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吳祿貞一死,「燕晉聯軍」便成泡影。革命軍一舉攻佔北京的「最佳機會」稍縱即逝,待得袁世凱在吳祿貞被刺六天後自彰德入京,任內閣總理大臣,立即派曹錕進攻娘子關。晉軍裝備根本不是精銳的北洋軍對手,接戰即敗,曹錕一直攻入山西,閻錫山棄太原而逃。

吳祿貞時方卅一歲,與張紹曾、藍天蔚並稱「士官三傑」,又因為人豪放,喜結交好漢,亦喜冶遊,納娼為妾,人將其與蔡鍔並稱為「南蔡北吳」。錢基博後來為他做《吳祿貞傳》,憶及聽友人說甲辰(1904)與吳祿貞同飲酒座,酣暢之時,吳突然大聲喝道:「諸公還記得庚子夏天,安徽有大盜劫大通厘局的事嗎?知道那大盜是誰嗎?」舉座無敢應者,「祿貞右手舉酒滿杯,左手自指鼻尖曰:『不敢欺!我也!』揚杯飲,一吸而空」。當時在座的便有良弼。七年後,良弼掌管軍諮府,據說馬蕙田割了吳祿貞的頭顱,便是上京從良弼那裡領得了二萬兩賞銀。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吳祿貞處輸入圖片描述

吳祿貞喪生在二萬兩賞銀之下,而他的第六鎮統制,也是二萬兩買來的。當時吳祿貞從延吉邊防督辦任上調回北京,補授副都統。好友李書城勸他:副都統與撫台職位相當,但無實權,最好你設法謀取湖南或山西的巡撫,一旦有機會,可以自己起事,比指望別人更有把握。吳祿貞答:外放撫台不難,只要有二萬兩銀子賄通慶王即可。於是李書城找傾向革命的富有朋友籌集了二萬兩銀子交給吳祿貞,吳以此為贄敬,拜在慶親王門下。不久慶親王告訴吳:各省巡撫都未出缺,只有保定陸軍第六鎮統制需人,你先去那裡,有機會再調一省給你。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李書城

吳祿貞很高興,在他想來,一鎮統制手綰兵權,而且保定離北京很近,起事便易。可惜他履職之後,發現第六鎮暮氣沉沉,風氣不開,不少將士還有煙癮,不禁向李書城哀嘆「無法整理」,他在給朝廷的奏摺里也說全鎮官長四百,而受軍事教育、合軍官資格者不足五十人,有行年六十仍充排長者,「官長如此,兵士可知,是曰新軍,實為烏合」。他發現協統周符麟完全是舊式軍人,無軍事知識,且有煙癮,於是奏請朝廷將其撤職。有慶王這樣的老師,所請自無不準。不料到了最後,吳祿貞居然死在此人手裡。

吳祿貞一死,「燕晉聯軍」便成泡影。革命軍一舉攻佔北京的「最佳機會」稍縱即逝,待得袁世凱在吳祿貞被刺六天後自彰德入京,任內閣總理大臣,立即派曹錕進攻娘子關。晉軍裝備根本不是精銳的北洋軍對手,接戰即敗,曹錕一直攻入山西,閻錫山棄太原而逃。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吳祿貞墓

民國成立後,山西為吳祿貞開追悼會,參加者超過萬人,輓聯有數百幅之多,掛滿全場,備極哀榮。中間也有言辭很出色的,如景梅九送的長聯,就有「伯仲之間見華拿,指揮若定失彭韓」,以華盛頓、拿破崙、彭越、韓信等名將為喻,評價很高。但眾人公認,最貼切、最感人的還是劉越西送的一副輓聯。其實,那只用了極常見的一聯成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民國了·太原(6)「燕晉聯軍」成泡影,袁世凱派曹錕進攻娘子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早講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了·太原(5)石家莊火車站突發兵變,吳祿貞被刺
民國了·太原(4)清軍大兵壓境,為守住娘子關閻錫山當眾下跪
民國了·太原(3)「彗星東西現,宣統二年半」,看來大清要完
民國了·太原(2)三百元辦《國風日報》,登醜聞扳倒山西巡撫
民國了·太原(1)為秦晉聯軍作計劃,景梅九、井勿幕遊歷娘子關

TAG:楊早講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民國了·太原(1)為秦晉聯軍作計劃,景梅九、井勿幕遊歷娘子關
袁世凱、黎元洪、孫中山、黃興卷進來的民國第一案張振武案
民國女痞子:追孫中山,睡黎元洪,撩袁世凱!
北洋軍閥名將徐樹錚:堪稱民國軍閥中的第一才
民國作女沈佩貞:追孫中山睡黎元洪泡袁世凱,鬧革命還是耍流氓?
民國了·山東(1)徐鏡心、孫丹林、柳仲乘喝遼陽白酒,議取登州
民國陸軍上將徐永昌書法和簽名欣賞
民國電影皇后李麗華 曾被成龍尊為「永遠的女神」
民國奇才女子:呂碧城
馬勇: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3個時期的民國
民國十大軍閥系列之:基督將軍馮玉祥
民國軍閥、袁世凱、閻錫山、吳佩孚、張作霖大多寫得一手好書法!
民國元老劉成禺的美國羅曼史
女星民國裝扮:趙麗穎、唐嫣、范冰冰、楊紫,誰驚艷到你了?
民國軍閥吳佩孚與徐樹錚的恩怨
民國了·杭州(2)沒成為南京政府軍政要員,尹氏姐妹大鬧總統府
徐春龍:民國女畫家 「才女名媛」陸小曼
林徽因:遊走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的民國美女
民國歷任雲南王書法:唐繼堯、龍雲、盧漢三人,他的字更勁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