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化濕中藥:濕邪粘滯重濁 易傷陽氣 盤點那些可祛濕的中藥!

化濕中藥:濕邪粘滯重濁 易傷陽氣 盤點那些可祛濕的中藥!

1、廣藿香:其入葯部位為廣藿香乾燥的地上部分。枝葉茂盛時採收,日晒夜悶,反覆至干後可入葯。其味辛,性微溫。可入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等病症。

2、厚朴:入葯部位為厚朴的乾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可剝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陰乾;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後,堆置陰濕處,「發汗」到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捲成筒狀,乾燥後可入葯。其味苦、辛,性溫。可入脾、胃、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消痰、下氣除滿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等病症。

3、佩蘭:入葯部位為佩蘭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兩次採收,除去雜質,晒乾虎可入葯。其味辛,性平。可入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症,頭脹胸悶等病症。

4、蒼朮:入葯部位為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可採挖,除去泥沙,晒乾,去鬚根。其味辛、苦,性溫。可入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等病症。

5、豆蔻:其入葯部位為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味辛,溫。可入肺、脾、胃經。具有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等病症。入煎劑宜後下。

6-草果:入葯部位為草果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晒乾或低溫乾燥後備用。其味辛、性溫。可入脾、胃經。具有燥濕溫中,除痰截瘧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寒濕內阻,脘腹脹痛,痞滿嘔吐,瘧疾寒熱等病症。

7、砂仁:其入葯部位為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夏、秋間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或低溫乾燥。其味辛,性溫。可入脾、胃、腎經。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之功效。可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病症。入煎劑宜後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脾虛濕盛致水腫 何種中藥可祛濕?
吃什麼去濕氣 清熱燥濕的中藥
這個中藥祛脾胃痰濕、寒熱錯雜,調陰陽,卻有毒不能亂吃
濕氣太重,就用這幾味中藥,理氣益氣,健脾除濕
雨季濕熱,一味中藥——薏仁幫您排除體內濕氣
濕氣太重渾身都不舒服,用山藥和這兩位中藥熬出來的粥除濕效果好
喝化濕理氣的中藥加糖,會對疾病雪上加霜
肝腎陰虛,祛濕熱就揉曲泉穴,有吃中藥的效果哦!
肝腎陰虛,祛濕熱就揉曲泉穴,有吃中藥的效果哦!
3種治脾胃濕熱的中藥,一人只需一劑,祛除濕熱
夏季吃什麼祛濕,7種祛濕中藥最有效!
一味氣味難聞的中藥,可治痔瘡發炎、濕疹
瀉火、祛濕的降壓中藥
胸悶腹脹、肝氣鬱滯、肺胃失降,四味簡單中藥的效果想像不到!
《藥性歌括四百味》中,疏肝破氣、燥濕化痰、消食化積的幾個中藥
慢性咽炎、眼睛紅腫、大便乾燥,這種中藥最常用!
體內濕氣是怎樣行成的,消除濕氣中藥要多久?
老中醫說:祛濕吃什麼中藥?十四種種祛濕中藥最有效!
治療跌打損傷及風濕骨痛效果較好的一種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