子上的原因是什麼?是無知,對於新時代的無知。一戰前夕,歐洲國家基本都還沒有擺脫農村「暴發戶」的心態,有些剛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當時的德國,就是這些「暴發戶」中的典型。


當「暴發戶」越來越多,先是最早開啟工業革命並發達起來的英國、法國,隨後是德國等新興國家,大家發現市場和殖民地都有點緊缺,彼此矛盾隨之加劇。


怎麼解決?這時的歐洲人表現出了「沒文化」的窘迫,慌忙搬出過去那套經驗應對新的世界:結盟,構建均勢,準備打仗。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到1913年,軍備競賽已然瘋狂:德國擁有了新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現役部隊76萬,英國軍隊增加到41萬,法國增加到77萬,沙俄在大戰前夕已擁有130萬的軍隊。


德國騎兵將領柏第公然叫囂:「戰爭是萬事之父」。維也納的一家報紙當時寫道:「六年來我們一直等待著嚴重緊張局勢最後爆發......我們的理想只有通過一次戰爭才能實現:這是一個強盛的奧地利。」


既然非打不可,那就捋胳膊干吧。隨後四年,歐洲「暴發戶」們為它們的「沒文化」付出沉重代價,數千萬人在戰火中死傷流離。

1914年8月4日的夜晚,英國倫敦城內燈火輝映,燦若繁星。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勛爵望著窗外感嘆:「整個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這成了那段黑暗歲月的一個蒼涼腳註。


美國的辦法


辦法真的窮盡了嗎?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顯然不這樣認為。1917年4月,美國以德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為由正式對德宣戰,隨後決定了一戰結局。


大戰過後,伍德羅·威爾遜海路轉陸路,滿懷期望千里迢迢趕到巴黎,想以世界領導者的姿態,給歐洲「暴發戶」們上一課。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19年凡爾賽會談期間,威爾遜提出他著名的「十四點宣言」,提議建立國際聯盟、實行集體安全、推動民族自決等。


歐洲人啥反應?蒙圈了!歐洲政治家們覺得威爾遜異想天開。凡爾賽會議的結果,雖然美國財大氣粗、總統展現先見之明,但歐洲「暴發戶」們,尤其英國,還不習慣被一個「新貴」指揮。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就這樣,仍按歐洲人舊思維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非但沒能解決一戰前歐洲的主要矛盾,反而加劇了戰敗國德國的仇恨。20年後,二次大戰爆發,德國仍是「主力」之一。


還好,「新貴」美國這時候比以前更自信了。它在果斷介入並決定二戰結局後,開啟了比威爾遜時更有效、條件也更成熟的規則制定。


聯合國、國際貿易體系等一系列美國主導下的機制安排,在二戰後很長時期內被證明是成功的。長期困擾歐洲的問題竟然得到解決,這讓歐洲列國簡直淚目,大喊「I服了U」!


說這麼多,刀哥到底想突出什麼呢?知識的力量!為什麼經歷兩次大戰之殤,有關全球性機制的設置以及相關知識體系,仍然都沒發生在歐洲呢?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原因在於,面對生產生活方式和世界圖景巨變,那時的歐洲人在知識生產上落後了。它們仍然覺得只有打贏別人,才能保住自己利益,沒能想到通過全球性機制化解糾紛。


但美國就想到了!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發跡的美國早早就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早早就給自己大腦加營養了:


以大學學科建設為例,1876年建立的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物理學科成為霍大首批重點學科之一。儘管如此,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初,美國大學物理學仍處於世界邊緣。


但經過一戰後到1930年代的發展,美國大學物理學科在制度、資金、課程和人員等諸多方面,順應了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為代表的現代物理學發展,最終趕在1933年歐洲智力移民到來之前,變成了世界科學的中心。

再看智庫發展,美國早在20世紀初就起步了。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政治研究所,它曾先後建議美國政府參加兩次世界大戰。


事實上,現在美國最成功的一些智庫,比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等,大體都誕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強大的智力支持,使美國精英階層越來越具有全球視野,習慣於從全球層面思考美國、歐洲和世界的問題。較之歐洲,他們思考世界的知識範式實現了躍遷。


知識是呼應人類生活需要的產物,這也註定了它會受特定場景制約。新的世界圖景或新的時代來臨,往往需要超越以往的經驗,開始新的知識創造。


就此而言,百年前就已領悟真諦的美國積極主動,逐步成為最強大國。而彼時的歐洲,則變成了慘痛的歷史教訓。


新困境


從百年前的世界場景拉回到當下,今天的人類又一次站在新的世界和時代圖景面前。同百餘年前一樣,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之一,再次表現為一種全球性的「沒文化」困境。


當下時代的巨變,相信每一位身在其中的人都會深有體會。短短几十年,世界就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全球化、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對人類政治、社會生活具有顛覆性影響的新生事物,一個接著一個破土而出,迅速擴展,時代變化之快,之深,之廣,已經超過了我們的認知積累。

這些巨變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但它也潛伏著巨大的風險。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人類仍用過去的陳舊經驗,去應對一個全新的世界時,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當前在世界各地的動蕩和混亂,其根源莫不於此。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百年前,面對更多新興工業化國家湧現,處在國際中心的那些歐洲國家普遍以均勢思維,構築對「挑戰者」的包圍圈。如此陷入惡性循環,導致世界大戰發生。


美國人提出一系列新的治世方案,構建了新的國際體系,結果給世界帶來了生機與發展。但現在,很多美國人開始固守那套知識範式,變得與當年歐洲人一樣了。應對這一輪全球性知識或者說智慧困境,中國應該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也是中國崛起的題中之義。


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教訓不可謂不慘痛!所以,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了拯救人類,同學們還是好好學習吧!

沒文化的最可怕後果:引爆世界大戰!



本文特别致謝程亞文先生提供思想框架!


文 | 刀劍笑

轉自公號「補壹刀」


微信號:HQSBW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果斷棄朝?中國出手?武力解決?
今年台灣「漢光」軍演又出新劇本:2025年大陸三艘航母攻台!
平壤要小心:美國「航母假去朝鮮」,你的處境反而更危險
管你再大的媒體,這就是標題黨的下場!

TAG:環球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工智慧是否真的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看看這些大腕怎麼說!
馬雲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引爆!
爭霸雄安,節後此概念將引爆大盤!散戶必知的操作幾點
我们疯狂迷恋的“戏妖”段奕宏,又要引爆银幕了!
AI比你想像中恐怖,力量不輸核武器,或將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最有可能代替象牙的文玩,終將引爆收藏界!
馬云:人工智慧可能引爆世界大戰,但人類會贏
大戲繼續!薛之謙回應醜聞,卻引爆了更多醜聞!
他差點引爆了第三次世界大戰,核魚雷保險開打後意想不到事情發生
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由人工智慧引爆?不可控技術增大風險!
世界上當量最大的常規炸彈,引爆後六百米內寸草不生
馬云:人工智慧「可能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差點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內幕:竟是一個士兵引起的
馬云:人工智慧可能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十看點引爆國足生死戰 強攻!為理論可能搏出全力
霍金預言:未來引力波將是引爆戰爭革命的關鍵
現在買還來得及!女星引爆的秋冬大勢流行要素
美國為了稱霸世界,曾計劃引爆月球,怕死才沒有實施
飲食吃錯了,會引爆癌症的導火,吃對了則能起到防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