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七日花吹雪
點擊播放 GIF/365K
沒到過日本之前,我一直以為,「一衣帶水」這個詞應該斷句讀作「一衣/帶水」,去過後才知,應該讀成「一/衣帶/水」,意思是只有衣帶那麼寬的水域阻隔。
等真的到了日本,才發現這個國家處處精緻得令人艷羨,連觀察他們的井蓋,都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每座城市的井蓋上,花紋都是不一樣的,上面的圖案會告訴你,這個城市什麼最著名,什麼最好玩,或者什麼是它最為人熟知的典故。比如,大阪歷史悠久,是賞櫻的熱門之地,大阪的井蓋上描繪的就是櫻花怒放的盛況;而飯田市呢,因為盛產蘋果,井蓋上就印著三個蘋果。至於鳥取,最好玩了,印的是柯南的頭像,柯南雖是虛構的人物,但世界知名,柯南的作者就出生於大榮町呀。
日本的井蓋藝術
再就是日本的酒文化也好玩,光是酒的名字就特別美,比如有個大吟釀,名字叫「小鼓路上有花」,還有的叫「草庵諸白」,「江別之詩」,「靈泉汲盡」,「電氣菩薩」,「鞭聲肅肅」,「白鶴」等,其中「白鶴」是我喝到過的一款柚子酒,是不是一聽就清香爽洌,估計加點冰塊進去,會真的有如白鶴一般,脅下生風。
日本的清酒真是全世界我能想到的最有詩意的酒,宜在櫻花樹下,夜深人靜之時,引燭獨飲。說到蠟燭,這個國家的蠟燭也是很講究的,取櫨木果實榨汁抽蠟製成,即使在沒有風的夜裡,也有隱隱幢幢的效果。所以很多時候,這個國度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陰氣,尤其是花月朦朧之夜,佐上一壺清酒,人會容易進入到一種特別的狀態。
然後還有日本的公共空間,哪怕是廁所,也是設計別緻:地面上開著細長的便道,能夠接住房檐和樹葉流下來的雨滴,洗滌石燈籠的基座,濕潤腳踏石的青苔,已經滲進了泥土和環境。草木深處蟲子們幽閑的細聲微音,宛如近在耳邊,是既能賞鳥語蟲鳴,也可品月明之夜,總之,就是一點也不會讓人感覺骯髒,反而成了適意的場所。
舉凡以上種種,之靜寂凄清,之精細幽微,作為一個中國人,有時都不得不承認,真正的東方神韻,在日本啊。
有一次看日本作家鴨長明的《方丈記》,喜歡他最開頭的那段話:「江河流水,潺湲不絕,後浪已不復為前浪。浮不凝滯之泡沫,忽而消失,忽而碰撞,卻無長久飄搖之例。世人與棲息之處,不過如此。」短短几句,日本文化的「物之哀美」以及佛家的超然物外,都糅在了字裡行間。後來才知道鴨長明是以自身的不幸為能量,才臻至獨特的悟境。這個悟境,有兩句話可以概括,一句是「不往死,亦不往何處;禪在此,不追尋,不言物」;還有一句,是鈴木大拙的,「安禪不必以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大概一代一代相承下來的文化,也會給這個國家的種種風物以深刻影響,譬如日本的國花——櫻花,就是一種令人覺得無限感傷的花,櫻花一開,累累疊疊,那種厚度,近似一種決絕的釋放,不曾親眼目睹過的人,或許難以理解那種站在花樹下,謙卑又狂喜的心境。為此我總覺得,觀賞櫻花必須得去京都,有些東西,往簡單處說,是人活著,還是要對源法對正宗保持一點最獃氣的尊重。
就像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櫻花雖然開得繁複無比,但不放縱,它有種矜持內斂的美,所謂衣戴得法,行止有度;走在祖傳的古雅街巷裡,就有一份動人的深情,如同被一襲明艷包裹著的一點嬌弱。所以,日本女人的個體姿色,其實是要等到成年以後才能品味的,其五官或許算不上最精緻,但那種清雅的氣質里,很有其民族審美史的厚度。
我老家的院子里,也種了幾樹日本晚櫻,其實日本晚櫻並非單獨的種,而是晚開櫻花品種的總稱,酒紅色的花,特別奇怪,初開的花蕾蔫蔫的,不了解的人看它,總覺得像是快開敗了,但並不是,它是等到要開的時候,才會變得汁液飽滿,一瓣一瓣都水靈靈,完全沒有了之前慘兮兮的味道。
只不過再水靈,晚櫻花從開放到凋零,也是很快的,就是一周左右的時間吧,落的時候紛紛揚揚,頃刻就落成了一張厚厚的地毯,這種決絕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像,日本武士道,不就是講求共性、注重合作,發揮最大價值之後,決絕赴死么?
