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賣房供獨生女留學,女兒卻棄父母於不顧,中國人如何避免老無所依的悲劇 ?

賣房供獨生女留學,女兒卻棄父母於不顧,中國人如何避免老無所依的悲劇 ?


我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口號:「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






最近有一個新聞引起了熱議。一對夫妻,為了滿足獨生女出國留學的心愿,不惜賣了房子,省吃儉用將女兒供到研究生畢業。可是,女兒卻不顧父母反對,執意要嫁給外國人,年邁的父母因此面臨著無人養老的悲劇。







張勇今年61歲,朱靜今年60歲,夫婦二人退休前都在深圳的一家工廠上班,收入不多,卻也能滿足基本生活,屬於典型的工薪階層。



這對夫婦30歲之後才生下了女兒張莉,對這個獨生女向來是視作掌上明珠,寄予了極大期望。2006年,張莉在高考中失利,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名牌大學,於是向父母提出想要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聽起來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國外的教育環境也普遍比國內優越。張勇支持女兒的決定,可是高昂的留學費用使他十分為難。




歐美國家的學費普遍較高,生活費也令人咂舌,每年的費用加起來要大概30萬元。這麼一大筆錢,向親朋好友們借是不太現實的。




畢竟只有這一個女兒,面對女兒期待的眼神,張勇實在不忍心讓她失望。在和妻子商量之後,夫妻二人咬了咬牙,決定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賣掉,換成了70平方米的小房子,以此籌集資金送女兒出國。




2007年,張莉被美國的一所大學錄取。張勇夫婦懷著萬分不舍的心情,把女兒送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







張勇至今回憶起來都十分難受:「凌晨一點的紅眼航班。我遠遠地向她揮揮手,她已經消失在我的視野了,我還是朝著那個方向張望著,我突然心裡空落落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了。「



在女兒出國之前,朱靜一再向女兒強調,絕對不能和外國人談戀愛。之所以做出如此規定,是因為夫妻倆擔心女兒找了外國男友就不回來了,但是這種擔心他們並沒有和女兒明說,只是要求女兒別找外國男友。




女兒走了,一向熱鬧的家裡就剩下了夫妻二人,每天都生活在對女兒的思念里,朱靜經常失眠。張勇不能像妻子那樣多愁善感,因為他要努力想辦法籌錢,一年30萬的花銷,僅靠賣房子的錢並不足以支撐。




張莉在美國讀完大學本科之後,又繼續讀研究生,張勇夫婦省吃儉用支持著女兒的學業。然而,2015年,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女兒突然打電話告訴他們,自己不回來了,因為在國外已經找好了工作,而且準備和外國男友結婚。




這對老兩口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他們只有這一個女兒啊。含辛茹苦將女兒養大,賣房子送她出國留學,如今女兒竟然要定居國外,這豈不是意味著夫婦二人要老無所依?




張勇既憤怒又傷心。他萬萬沒想到,送獨生女出國留學,這件十年前令他們引以為傲的事情,在今天竟然成了心頭之痛。





張勇看著女兒兒時的照片(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禁止女兒嫁給外國人,倒不是因為張勇對外國人有什麼偏見。他主要是擔心獨生女定居國外之後,自己夫婦二人老了沒人照顧。




為了讓女兒回心轉意,張勇不惜威脅女兒,要斷絕父女關係。他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女兒改變主意,畢業之後回到中國工作。然而張莉並不吃父親這一套,她在美國呆了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紮根於此的希望,和男友感情又不錯,怎麼會輕易回國?因此,張莉陷入了和父母的冷戰。




當初賣房送女兒出國,如今卻面臨老無所依的困境,張勇夫婦倆的心情悲涼而又無奈。



網友的評價呈現兩極化。一種普遍的看法是,張莉的做法是棄父母於不顧,違背了基本的孝道。




每個人都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都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對於張莉而言,想定居國外當然可以,但是作為獨生女,當初出國留學花的是父母賣房子的錢,如今學有所成了就不管父母,當真問心無愧嗎?這和功成名就之後拋棄髮妻的陳世美有什麼區別?




