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作為VR頭盔空間定位的代表,HTC Vive一直以其Lighthouse激光定位傲視群雄。也許Oculus、PSVR分別在用戶體驗和內容上有自己的優勢,但要說到房間尺寸(Room-Scale)定位,則已經推出一年的HTC Vive,至今在全世界還沒有對手,這也可以看出它激光定位方案的強大。

先給不玩VR的科普下(不玩VR你看這個文章幹啥?),所謂Room-Scale,指的就是用戶能否自由地在VR里行走。其實,所謂的VR三大硬體(HTC Vive、Oculus Rift、PSVR)都能實現一定程度的Room-Scale體驗,但Oculus、PSVR採用攝像頭為主的方案,效果並不怎麼好,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坐著不動玩更舒服。

而HTC Vive的激光方案,才讓玩家真正能比較自由地在VR里行走,穩定性和行走範圍均遠遠優於另外兩者。可以說,HTC Vive啥都能黑,就是這個定位黑不得。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在2017年的CES上,國內硬體廠商大朋帶來了雙目激光定位方案Polaris,似乎是要以自研技術和硬體,對HTC Vive發出挑戰。三月末又召開了發布會邀行業人現場體驗。經過現場測試,大朋的雙目激光定位方案反饋還不錯。

但是我們仍然要問,大朋的雙目激光定位原理為何?如何實現?相比HTC Vive又有哪些好處?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們專門採訪了大朋CEO陳朝陽,首次詳細獨家揭示大朋的技術奧秘。

首先來看看,HTC Vive的方案是怎麼玩的?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首先,要想明白大朋比HTC Vive好在哪裡,我們就必須得再詳細闡述一下HTC Vive的定位方案(熟悉的小夥伴可以跳過這部分,直接看大朋的)。這一方案使用的是兩個名為光塔(Lighthouse)的基站,對角擺放,拉出一塊空間,不斷發射激光來掃描空間里的HTC Vive和手柄。

那麼,基站具體是怎麼運作的?現在我們來拆解一下。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打開基站,會發現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LED燈陣列和兩個電機。電機分別用於打出一橫一豎兩個激光面。

如下圖,其中紅色面為豎直的激光面,掃動方向是水平的,藍色為水平激光面,掃動方向為上下垂直掃動,紅色陰影部分位於藍色面下方。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每當一個激光面遇到感測器,就會停止掃描並記錄角度。假如兩個面停止位置如圖所示,則可以確定感測器位於兩面相交線,即圖中細紅線上。

這樣得到的位置信息是不全面的,因為只知道點在哪條線上,不知道具體在線上什麼位置,就像去某個地方,只知道在某條街上卻不知道門牌號碼。因此需要安裝多個感測器。

所以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猜到了,HTC Vive的感測器都放在頭盔和手柄上,坑坑窪窪、如同月球表面的頭盔上,每一個小坑都是一個感測器。並且感測器是固定的,不能移動。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實際上,系統並不需要確定每個感測器的位置。而只需要確定感測器所在的直線就好了。這就好像吃烤雞腿,用手拿著可以直接確定雞腿的位置,也可以拿幾根簽子穿著固定住,雞腿的位置同樣是確定的。

也就是說,確定位置並不一定需要感測器的點,還可以僅用足夠多的線來確定頭盔位置。只要知道頭盔尺寸,依據下圖就能確定位置了。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兩個激光面掃描完一次,確定的是頭盔上一個感測器距離基站的直線方程。只知道掃描到的感測器在這條直線上,但並不知道詳細距離。

這個時候就需要知道頭盔的尺寸了。然後通過專門的演算法,明白在確定幾條直線、並已知頭盔大小的情況下,頭盔唯一有可能的方位在哪裡。

在兩個激光面掃描完一個感測器後,該感測器就會關閉,以免下次再被掃到。等到掃到五個感測器後(Valve官方給出的數字),頭盔定位完成。所有感測器重新打開,開始新一輪的掃描,如此反覆。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新版Lighthouse基站的LED陣列排列有變化

從上所述,理論上感測器只需要五個就夠了。然而,實際上定位時由於光線接受可能被遮擋,感測器之間又為了防止串擾信號必須保持距離,因此最後採用的感測器有幾十個。所以不要再苛責你頭盔為什麼長那麼丑了,滿滿的都是愛啊……

重點來了,如何實現完整的數據流程,完成從用戶的移動到他們的頭盔圖像的變化呢?

我們要先確定關鍵的數據和採集方法。兩個激光面能確定一條線(也就是上文所說的,感測器點所在的直線)。那麼橫豎激光兩個面的位置怎麼算?只需要角度就能知道了——角度是電機的角速度(轉速)和用時的乘積,角速度是恆定的,相當於已知,因此記錄下時間就能求出來。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下面是具體實現步驟了,對於不學理科的同學來說,可能還是有點複雜,打起精神!

首先基站會和感測器進行一次溝通,同步閃光(sync light),這樣感測器會告訴感測器的控制晶元,讓它把計時器(類似於秒錶的功能)歸零,接下來的10毫米內,會有一個激光面掃過,這個激光面接觸到感測器的時候,感測器就會發出信號,計時器就停了,記錄下時間,然後歸零。緊接著另一個激光面掃過,再次記錄時間,歸零。

這個過程看似複雜,實際上兩個電機只要以20毫秒轉一圈的速度(也就是每秒50轉)穩定運行,而電機上的激光發射器「此起彼伏」地出現就行了。時間值隨後會來到感測器的集線器,再到數據收集晶元,通過WiFi信號以某種數據包形式和協議(如UDP)發送到基站的計算部分。

這樣得到了兩個時間值能轉化為角度值,再轉為兩個面的方程,求出交線,就能獲得一個之前說到的感測器所在的直線方程。然後諸多方程合并起來,通過演算法算出一個頭盔上感測器方位對應的位置,就是對頭盔完成了定位。這個定位數據隨後會由基站更新到計算機或主機,在3D引擎內修改攝影機位置,重新計算畫面,發送到頭盔顯示器,完成一幀的顯示。

那麼,大朋是怎麼做的呢?

