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我們都能夠找到喪屍或者類似喪屍的傳說故事。一般說來,喪屍大都指一種復活的死人,他們身體腐爛,神志不清,可能還帶有攻擊性和傳染性,所以,喪屍很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適感和恐懼感。隨著文化的發展和迷信的破除,在許多國家,比如中國,喪屍的故事已經漸漸被人遺忘,沒人再相信他們了。


然而,科學發達、文化多樣的美國卻是個例外。從1929年威廉?西布魯克出版喪屍小說《魔力之島》,到今天大獲成功、已經熱播到第七季的喪屍美劇《行屍走肉》,喪屍文化在美國已經流行了近百年。在漫長的百年時間裡,喪屍不斷地出現在書籍、遊戲、影視甚至滲透到了美國人的現實生活中,成為了美國文化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回顧一下美國人近百年的喪屍情節,我們會發現,美國喪屍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喪屍不僅僅在感官上給美國人帶來恐懼刺激,它們還寄託了美國人對人性、社會環境以及政治潮流的反思。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早期的喪屍文化


美國人的喪屍文化其實脫胎於19世紀海地的巫毒教。海地是加勒比海靠近美國的一個島國,17世紀開始,法國人源源不斷地將西非黑人奴隸帶到這裡。根據西非的民間傳說,一個人如果非正常死亡,比如死於謀殺,那麼他將「死不瞑目」,躺在墳墓里發僵,這時,巫師有辦法讓屍體復活並支配屍體的一舉一動。在西非原始文化的基礎上,海地人發展出巫毒教,教中的巫師利用巫術可以復活屍體,但這些屍體沒有知覺,喂他們吃鹽就使其恢復自我意識。巫毒教將這些處於生與死之間模糊狀態的活死人稱為「喪屍」。

20世紀初,許多美國人來到海地開設農場和種植園,僱傭了大批黑人奴隸,但美國人對神秘的巫毒教還是非常忌憚的。1929年,美國人威廉?西布魯克來到海地生活了一段時間,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魔力之島》一書。在書中,西布魯克提到自己在海地曾親眼目睹喪屍在種植園工作。比如,書中一段文字記述了西布魯克與一位「喪屍」在美國製糖公司相遇的情景:「他(喪屍)的眼睛是最可怕的,超出了我的想像。它們實在很像死人的眼睛,不瞎,但是凝視前方、茫然,對我視而不見。他的臉色更是糟糕,完全是個空白,好像臉上什麼都沒有一樣。這似乎不僅是面無表情,而是根本沒有做出表情的能力。」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站在西布魯克面前的這位神經衰弱的「喪屍」是受雇於美國人的奴隸。這些奴隸生活在骯髒污穢的環境里,食不果腹,每天還要勞動18個小時,當然不會有好臉色。但西布魯克忽視了這一點,他在《魔力之島》中用吸引眼球的「喪屍寫法」來描述這些奴隸,使喪屍成為美國轟動一時的社會話題。各大媒體開始爭相報道,還有不少記者親自跑到海地種植園裡打探消息。而此時,美國也正在成為世界電影的中心,於是,1932年,美國第一部喪屍電影——《白喪屍》上映了。


這部電影以海地為舞台,一對白人情侶來到海地準備結婚,但另一位種植園主愛上了這對情侶中的女方,所以一個卑鄙的陰謀出現了,種植園主徵募一位巫毒教巫師將這個女人變成喪屍,後來發展成要將所有海地的白人美女變成喪屍……但最終,這對白人情侶毫髮未損,巫毒教巫師卻被推下了懸崖。


《白喪屍》的票房很成功,引發了美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喪屍片的熱潮。這一時期的喪屍文化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故事情節都以海地的巫毒教為背景,反映了美國人對於異國神秘邪教的恐懼感、對於黑人奴隸的歧視以及因對外殖民侵略產生的不安全感。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為「政治恐懼」和社會問題代言


20世紀40年代,喪屍已經從鮮為人知的海地民俗發展成了全美國廣泛傳播的文化——他們出現在各類歌曲、電台廣播節目的話題和夜總會的特色吉祥物中。不過,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喪屍很快有了新的象徵意義。


當時,美國人正在步入一段充滿恐懼和憂慮的歷史時期,這種恐懼源自於國內外的政治形勢。第二次世界大戰給美國人帶來了軍事壓力;原子彈的發明讓美國人感受到了核威脅;蘇聯的崛起帶來了冷戰壓力……喪屍文化則成為了美國人發泄政治恐懼的一個窗口。1941年的電影《喪屍之王》中,美軍一架飛機墜毀在加勒比海的島國,飛行員在島國遇到了外國間諜,這個間諜正在利用喪屍從美國一位海軍上將那裡竊取戰爭情報。1943年的電影《喪屍復仇》中,一個邪惡的醫學博士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偷偷製造喪屍軍隊,為的是幫助納粹德國取得戰爭勝利。


二戰接近尾聲時,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1949年蘇聯首顆原子彈也試爆成功,美國人害怕核輻射和共產主義,「紅色恐怖」的情緒也開始在喪屍文化中顯現出來。1954年的漫畫《喪屍: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漫畫中,美國的掘墓人為了爭取個人權益,發動了罷工,導致美國大量死屍沒法被掩埋。這時蘇聯秘密將屍體送入「教導坦克」(這種坦克能夠把屍體教導成喪屍)中,組建了「喪屍世界聯盟」,一步步佔領了白宮、美國、歐洲和全世界。但是整個喪屍暴動最終卻被一顆原子彈平息了,在漫畫的最後一頁里,蘇聯大反派驚吼道:「喪屍的身體組織經受不起核輻射的攻擊!」