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填報了浙江大學,他的母親則想讓他報清華大學。高曉松很不樂意,認為自己有選擇大學的權利。他的母親想了想,鄭重地告訴他,你有選擇的權利,不過以後學費和生活費你自己掙,家裡不會再管。




高曉松思考了之後,決定聽母親的,填報清華大學。







人這一輩子價值觀不能變來變去,想要自由的時候搬出西方式的價值理論,需要用錢的時候卻又讓父母砸鍋賣鐵進行中國式供養。這是一種極度的自私。




更何況,在張莉出國之前,父母曾明確要求不能和外國人談戀愛,她並未表示反對,在享受父母多年供養之後卻突然不認賬了,如果從理性的角度來講,是一種毀約行為,從感性的角度來講,是不孝。




但是,也有人認為,並不能一味苛責女兒。




一位網友說:「送孩子出國的父母,都要做好孩子不會回國的心理準備。讓孩子去外地求學打工的父母,也要做好孩子不會再回家鄉工作生活的心理準備。從他出生開始,人生就是一場分離和送別。」




許多中國父母有一個傳統觀念,養兒防老。養育孩子是為了讓自己老了有人照顧和贍養,原本純粹的親情關係摻雜進了現實和利益因素,父母就像是投資人一樣投資自己的孩子,指望他能夠既有出息又聽話,給自己的晚年提供有效的保障。




然而,真正純粹而無私的愛,難道不是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越飛越高嗎?







既然十年前選擇了送女兒出國留學,那就應該預料到女兒可能會定居美國。如果不想讓女兒走,當初直接明了地和女兒把話挑明不就好了?如今女兒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可以入籍,父母卻突然命令女兒必須回國,用道德來綁架女兒,這豈不是也有點不近情理?




父母對子女的愛,為何很難做到真正的無私呢?




紀伯倫曾寫下這樣的詩歌: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在這個事件被報道之後,有人責怪女兒,有人責怪父母。兩種觀點都有依據,但是我思考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張勇在和女兒冷戰之後最為擔憂的一個問題是:如果真的和女兒斷絕了來往,老兩口老了之後誰來照顧?




拋開道德上的爭論,理性地看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這折射出了我國目前養老制度的不完善。




張莉出國被視為棄父母於不顧,可是那些離家千里在外打拚的人又何嘗有時間照顧父母呢?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很多家庭把養老的重擔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可是孩子長大之後為了事業大多想留在經濟發達地區打拚,這就造成了許多親子矛盾。







孩子不在身邊怎麼辦?只好進養老院。但是我國目前的養老事業跟不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速度。




在2000年,由國家和集體管理的養老院僅僅占老年人口的0.8%。但老人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2010年,全國65歲以上人口已經有1.33億,預計2020年將會達到2.48億。到205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將會增加到4.3億,占人口總數的30%。




再加上過去30年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許多家庭呈現出4-2-1的結構,一個孩子可能要承擔起六位老人的養老責任,單純依靠家庭養老是不現實的,必須依靠社會養老。




可是,在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的今天,我國的養老院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的普遍需求。




公辦太少,民營太貴。條件好的養老院費用高昂,條件差的養老院老人往往得不到良好照顧,因此很多老人提起養老院就唉聲嘆氣,覺得去那裡就是去受罪了。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子女,也往往被視為不孝。







養老配套設施的不健全,根源在於國家在養老上投入較低。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繳費率高達28%,在全世界居於前列,但是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8%。這些不利因素,使中國老人不得不把全部的養老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企圖把孩子綁在自己的身邊,避免自己晚景凄涼。




但是這樣一來,就犧牲了孩子的事業和夢想,當一個本可以在更廣闊的世界打拚的孩子,不得不順從父母意願回到家鄉的小縣城,父母倒是不悲劇了,但孩子的人生卻多了遺憾甚至悲哀。




中國老人如何才能避免「無人養老」的悲劇?無論是束縛孩子來成全父母,還是委屈父母來成全孩子,似乎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面對這種兩難的處境,我們的鄰國日本,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超過65歲的人口已經佔全國人口比例的26.7%,因此日本政府一直注重對養老事業的投入。老年人往往不肯離開家,因此養老機構提供了「日間照料」服務。




早上,養老機構派專車將老人們接過來,在機構里度過一天的生活,享受餐飲、沐浴、醫療、護理等專業的服務。晚上,專車將老人們一一送回家中。如此一來,獨居的老人們在白天有專業人員陪伴照顧,避免了發生意外,晚上又能回家,有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一舉兩得。