說完了HTC Vive,終於輪到我們今天的正主兒——大朋了!根據我們對大朋CEO陳朝陽的採訪,再加上觀察和HTC Vive的Lighthouse原理推斷,大朋Polaris結構應該類似這樣: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畫工丑了點,將就點吧……是的,你沒看錯,大朋的基站里是三組電機,比Vive多一組。分別為兩個打出橫激光面的電機和一個打出豎激光面的電機。

如下圖,三個激光面會形成三條交線,實際上只任意用兩條(比如紅和藍)就能確定交點,該點即為要確定的感測器位置。也就是說,三個掃描面的時候,不是確定感測器所在直線,而是直接把感測器所在位置確定了。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顯然,這樣定位方式比起Lighthouse的定位只能確定感測器所在直線位置要更加有效率。只要釘死三個點就能確定位置,也就相當於頭盔上最少三個感測器就夠了。(當然為了保證精確,實際上不止三個)

不過,實際中設計的時候為了防止橫向兩個面靠太近,影響精度(就像人要靠兩眼間存在距離才好定位一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兩個橫向電機放在縱向電機的上下兩個位置。

這樣感測器的數量比起Lighthouse大約能減少一半。但是存在問題是,如果激光面照不到感測器就沒有效果了,為了實現無死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基站的另一面再放一個基站,就能覆蓋到了,這樣雙基站的設計能讓感測器數量再減一半。大概像這樣: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最後需要的感測器數量大概是Lighthouse的四分之一左右(Lighthouse用了幾十個感測器)。事實上,大朋官方也是這樣宣傳的,即頭盔所需感測器相對Vive較少,僅需六個。頭盔得以更輕便,而相對的,大朋的基站就要比Lighthouse體積更大。

實際工作順序如下:

首先LED陣列發出閃光,與感測器控制晶元同步一次,然後開始計時。如果能做到16毫秒左右延遲的話,總周期應該是15毫秒以內。

這裡假設是15毫秒。則閃光後第一個5毫秒內,第一個橫向激光面掃過,感測器發信號之後記錄時間;第二個5毫秒內,縱向激光面掃過,感測器發信號後記錄時間;第三個5毫秒內,第二個橫向激光面掃過,感測器發信號,記錄時間,然後WiFi信號傳輸時間數據包給基站進行位置計算,上傳到計算機或主機完成位置數據更新。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其實和HTC Vive很類似,只是多出一步橫激光面的掃描,定位的不是點所在的直線,而是點的坐標。

陳朝陽的在讀完原理解析後,表示認可:「原理上已經寫的很好了。沒什麼好補充的了。」 但他也強調:「95%的難度在工程實現上,太多細節要考慮了。」

國內專註於大空間多人定位的公司ZVR CEO郭偉指出,激光方案主要是工程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電機調校、產品量產、供應鏈方面會有很多坑。

定位方案相關疑問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

綜上,我們對大朋的定位方案進行了解讀。但是聰明如你,一定還有一些疑惑。是的,關於大朋的定位方案,從原理上來說,我們萌生了這幾個問題。

筆者就這些問題對陳朝陽進行求證,對方給出了可以理解的答覆:「目前還沒到開源我們的所有原理的時候」。

筆者期待,作為國產硬體中少數採用自研技術方案的廠商,大朋的定位方案能夠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用體驗說話,在未來能夠對這些問題作出完美的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13VR 的精彩文章:

HTC Vive推動移動VR房間追蹤技術發展
Facebook首席科學家解釋為何AR才是未來
VR一體機VS手機盒子:到底哪個更有前途
VR技術將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
Nibiru&大唐邦彥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拓VR教育解決方案

TAG:913VR |

您可能感興趣

連輝夜雙目都是白眼,這雙眼睛的作用大大被低估了!
為視覺SLAM而生,小覓雙目攝像頭在SR SUMMIT發布
倉鼠:透徹的雙目,短小的四肢,圓圓的身子,一個無辜的小眼神就能萌化你,趕快入手吧
女子外出遊玩,只因喝了這個東西,導致腎衰竭和雙目失明
寶寶雙目失明,竟是因奶奶的一句話,這小錯誤大部分家長都犯過!
國內首款雙目AR眼鏡體驗,原來眼鏡還能這麼玩!
雙目重疊在VR中為什麼如此重要
「關關」喬欣最新街拍,硬凹時尚雙目無神,丑不醜一目了然?
可憐的小狗雙目失明,然而出現了一個好夥伴帶它一起走天涯
雙目失明竟還能寫論文,與高斯齊名的偉大男人,內心卻是個傲嬌小公主……
雙目失明貓咪是這樣迎回家主人的,竟有些淚目
沒有精神生活的古代人,雙目獃滯如同行屍走肉
江疏影大紅唇濃妝出鏡,和素顏的自己雙目相對,對比太強烈
陰陽師:風神大人倒轉時光?另一皮膚「雙目連」或將上線
雙目失明的貓咪是這樣迎接回家的主人的,太暖了!
世界最丑的狗,雙目泛白,看到的人都吐了!
只有三條腿還雙目失明,這隻柴柴用它天使般的笑容收穫了一枚鏟屎官!
她生來雙目失明,卻讓更多盲人用上了 iPhone
雙目失明的狗狗從小和鴨子一起長大,鴨子不在了,狗狗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