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現在的很多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尤其家有學齡孩子的,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每天忙著比較學校、師資、課程安排和課外補習,致力於為孩子配備上最好的教育資源,手機里幼升小、小升初的微信擇校群每分鐘都有上百條新消息。

有趣的是,家長們在考慮這些教育資源時,似乎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性忽略了自己,彷彿進入一個好學校、找到一個好老師,就是完成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最大使命。 培養教導孩子是老師和學校的職責,而我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把孩子送過去。

可真的是這樣嗎? 白岩松的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我常常思考:

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教育之後,

我們要交給社會的是什麼樣的人?

對於小學來說,

當孩子在這裡度過童年最重要的一段時光時,

學校能做到讓他們不被「污染」嗎?

能讓他們固本培元而且漂亮生長嗎?

能讓他們到中年、到老年的時候,

眼睛裡依然閃爍著童年的好奇和清澈嗎?

我覺得,這也是整個社會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01 陪伴成長用親情滋潤孩子的童年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目前中國已經面臨著童年親情缺失的巨大挑戰。中國有六千萬留守兒童,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是缺少父愛或母愛的,一系列的悲劇都與此有關。有些城市裡的父母因為工作忙,從小學起便把孩子送去住宿,只有周五才接回來。

對此我也堅決反對。我沒有讓我的孩子在學校住宿,也沒有請保姆,所以我和妻子付出很多,但是我們也得到了很多。我們每天都可以跟孩子交流,我們和孩子之間沒有代溝,我兒子跟我們無話不談。

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代替父母每天同孩子的交流。同樣,也沒有一個老師可以替代父母,帶給孩子童年需要的內容。

02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是父母身體力行帶給孩子的夢想。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比如:我是阿根廷隊的球迷,我和妻子在家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除了看足球比賽我們很少看電視,我從來沒有引導孩子喜歡哪一支球隊,也沒有說過你要喜歡看書等。現在我的孩子是阿根廷隊的球迷,他從來不看電子書,房間里堆滿了紙質書。晚上坐電梯上樓,走出電梯時,我通常會將樓層按鈕按在「1」,因為很多人需要從一層上去,後來,這也成為了孩子的一個習慣。

父母和孩子是人生中奇妙的相遇,我們的人生太短了,童年更短,父母和孩子真正在一起的時光不多,所以在孩子的童年,我們更應該和他們如膠似漆。有了親情的滋潤,人生就不會幹枯,孩子的童年應該被包圍在濃郁的親情中。只要有機會,父母應該和孩子一同生活和成長。

03 激活好奇莫讓標準答案限制了孩子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我們的教育總是告訴孩子一個標準答案就算結束了,這使得孩子的好奇心都被扼殺了,那麼,他們長大以後如何成為創新人才?數學需要有標準答案,但是我們的詩歌、作文、電影、音樂、美術等為什麼也必須使用一種框定的答案呢?

很多人可能看過電影《董存瑞》,電影中,董存瑞最後一句喊的是「為了新中國,前進」。這是一個想像中的真實和正確。據說有一位學者經過詳細的調查採訪,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董存瑞在最後喊的是「快趴下」。當聽到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差點兒掉了下來,因為我感受到一個更真實的董存瑞,因為他最後一瞬間還在照顧戰友和兄弟。相比而言,哪個是英雄呢?

我覺得,我們不要再以那些所謂正確的答案限制孩子,讓他們從此進入一個封閉的箱體。孩子們有很多想像、很多好奇,我們要激活他們的好奇

幸好舅舅在我童年的時候給了我不只有標準答案的遊戲,讓我知道很多問題在第一個答案就停止了,那是「人云亦云」;但是你尋找第二個甚至第三個答案的過程才更有趣味,更有創造力。

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思維,在小學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止一個答案,哪怕你錯了,也是發現了一個新的思考問題的角度。未來的優秀與創造,可能就在最初某個轉換了角度的錯誤答案中。

04 自然生長不要打擾孩子的興趣

白岩松:我和我兒子的童年這樣度過

非常幸運的是,我在童年的時候,母親沒有阻攔我閱讀各種各樣的書。那個年代沒有適合我們的讀物,於是大人的書、小孩的書,甚至很多奇怪的書我都去讀,我還用母親的兩個閱覽證到處借書看,於是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陪伴我至今。

我的孩子最開始進行大部頭閱讀的時候看的都是武俠書,很多人對此有質疑,但我們沒有干涉他。看完之後他開始對明、清這兩個朝代的歷史產生了興趣,於是就去找相關的歷史書來閱讀。

十多年後,就在他升入高三時,他決定要學歷史。我想,這是因為他的興趣沒有被打擾,而且越來越濃,最後變成了他的選擇和追求。因此,在孩子童年時候,興趣的養成非常重要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喜歡上學,同樣非常重要。現在有很多人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小學,每天早晨需要花很長時間把孩子送到學校。我的孩子上小學是在離小區只有30米的學校,那也不是什麼名校。

我當時選擇小學的理念有兩點,第一是擇校不如擇師,因為好的教師會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的過程;第二是學校一定要離家近些,這樣孩子才能多睡一會兒,不會因為過早起床而討厭上學。

此外,在孩子童年的時候,我們在精神上要富養孩子,但在物質上可以清苦一點——經常讓孩子「餓」一點兒,讓他們在想要得到某些物質東西的時候,需要一些等待,需要踮起腳才可以得到,這樣的得到才是最快樂的。人生中最好吃的飯是餓的時候吃的,最能獲得快樂的東西是盼了很久後得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父母懂得放手,是給孩子最深沉的愛
培養一個高情商孩子的"3要"和"3不要"
經不起挫折的孩子,小時候父母肯定沒做這三步

TAG:積極家庭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愛上了兩個女孩,我拋棄和我度過三年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度過的童年
周末,我們的孩子這麼度過
這些國家的孩子的童年在垃圾污染中度過,中國會有這樣的孩子嗎?
宮崎駿那些陪我度過童年的漫畫
可愛的小寶寶,你的童年真的好幸福!說說你的童年是如何度過的?
胎兒的一天竟是25小時,寶寶在你的肚子中原來是這樣度過的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原來他們第一天是這樣度過的,看著心疼
男子回憶狼人童年如何度過:母狼給我肉 蛇保護我
家長的疑惑:孩子生命中的黃金七年該怎麼度過?
那些年你是如何度過人生最窮苦的日子的?
以前的小孩,就是在這些殘忍的遊戲中度過了童年
如果沒有手機,孩子們將度過這樣的童年
小時候的點播台,感謝那些土豪陪我度過有趣的童年
今年的中秋,我們這樣度過
挖蜜蠟賺學費!烏克蘭的孩子童年都這樣度過!
火影中那些著名天才的童年,都是怎樣度過的?
日本的孩子是如何度過暑假的?
我人生最好的時光,就是和你一起度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