為了確保養老機構能給老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日本政府嚴格規定,養老機構中護工和老人的比例最低是1:3,避免了出現像中國一些養老院里一個護工照看幾十個老人的亂象。







但是,日本和中國一樣,人口稠密,養老的資源也較為緊張。




為了使養老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日本政府通過專業介護師評定每位老人所需的介護等級,只有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才會長期住在養老機構。同時,日本政府積極承擔起責任,會根據老人的介護等級發放相應的補助金,減輕老人的經濟壓力,即使是貧困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




像張勇夫婦這樣剛剛年過六十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果生活在日本,完全可以選擇最為實惠的居家養老模式,每天都有養老機構的人員上門做家務、送餐,需要出行的話還會有專業護理人員陪伴。即使是子女,由於工作壓力和自己的家庭,也未必能照料得像介護人員這樣精心。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當前的中國無法建立起一套這樣完善的養老制度?根源就在於資金。




日本是發達國家,老人們普遍比較有錢。即使是貧困潦倒的老人,政府也會填補大量資金,確保他們能夠安度晚年。




但是中國長期以來在養老事業上的投入比例較低,很多老人單純依靠子女,失獨或子女長期在外工作的老人,往往面臨「老無所依」的悲劇。這也是張勇這類父母竭力要讓女兒留在自己身邊的主要原因。







如何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年輕人都想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僅僅用「孝道」把孩子綁在家裡是絕對不行的。唯有國家加大對養老事業的資金投入,儘快完善養老配套措施,中國老人才會有一個有尊嚴的晚年,老人和子女皆大歡喜。不要忘記了,我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口號:「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



評論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寫留言」,即可參與評論



世界華人周刊(wcweekly)

權所有,華哥編輯



歡迎添加華哥微信(zglgag168)


歡迎分享



點擊下面標題,可查看更多文章


當中國老人在跳廣場舞,日本老人卻在拚命掙錢


日本養老院「砍人」背後:可怕的老齡化社會!當中國也老了,我們該如何安度晚年?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

回復關鍵詞【

925

】,送你一篇特別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有錢人為什麼喜歡開破車?首富孫正義的回答震驚四座
難怪民國出大師,民國的老課本美得讓人驚艷,這才是教育
花錢送孩子受吃苦教育?英國貴族後代們的夢魘
美國總統和夫人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猶太人平均每年讀64本書」,一個流傳11年的國產謊言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唯一神秘的女兒國,男不娶女不嫁,全靠走婚生孩子
嫁給非洲男人的中國女人,後悔當初愛面子,被拋棄回國很難再嫁
這些被父母拋棄的中國女孩,被美國爸爸收養後,如今已變成大姑娘
失蹤中國留學生屍體被找到!父母赴澳,家人崩潰,案情很可疑
美國夫婦領養了中國無臂女孩被人嘲笑,現在女孩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急迫想嫁給外國人卻慘遭「退貨」的女明星,她聲稱一輩子不嫁給中國人!
俄羅斯女孩喊著嫁給中國小伙,不要彩禮,丈母娘幫你養孩子
殺妻嫌犯返回都柏林,失蹤的中國妻子依然不見蹤影
中國留學生暴打女友 她竟然還想交往!
歐洲女人都不願意嫁給中國的男人?得知真相讓我羞愧難當
中國最後的女兒國,美如仙境!男女結婚不需要登記!
這就是歐洲美女,不願意嫁給中國男人的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中國最讓人無奈的一個姓氏,自己叫難為情,別人叫你還跟他急
中國最貞烈的皇后,怒斥自己的父親兩次賣女求榮,最終含淚自刎!
多少中國父母,都被子女慣壞了
中國女人嫁非洲男人都嗤之以鼻,那中國爺們娶非洲女人你們怎麼說
同樣是中國媳婦,劉燁的法國老婆飽受讚譽,而有純正中國血統的她卻讓人很不爽
不少中國美女嫁給了黑人朋友,婚後情況各有不同,都是自己的選擇
巴基斯坦女孩對中國遊客最熱情,但是和她們只能戀愛,不能結婚!
喪心病狂販賣鴉片荼毒中國人的英國佬,他們自己不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