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這個季節在路邊、田間地頭常看到一種小花,開著黃色或白色的小花,很多人想採回家當野菜,可又不知道能不能吃,看著有點像蒲公英,可是又不太像,比蒲公英要纖細很多,這到底是什麼花呢?有什麼功效呢?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其實這種野花的全草不僅能吃,還能入葯呢!清熱解毒、敗火的功效比蒲公英還要強,也正是因為它清火降火、涼血止痛的功效比蒲公英還要大,所以味道也比蒲公英要苦很多。上次小編有點上火,嗓子很痛,采了有三五棵回家吃後,很快就好了。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它的正式學名叫「中華小苦蕒」,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有,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採挖的時候,多挖一些晒乾備用,真的很好。



超級常見的路邊野花,清熱涼血、解毒止痛,比蒲公英效果好千倍!



中華小苦蕒為菊科小苦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俄羅斯遠東地區及西伯利亞、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一、中華小苦蕒生長習性


分布於日本、朝鮮、台灣島、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福建、河北、河南、西藏、山東、江西、黑龍江、四川、山西、江蘇、雲南、安徽、陝西、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230米至4,700米的地區,喜陽,耐寒,耐瘠薄,多生於海拔300—1480m以下的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岩石縫隙中。


二、中華小苦蕒作用用途


識別:多年生草本。葉多著生於基部,線狀披針形或篦狀披針形,先端鈍或尖,邊緣具稀疏的羽狀齒裂或不裂,基部窄狹成柄,莖生葉僅1-2枚,無柄,微抱莖。頭狀花序排列成稀鬆的傘房狀的圓錐花叢。舌狀花黃色或白色,舌片先端5齒裂。瘦果狹披針形,具嘴,兩面有縱棱10條。「小苦蕒屬」植物是從「苦蕒屬」植物中獨立出來的,故其植物名中還帶有「苦苣」「苦蕒」「苦菜」之類的名字。


入葯:全草入葯叫「山苦蕒」。

性味:苦,寒。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膿。


應用:葯食兩用,嫩莖葉可食用,入葯能治闌尾炎,腸炎、痢疾,瘡癤痛腫等症。


用法與用量:10-15克,水煎5-8分鐘,內服。或直接生食8-10克。

點擊上方,關注「健康必讀」,為您精選新鮮出爐的健康熱點,解答健康困惑,尋求健康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推薦清熱降火的兩道簡單食譜
這個方子雖然只有兩味葯,但卻是清熱利濕的良方!
這個路邊的野菜抗癌抗菌,清熱消炎,在中醫是味猛葯
千年老鼠屎——卻是清熱、解毒的良藥
曲澤穴:疏經活血、清熱除煩!

TAG:清熱 |

您可能感興趣

半枝蓮又名韓信草,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
紫荊花、樹皮和果實均可入葯,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效
這種野花是神葯,除了漂亮,還能消腫止痛、治風濕麻痹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
紫荊花樹皮果實均可入葯,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
馬路邊的野草,可以祛風殺蟲,止痛,效果不錯
天麻加一寶,止痛、養肝、治風濕效果好!
雪梨可以或許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潤肺成果絕佳,花椒具有散寒除濕,解毒止痛的功用?
小小的一株雞骨草,卻有有清熱祛濕、護肝、止痛之功效
路邊傳說中的「八仙草」,入葯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止痛
我們叫它「馬尿燒」東北居多,是活血、止痛、除濕的最好良藥!
不起眼的野草,竟然可以散瘀止痛、清熱燥濕
辣蓼具有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功效
農村路邊常見的野草,竟是降壓止痛良藥!很多人聽到它的名字笑倒
田裡的一朵隨處可見的野花,竟是祛風止痛的良藥
這遍地可見的野草,是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良藥!沒想到吧?
難怪很多家庭都養薄荷,不但清涼、止癢、消炎、止痛……還有疏肝健脾的作用呢
連秋水和雙氯都不能止痛的急性痛風,到底是什麼來路?
荔枝不僅好吃,還是止呃逆、止痛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