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226萬人關注,新榜、清博連續6個月全國公眾號總排名前3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作者 | 梁漱溟


本文摘自梁漱溟先生1928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的講演《做學問的八層境界》。


簡而言之,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於沒有。因為大多數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云亦云,對於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於沒有想法。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學問,走上現在這條路,只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提得出問題,然後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以下分八層來說明我走的一條路: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第一層境界:因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見(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行了,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有主見乃感覺出旁人意見與我兩樣(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衝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於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此後看書聽話乃能得益(融會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第四層境界:學然後知不足(知道不足)

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問題之不可輕談,前人所看之高過我,天地間事理為我未及知者之盡多,乃打下了一向的粗心浮氣。所以學問之進,不獨見解有進境,逐有修正,逐有鍛煉,而心思頭腦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度亦鍛煉得謙虛了。而每度頭腦態度之鍛煉又皆還而於其見解之長進有至大關係。換言之,心虛思密實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總疑心他比我高,疑心他必有為我所未及的見聞在,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乎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乃如彼?我原是聞見最不廣,知識最不夠的人,聰明穎悟,自己看是在中人以上;然以視前人則遠不逮,並世中高過我者亦盡多。


第五層境界:由淺入深便能以簡御繁(以簡御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御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彷彿只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裡是異常輕鬆的----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著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麼,那就對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裡明白,口裡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是真學問使有受用(運用自如)


有受用沒受用仍就在能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對於一切異說雜見都沒有搖惑,而身心通泰,怡然有以自得。

如果外面或裡面還有擺著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所以沒有問題,因為他學問已經通了。


因其有得於己,故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思考問題有八層境界,趕緊看看你到了第幾層?



第七層境界:旁人得失長短二望而知(一覽眾山小)


這時候學問過程裡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皆曾翻過身來,一切的深淺精粗的層次都經過。


第八層境界:自己說出話來精巧透闢(精闢通透)


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晶亮透闢,因為這時心裡沒有一點不透的了。此思精理熟之象也。


補充介紹:作者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著有《鄉村建設理論》、《人心與人生》等。


占豪新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豪 的精彩文章:

全球經濟面臨七大威脅,尤其是美國,中國不得不防!
攝影記者跪地崩潰痛哭,背後真相原來如此殘酷!
一位老教師用30年總結出36條教育金規,很受啟發,請為自己孩子收藏!
朝鮮翻中俄倒美國,這種「神功」是怎麼練成的?還能弄潮多久?
中國初中生遭遇美國高考,一場毫無人性的「虐殺」開始了……

TAG:占豪 |

您可能感興趣

【知識】長見識了,喝茶竟也有十八層境界,看看你是屬於哪一層
養娃的五層境界,你到了第幾層?
文人畫的九重境界,你看到幾層?
做人,九層境界,你在第幾層
存白茶的3層境界,你到了哪一層?
喝茶的十八層境界,你在幾層?
富養的最高境界,看你有沒有做到這一點
臨帖有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為人父母的六層境界,你做到了第幾層?(第六層堪稱完美!)
婚姻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思維導圖 | 忍辱有六種境界,你到哪一層了
婚姻的四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婚姻的四層境界,你 在哪一層?
這幾個情況,看是盤文玩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老母親上廁所之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第一層的我已哭暈在廁所……
少年說:做家務三重境界,看看你家孩子達到哪一層?
看網路小說的這三個境界,你達到了哪個呢?
練瑜伽的5個境界,你到哪一層了?
喝茶有4個境界,看看你到了哪個境界
交友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