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三歲看老:誰帶的孩子像誰

三歲看老:誰帶的孩子像誰

1

因為工作調動,女兒8個月就跟著爺爺奶奶回鄉下生活,女兒小時候長得像男孩,頭大眼大,沒事喜歡捏我鎖骨,每次佯裝要打她時,她就咧開小嘴開心地笑。

我們空閑的時候會回去看她,她遠遠地躲著我們,甚至想抱她睡覺,那也得等她睡著了,讓老公偷到我們床上。

婆婆除了有些「護犢子」,過份節儉,相較一般的婆婆還不錯,話少,勤快,也沒什麼個人喜好,對待女兒那是掏心掏肺地疼,所以,女兒跟著她,我挺放心,加上那時候自己年輕還想著到處玩,有個合適的人選幫你帶孩子,不要太高興。

後來工作穩定,女兒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早早把她接過來培養感情。

剛到大城市,女兒處處顯示不適應,例如怕過馬路,不敢玩蹦蹦床,到超市會牢牢抓住你的衣角,不願意和生人打招呼等,後來經常帶她出去玩,她也漸漸習慣下來。

有次去朋友家坐客,朋友的婆婆讚不絕口:「這小女孩好有教養,你看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不亂動東西,身上一直乾乾淨淨的。」

女兒在她的誇讚下靦腆地笑了,她的小碗吃得乾乾淨淨,桌上沒有撒下一粒飯。

朋友卻神色憂鬱地對我說:「拜託,你家女兒像個小大人,累不累啊?你對她管太嚴?」

我還沉浸在朋友婆婆的誇讚中,覺得朋友過慮了,平時我們在家也是對女兒種種優於同齡人的好習慣,讚不絕口,女兒很享受我們的誇讚,越發地乖巧懂事。

直到開始上幼兒園,女兒每天一到上學時間就哭,老師說她不和小朋友玩,每到做遊戲她就乖乖地坐一旁當觀眾,問她為什麼不玩,她要麼說「不會」,要麼說「不好玩」。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每天上班之前都得和她來一次理性與感性地較量,理性是狠心將她塞進老師懷裡掉頭就走,感性是理性的動作前先陪她哭一番。

嘴裡吼她教育她,心卻是疼地:誰讓你當初將她丟在老家?

有次帶她去公司,我在忙工作的事,她乖巧地坐旁邊拼圖,畫畫,或是給爸爸發簡訊。

公司同事驚訝:「太乖了吧,你不要對她管得太狠,還是個孩子呢。」

我這才感覺到女兒相較一般孩子偏內向,不夠活潑,不夠孩子氣,想起她跟著我跑完一條街也沒吵著要買一件好吃好玩的,想起她會撿起掉衣服上的飯粒塞進嘴裡,想起在我說給她買衣服時,她輕聲說:不要亂花錢!

我心疼地發現:女兒太像婆婆了!

三歲看老:誰帶的孩子像誰

2

孩子是什麼?孩子是早春的花朵,是八九點的太陽,是茁茁成長的幼苗,是詩,是畫,是夢,是華麗篇章,唯獨不該是我們大人框架里的「木偶」。

孩子與成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的靈性是我們無論花多少精力或是錢財都無法獲得的,他們的單純與質樸是世上最讓人安心的東西。

聽聽名人們討論孩子吧:


塞德茲: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維形。

愛迪生: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

阮庚梅: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個純真無暇的世界!

杜威:兒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貴的,我們引導兒童初期自然趨向的途徑能固定兒童的基本習慣,能確定後來能力的趨向。

魯迅: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

為了讓女兒有更多的朋友,為了讓她釋放自己的天性,我們告訴她「話越多的孩子越聰明」,家裡新買的沙發成了她的「蹦蹦床」,每次逛街,我們故意逗她:「都沒人讓我們請客,好沒面子啊。」

現在,女兒相較一般孩子還是偏內向,但已經願意去主動交友,也經常做些讓我們頭疼不已的事,我很欣慰她已經願意釋放自己的天性,而不是像個大人一樣壓抑自己,有句話說得好:孩童時所壓抑的,長大後勢必成倍地補償回來。

老年人體力有限,加上隔代文化的差異,勢必造成所有老人都希望孫輩聽話好帶,他們年老體邁,怎麼可能陪孩子爬高爬低,他們勤勞內斂,怎麼會陪孩子說這說那,他們省吃儉用,由不得孩子要這要那,或許,我們老了,也是這樣。

可是,每個孩子都是個體,他們或靜或動,或才思敏捷,或穩重獨立,有的孩子觀察力強,有的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好,有的孩子擅長歌舞,有的孩子擅長手工,所以單純希望他們做個「乖孩子」並不有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每個孩子都是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不是車間倒模批量生產的「零件」。

三歲看老:誰帶的孩子像誰

3

鄰居的孩子一直是爺爺帶,爺爺嘴快手快,一點家務很快做完,每次送孫子上學都火急火燎,因為他急著趕赴麻將場。

有次孫子磨嘰,走兩步停一下,好像是想要爺爺給錢買冰淇淋。

爺爺火了:「走不走?」

孫子也火了:「不走!」

爺爺翻舊賬:「哪個王八孫子天天偷我錢?」

孫子樂了:「我是孫子,你說誰是王八?」

爺爺反應過來,氣得將孫子書包扔得老遠。

孫子毫不畏懼,跟上來,在書包上跺了一腳。

圍觀的人一齊笑了:這爺孫倆,真像!

不要說老人帶不好,我們自己帶就完美了?親眼目睹一朋友披頭散髮地和女兒窩在被子里,兩人各執一部手機,朋友追韓劇,女兒看「喜洋洋」,全程幾乎零交流,她得意地沖我笑:「我閨女好帶吧?」

在《爸爸,請放下手機》那段視頻里,有個孩子痛哭流涕地控訴:「現在的父母根本就不管孩子,他們只知道看手機,看手機,好像手機才是他們的兒子。」

現今社會,10個年輕人就有9個手機黨,剩下那1個搞不好還是手機丟了。

所以說,孩子是誰帶不是重點,重點是帶他的那個人是什麼樣?

當父母的,要儘可能多陪陪孩子,以後孩子長大了,你會發現他身上有你年輕時的影子,當然前提是你得先做好自己,不要到時氣急敗壞地喊:這孩子是不是抱錯了?怎麼一點不像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教育寶典 的精彩文章:

這些問題90%的媽媽都問過!
2017,孩子最渴望的童年禮物清單,都在這裡啦!
孕期頭痛不是小事,必須得重視!
孩子初三早戀,家長該怎麼處理?
孩子生來差不多,為什麼區別越來越大?

TAG:親子教育寶典 |

您可能感興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由誰帶真的很重要!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樣帶孩子是在「毀」了孩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由誰帶真的很重要
老人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3歲真的可以決定一生嗎
老人常說:三歲看老,小孩子這5個壞毛病家長說什麼也不能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以後是否孝順,看這3個地方就明白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有科學依據 怎樣讓你家的孩子未來不為錢發愁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這3種行為告訴你他很聰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的是孩子這幾個方面,你有沒有看錯?
還在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以後是否孝順?幾個細節一看便知
看完你就懂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細節看孩子能否成器
三歲看老是真的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的是這樣嗎?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孩子的一生早註定
你會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嗎?寶媽:孩子三歲之前穿啥我說了算!
三歲娃要給「女朋友」帶吃的,寶媽聽後哭笑不得,兒子要被拐跑了
單親爸爸帶三歲兒子擺攤賣小吃,看到兒子收拾碗筷時忍不住了!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的一生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