然而,儘管櫻花被日本人這樣的尊崇和愛慕,櫻花之起源,卻一直都是個謎。能確定的是,它一定不是最早植於日本的花,因為櫻花並非單一的一種花,而是許多品種的統稱,如果把櫻花分為「野生種」和「栽培種」,前者起源於中國無疑,後者卻不能不承認,是日本人的功勞。
中國古人早識櫻花,一千二百年前,白居易跟他的好朋友韓侍郎、張博士在西安曲江遊玩時寫下過一句「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幾十年後,與他同時代的李商隱也寫出了「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的句子。而後,再隔上七百年的風霜,明代詩人於若瀛也寫了句「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由這種種跡象來看,中國古人對於櫻花,雖然大多數還處於半疑半惑的懵懂狀態。但這至少說明,在唐代以前,中國至少就有野生櫻花的存在了吧。
不過日本人也從不否認這一點,以前看他們撰寫的櫻花專著——《櫻大鑒》,裡面就有記述:「日本和北印度的櫻花最早都是從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傳過去的。如喬木櫻、緋寒櫻等。櫻花的傳播像所有生物一樣呈放射性,而雲南、四川又與喜馬拉雅地域相近,所以也是最早受惠的地區之一。不過這些地方有名氣的是滇櫻,據說是由原生騰衝、龍陵一帶的苦櫻桃演變而成的,於是繁雜的考證使得日本另有一種傳說:日本櫻花的祖本,是由僧人從雲南帶回去的……」
時至今日,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野生櫻花其實並不很多了,更多人知道它,還是因為栽培櫻花遍及了世界。櫻花最大的特點是它有花梗,有一個柱頭,花瓣的尖端還有個小凹槽,還有它的幼葉,都是對摺的。如果不明了這些,就很容易把櫻花跟其它的花混淆,譬如山桃花、榆葉梅、杏花、碧桃、美人梅、紅葉李、西府海棠、山楂等。
比起櫻花,山桃花的特點是花瓣很單薄,萼片平順。每年春天,特別早開,又最早落;而榆葉梅呢,因葉子酷似榆樹葉子得名,花朵非常密集,還會結出梅子一樣的果實;至於杏花嘛,它的萼片一般是向後折的,能結果;而美人梅,也叫櫻李梅,看起來非常像櫻花,但是花瓣尖端沒有凹陷;還有紅葉李,它的幼葉是卷的,不像櫻花那樣對摺;然後是西府海棠,細看之下,跟櫻花其實差別很大,它有五根花柱,且嫩葉通常是紅色的;最後還有山楂花,唔,我最喜歡它了,山楂花可算是春天最晚開放的一批樹花吧,以前我家老屋旁就有幾樹好大的山楂,從小我就熟悉它的味道,山楂很好識別,比如它的花氣味兒不好聞,有種臭皮革的味道,但花朵倒是精緻漂亮得不行。
我記得早些年,在北方,櫻花樹下經常能看到地黃,一種路邊經常見的毛茸茸的花,顏色土土的。每年櫻花怒放的季節,它也跟著怒放,這種玄參科植物,吾鄉叫它「小雞喝酒」,因為它的汁液吸起來甜沁沁的,只是氣味兒有點特殊。另外,地黃還是一味著名的中藥,有些毒性,人是不能隨便吃的,但據說馬吃了它的根後,毛色會變得油光可鑒,所以在古代,有的窮人會去挖地黃,再到富人家換點馬吃的口糧果腹。
然後就是,大部分人都分不清的櫻花和櫻桃花,雖然都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但櫻花與櫻桃花實在是相去徑庭,櫻花是景觀樹,花落之後的果實不能吃;而櫻桃樹是果樹,結的果子雖然味道不怎麼樣,至少是能吃的,相比燦若雲霞的櫻花,櫻桃的花小而且顏色單一。作家阿來有本書,《遙遠的溫泉》,在裡頭他就寫過,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苦櫻桃花,開在高原遲到的春天——六月,樹皮上長著許多細長眉眼的野櫻桃,果實鮮紅多汁,但味苦無比,多是做了鳥與熊的食物。
吾城是一座沒有太多草木氣息的城市,能賞櫻花的地方並不太多,一年四季最常見的路邊花,是紫薇、木芙蓉和波斯菊,也有很多人分不清波斯菊和「秋英」,後者來自日語,本來寫作「秋櫻」,中國人管它叫「掃帚梅」,這個細微的變化倒是可見梅花和櫻花分別在中日兩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至於紫薇和木芙蓉呢,多開在路邊,灰撲撲的,大部分時候,都像衣衫落拓的貧家女子,而櫻花就不是了,它不像別的花那樣隨意,它是一定要叢植的,整個春天成團成簇地吐出雪一樣的花朵,每每有遊人前來,都要仰頭,蔚藍的天就是它的背景。因此,我總覺得櫻花是貴氣的花,完全不經髒的,白色的花捱了臟,就像一床大棉被蒙了塵,簡直看不得。
