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齊被撤,雜誌回應:涉偽造同行評議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齊被撤,雜誌回應:涉偽造同行評議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齊被撤,雜誌回應:涉偽造同行評議



當地時間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發表撤稿聲明,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107篇論文全部和中國研究機構有關,還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齊被撤,雜誌回應:涉偽造同行評議



「論文提交的評審人建議中,使用了評審人的真實姓名,但假冒了其電子郵件地址,這讓編輯以為文章發送給了真正的評審人。在我們與真正的評審人進行調查和溝通之後,他們確認並沒有對論文做過評審。」施普林格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參加了此次的調查,他對澎湃新聞表示:「同行評審流程是保障科研質量、誠信和可重複性的基石之一。我們撤銷這些受到影響的論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學記錄。」


中國科協稱,論文因虛假同行評審問題被撤,應該以適當方式讓公眾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體的責任。中國科協稱,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發生後,出版集團沒有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出版集團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

論文作者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4個國外研究機構。


據澎湃新聞統計,被撤稿的107篇論文作者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4個國外研究機構。


就國內波及的研究機構而言,不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三甲醫院在列,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高校也不鮮見。但相比之下,此次被撤稿的論文作者大部分來自國內各大醫院。


4家國外機構分別為日本愛知醫科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州血液中心、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調查者:這是全球性問題

「同行評審及投稿過程中的造假問題是全球性的,並非任何國家所特有的。我們的篩查工作不針對任何國家。」巴特勒對澎湃新聞表示:「人們普遍有發表文章的壓力,這不僅是在中國,全球範圍也如此。」


「但在中國,有一定證據表明,提供所謂語言編輯服務的第三方機構(註:一些提供論文代投服務的機構)在操縱評審流程上發揮了作用。」巴特勒說:「科研誠信是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十分重視的事情,他們在過去兩年也採取了重要的措施以解決相關問題。施普林格會繼續竭盡所能,協助相關工作,維護各方利益。」


什麼是同行評議?


同行評議是決定一篇投稿論文能不能在期刊發表的重要機制。一般而言,論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後,期刊編輯會邀請具有專業知識、和作者沒有利益相關的學者,評議論文的價值和質量。期刊主編在同行評議的基礎上決定是不是接收論文。


同時,《腫瘤生物學》此前規定,論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薦評審這篇論文的合適專家。此舉本是為了讓細分領域的研究能有對口的專家進行評審,但這也讓造假者有機可趁。造假者或是提供偽專家名單,或是提供真專家的假郵箱。如果期刊選擇他們作為審稿人,會得到一份熱情洋溢的正面評議回執,從而「助推」論文發表。

「按照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的建議,出版機構和期刊編輯決定撤稿。經過全面的調查後,我們有充足的證據可以相信(這些論文的)同行評議過程受到破壞。」《腫瘤生物學》總編輯Torgny Stigbrand在此次的「撤稿注意」中寫道。


3次因虛假同行評議而批量撤稿


這並不是《腫瘤生物學》第一次因同行評議造假而批量撤稿。2015年,施普林格出版社撤回來自10個旗下期刊共64篇評議造假的論文,其中包括發表於《腫瘤生物學》的論文。2016年12月,《腫瘤生物學》又進行過一次「清理」,撤下了25篇由於同行評議造假或其他問題的論文,其中絕大部分論文作者來自伊朗。


巴特勒透露,正是在2015年和2016年兩撥因虛假同行評審(等原因)導致的論文撤稿之後,他們決定對《腫瘤生物學》的相關論文進行篩查。「基於這一追加篩查,我們又查出新的虛假同行評審人。」巴特勒說。但對於107篇這一撤稿數量,他表示,「與這一時間段內所發表文章相比,所佔比例極小。」

至於後續,是不是還會有已發表的論文因虛假同行評議而被撤回,巴特勒說:「我們的調查比較徹底,我們確信已較好地掌握了整體情況,但我們仍無法排除這種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腫瘤生物學》是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響因子為2.926。2016年底,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與施普林格出版社的合作到期,《腫瘤生物學》的出版商自今年1月起已經改為美國SAGE出版公司。


SAGE出版公司發言人對「撤稿觀察」表示,出版社已經和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協商一致,將重構編輯委員會,並會徹底修改同行評議制度來使其符合SAGE的慣例。比如,在選用被推薦的審稿人、要求提供機構郵箱方面,實施更嚴格的政策。


附:此次被《腫瘤生物學》撤稿的研究機構清單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齊被撤,雜誌回應:涉偽造同行評議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基因組所等發現RNA甲基化調控基因出核新機制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千萬不要以為孤獨了,我就完蛋了
博士生成長需要經歷的幾道門
改變命運 改變世界!RNA藥物將迎來爆炸式發展
青島能源所在藍細菌光合生物合成乙醇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107篇論文被撤 又是同行評議造假惹的禍
第三屆「詩詞中國」召開終審評議會,22萬作品選出「人民的名句」
中國論文抄襲扎推?美國人文學科是怎樣做學術評議的
何謂「做中國哲學」?——陳少明《做中國哲學》評議
邀請人大代表評議檢察工作
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諮詢中心4個產品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廣東
生態學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同行專家評議會在中國林科院召開
同行評議與「虛擬見證」
調查顯示過半科學家接受公開的同行評議
Nature評論:同行評議中性別偏見的證據
明朝初年:百姓評議官員的「黃金時代」
明清復仇評議的文化審視
審稿制度的前生今世:同行評議將何去何從?
妖怪學與秩序:《從中國四大傳說看異界想像的魅力》問答、評議與討論
今年首期《公共服務大家評》播出 中國移動洛陽分公司接受評議
格力參與共建評議基地 助推「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廣東英德:上萬名教師接受師德評議
落實基層述職評議 助力高校黨建工作
研究揭示同行評議存在性別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