時間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國進入了歷史中最騷亂的時期——行刺與暗殺(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死於這一時期)、民權運動、越南戰爭以及非主流的嬉皮士文化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動蕩。也恰在這一時期,「喪屍電影教父」喬治·羅梅羅導演了革命性的喪屍電影《活死人之夜》。在《活死人之夜》中,年輕女子芭芭拉和表哥在鄉村掃墓時遇到了數不盡的喪屍,她逃進農莊之後遇到了其他避難者,包括黑人本、白人哈利、一對年輕戀人以及一對擁有小女兒的夫婦。這些避難者為了活命,暫時聯合起來對抗喪屍大軍,不過影片的結局是悲慘的——哈利被本殺死;一對年輕戀人被炸死;一對夫婦被變成了喪屍的女兒吃掉;芭芭拉被一群喪屍拿下,成為眾喪屍的晚餐;唯一躲過喪屍襲擊的倖存者本卻被白人警察誤殺。


《活死人之夜》是在馬丁·路德·金遇刺5個月時上映的,影片富於政治色彩,直指這個國家的社會問題。黑人本與白人哈利之間緊張的衝突貫穿始終,最後自相殘殺,反映了美國尖銳的種族矛盾;自私自利的父親被喪屍女孩咬死,反映了美國家庭問題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叛;甚至電影末尾,新聞主播在廣播中提到使用「搜尋並摧毀」的方式對付喪屍,這暗諷了美軍在越南戰爭中遇到的挫折——美軍在越南使用這種戰術對付越共,但越共利用縱橫交錯的有利地形將美軍拖入了消耗戰。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喪屍文化的新寓意


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政治動蕩後,喪屍題材依然在遊戲、影視、小說中長盛不衰,只不過寓意有了新的變化:有對於不斷爆發的瘟疫的恐懼;有對新科技帶來的未知效應的擔憂;還有對人性陰暗面的反思……比如遊戲《生化危機》《生死四人組》《植物大戰喪屍》,以及電視劇《行屍走肉》,等等。相比於以往,現在的喪屍文化承載了更加多樣化的寓意。在《生化危機》中,邪惡組織「保護傘公司」為了研製抗衰老藥品搞出了T型病毒,這種病毒可以讓屍體復活為喪屍。在《生化危機》的後續系列中,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都被感染了, 但是保護傘公司卻還在秘密基地里研究新一代的病毒。電影《我是傳奇》和《驚變28天》也有著類似的情節,科學家搞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實驗,結果釋放出喪屍瘟疫。儘管這些喪屍瘟疫五花八門,但深層次的原因卻大致相同,即人類為了放縱自身的慾望而濫用科技。

大千世界:美國人的喪屍情結



著名的美劇《行屍走肉》,同樣表現了人類在瀰漫著喪屍瘟疫的世界末日中所經歷的浩劫,但是喪屍卻不是倖存者們唯一需要面對的難題。《行屍走肉》中的世界哀殍遍野,喪屍滿目,人類彷彿回到了部落時代。各個部落在夾縫中苟延殘喘,只對自保感興趣。在長達7季(後續還有)的故事情節里,瑞克·格萊姆斯為了生存輾轉奔波,不斷地受到武裝土匪、飛車黨暴徒以及狂熱的邪教領袖的傷害和威脅。通過他的遭遇,人性的陰暗面在災難中完全地顯露出來。比如,瑞克的好友肖恩為了謀奪瑞克的妻子並取代瑞克的領導位置,竟然想開槍殺死瑞克;英俊的總督雖然有智謀、有膽略,卻人格變態,為了研究喪屍拿活人做實驗,為了掠奪資源不惜殺人搶劫、設置陰謀。所以,《行屍走肉》中,相比於喪屍,人的冷漠、狠毒、不擇手段以及勾心鬥角更為可怕。


當然,除了嚴肅的主題,今天美國的喪屍文化也有變得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喪屍是死去的人,雖然復活卻永遠無法真正變成人。所以他們笨拙的、令人沮喪的形象多少帶有一些嘲諷意味,這對於天性幽默的美國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精神調味品。所以在美國,喪屍酒吧、喪屍長跑比賽、喪屍角色扮演等活動層出不窮。遊戲《植物大戰喪屍》以及2016年的新電影《15區》(也叫做《喪屍全城》,講述美國老兵大戰喪屍的故事,是一部充滿葷段子和惡搞橋段的電影),就是美國人利用喪屍發揮搞笑特長的代表作。從喪屍發揮搞笑作用我們可以看出,喪屍文化雖然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點,但有一點不會變——喪屍能夠以各種方式與美國人發生共鳴,給他們提供一個發泄情緒的窗口,這才是喪屍文化在美國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上班之路 別超半小時
為什麼大腦反應這麼慢?
晾衣服也會惹麻煩
舌尖上的金子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
美國人眼裡的世界十大軍事家中國僅一人入選
美國人評出的世界權力最大的10個人
中國富二代旅遊花錢如流水,美國人英國人都驚到了!
美國人的面子:來美四十年華人的真實感受
不是「美國製造」的美國十大品牌 深受美國人的喜歡!
中國名人就讀過的美國大學!
中國的硬武器來襲,美國感慨:世界要換主人了
抄襲:美國人的逆鱗,中國人的微創新
強大的中國物種入侵美帝!美國人民全體傻眼了!
美國人評出的世界上最窮的10個國家
中國殘疾人種樹揚名美國:私有產權的奇蹟
美國人眼裡的世界十大軍事家 誰是第一?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搶的中國國寶!
中國女人與美國女人的區別 差距太大!
美國氣炸了,這個小國背叛了美國,大部分技術流向中國
國人對美國抱有的8大文化誤區
美媒:歐洲人認為中國已取代美國成全球超級大國
美國人偏愛的左輪槍情懷
紀實攝影:戰敗了,日本女人成了美國大兵的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