印象里有一年去蘇州,江南的春天底子是陰綠色的,像一件陰士丹林旗袍上綴滿了花,路邊上一樹一樹的櫻花,開得紅紅粉粉枝枝顫顫的,不堪重負。
那時在莫邪路的古城河邊,天氣好時,會有婦人擺攤賣油餅,第一次路過時,不知她賣些什麼,雖能聽懂日常吳語,但涉及到蘇州當地的專用名詞,還是迷糊。後來忍不住嘗了一個色澤誘人、香脆軟糯的餅,才知她賣的就是蘇州初春最早的「花食」——玉蘭花餅。製作那花餅原材料很簡單,就是玉蘭花瓣和上麵粉蔗糖,煎炸即可。而且在江浙當地,不僅是玉蘭花,櫻花也可以做「花食」。
後來的那幾天里,我住在一臨河的客棧中,每天午飯後,就到櫻花樹下散步,櫻花蒂嫩,只需輕輕撼動樹身,花瓣就會紛落如白雪,古人說「櫻花七日花吹雪」,真是貼切之極。而且,每每踩踏著一地花瓣走來走去,心中都會懷著點微妙的惋惜和痛快,使得我毫不懷疑,人類這一物種,其實很壞的,逮著機會就想試一試焚琴煮鶴,暴殄天物的滋味。
慶幸的是滿地的櫻花瓣並非只有變作春泥的命運,閑時,客棧的老闆娘會撿起那些被風吹落的八重櫻,用好看的竹籃子盛著,做鹽漬櫻花,因為櫻花一年只一次盛開,花期最長也只有七到十天左右,所以分外珍貴。做好的鹽漬櫻花要用精緻的小玻璃罐子裝著,可以存放很久,不僅保留了花朵的色與形,打開時,還有層層疊疊的香氣撲面而來。無論是泡水泡茶,還是當作清新小菜佐粥,抑或蒸饅頭做慕斯,都是那一點灼灼之精華。
鹽漬櫻花
我覺得以花作食,很多時候能給人類帶來一些啟示,無論是一樹花瀑還是滿園香氣,其實都是稍縱即逝的東西。但是如果能有一點點的耐心、一點點的勤勞,那就可以用一點點的心力,把這份易逝的韶華留存。
早年讀冒辟疆的《影梅庵憶語》,他也寫愛人董小宛最喜製作「花饌」:「釀飴為露,和以鹽梅,凡有色香花蕊,皆於初放時采漬之,經年香味顏色不變,紅鮮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噴鼻,奇香異艷,非復恆有。」傳說董小宛做得最好的花露是秋海棠露,自古人說海棠無香,可想而知,謬矣。
離開蘇州的時候,到前台跟客棧老闆娘告別,她正在抽一種叫「嬌子」的女士煙,有淡粉色的煙嘴,就是櫻花的顏色,她纖細的手指夾著,別有一番出世的風韻,看得我很是沉迷,以至於許多年裡都忘不了,就像是女人的姿態被重新賦予了意義。
走出客棧又花了很多時間,在城裡找到一包,白嬌曾是我抽過的唯一一包煙,後來就再也沒碰過煙這種東西,但它那種舊時光里的嬌懶,令人難忘,一如櫻花。
(本專欄部分文章已收入作者文集《萬物贈我濃情蜜意》,現已出版;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專訪梁博:「廢話,我就是靈魂歌手」
※大家都在中讀讀什麼?一一中讀3月熱銷專欄榜
※為什麼他只想活到75歲?
※跟性的聯繫最密切的兩種食物
※張國榮:當愛已成往事
TAG:三聯生活周刊 |
※山東日照櫻花幽艷綻放 「櫻花園」粉紅滿園
※日本小鎮櫻花綻放成花海
※寧波櫻花公園櫻花盛開,遊人恍惚置身於日本櫻花季
※櫻花季,請到上野公園「櫻花祭」
※航拍遂寧櫻花花海 踏青賞花正當時
※日本開花最早的櫻花品種—河津櫻
※芝櫻の花海,比日本櫻花還要美!
※桃花、杏花、櫻花、梨花、李花、海棠花有什麼區別?
※繁花盛,春日嬌——又到一年櫻花季!
※遼寧旅順櫻花園開啟夜賞櫻花季
※沖繩入梅 日本最晚的櫻花開花&京都三大祭「葵祭」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能分辨桃花、梅花和櫻花嗎?
※送走了櫻花,去日本最夢幻公園吃紫藤花冰激凌吧
※豆瓣日記:草木識小 櫻花落了,櫻桃紅了
※沖繩入梅 日本最晚的櫻花開花 & 京都三大祭「葵祭」
※日本晴空塔下櫻花綻放 繽紛爛漫惹人醉
※日本愛知縣有一萬棵櫻花樹,一年開兩次花,此刻,櫻花紅葉秋意濃
※日本早春櫻花盛開 形成粉色花道浪漫唯美
※俄羅斯女子飛日本拍出櫻花,漫天櫻花美麗的像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