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他用北京的10套房,為我們建造了一個現實童話

他用北京的10套房,為我們建造了一個現實童話





「 一個著作等身的「文盲」」




文 | 十點君






童年啊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




前幾天,承載我們許多人童年記憶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親口證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曾以每平米1400元的價格,

在北京買了10套房,用來存放讀者來信。




這則消息,震驚了許多人,也感動了許多人。




-01-



三十二年來,鄭淵潔堅持童話創作,一個人寫《童話大王》月刊。




他的文章總字數已逾幾千萬字,創造出了許多生動的童話形象。




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與貝塔等,都陪著我們長大,甚至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是我們許多人從小的好朋友。






作為這些童話形象的「爸爸」,鄭淵潔自然而然擁有了許多小粉絲,小讀者們為表達對童話和鄭叔叔的喜愛,

便

經常給鄭淵潔寫信,最多時每天可達上千封。




隨著書信的日益增多,如何處置這些書信成了鄭淵潔的一大困擾。擺家裡吧放不下,扔了吧又不可能,這些都是讀者對自己的喜愛和信任,代表著孩子們的一片赤誠,萬萬不能隨意處理。






為了不辜負讀者對自己的喜愛,

他以每平米1400元的價格,在北京一口氣購置了10套房。




這些房子,既不自己住,也沒有租出去,全部留給讀者的來信「居住」。








如今,經濟快速發展,北京房價猛漲,這10套房都屬於學區房,估值大約10億。




無心插柳柳成蔭,對讀者的一片心意,竟帶來了這麼大的回報。







2010年11月的時候,鄭淵潔發起了「鄭在尋找」活動,從數十萬封讀者來信中隨機抽取10封,利用微博尋找這十位當年給他寫信的小讀者。




本以為,時間過去這麼久了,可能很難找到。沒想到,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在萬能的微博和網友的幫助下,十位讀者全部找到。





▲《

北京晚報

》用整個版面報道這件事




十全十美。這十位讀者分布在全國各地,有雜誌主編、醫務人員、電腦程序員、市長秘書、舞蹈藝術家、公務員、企業老闆……




-02-




鄭淵潔對文字、讀者的尊重,大多來源於父親鄭洪升的言傳身教。




自打他出生起,見過的最多的場面,就是鄭洪升趴在桌子上看書寫字。




鄭洪升曾抱著他看完了整本的《資本論》,至今他們家收藏的那本《資本論》的第955頁右側空白處,還留有鄭淵潔用鉛筆留下的批眉。




由此,

鄭淵潔從小就對看書和寫字產生了崇拜心理。





▲小時候的鄭淵潔和軍人爸爸




鄭洪升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較「異類」,從不打罵孩子,如果鄭淵潔犯了錯誤,

父親「懲罰」他的方式永遠是寫檢查。




四年級的時候,學校要求寫一篇名為《早起的鳥有蟲子吃》的作文,鄭淵潔突發奇想,寫了一篇《早起的蟲子被鳥吃》,後來被老師罰說幾百遍「鄭淵潔是最班上沒出息的人」,他氣不過拉響了炮仗,結果被學校開除了。







鄭洪升晚上回到家得知他被學校開除的消息,臉色很不好看。他便立馬將之前寫好的小說形式的檢查遞給父親看,父親看著看著,臉上就陰轉晴了。




從此,鄭淵潔再也沒去學校上過學。鄭洪升在家教他。他的第一節課就是背誦《共產黨宣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自己查字典。







或許,鄭淵潔能夠三十二年來一個人完成一本刊物,很大程度來源於父親獨特的教育理念吧。




不盲從與當時主流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儘可能的包容和鼓勵。

尊重孩子的興趣,保留孩子的自尊心與好奇心。







前段時間,鄭淵潔與鄭洪升一起參加了《朗讀者》,深情朗讀了自己的作品《父與子》。




因為寫作的原因,鋼筆水用的很快,每天都要灌一次墨水。




有一次,鄭淵潔感到很奇怪,一個多月過去了,怎麼鋼筆還有水,直到有一天晚上去洗手間,才發現原來這一個多月來,爸爸每天半夜偷偷幫自己加墨水。








那天晚上,父親問他,一個人能將《童話大王》月刊寫多少年?他說,

只要爸爸媽媽活著,我就一直把它寫下去。







鄭洪升就說,你一直寫下去,我們就一直活下去。




如今,老爺子已經86歲了,身體越活越年輕。




-03-




鄭淵潔當了父親後,繼承了鄭洪升家教的衣缽,把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用在了兒子鄭亞旗的身上。




鄭亞旗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學校布置了一篇關於雪的作文,鄭淵潔為兒子捉刀寫了一篇,結果第二天被退回,說作文不能這樣寫。因為學校的作文標準是三段論。







學校的刻板教育、對孩子不尊重、忽視孩子的品德教育等原因,讓鄭淵潔不放心鄭亞旗在學校繼續學習。兒子小學畢業後,鄭淵潔便讓他在家讀。




他在家為鄭亞旗布置了一間教室,上面貼著愛迪生的畫像。除了自己教授,還為孩子請了許多退休教師來當家教。每周一,和學校一樣,家裡都會舉行升國旗儀式。








鄭淵潔認為,思想品德的教育應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節,但學校缺少這方面的教育,市面上也沒有好的教材。




於是,他便自己動筆,編了一個《羅克為什麼不是狼心狗肺》,通過童話來告訴孩子,

對人要尊重,要友愛,不能因為別人有所缺陷就歧視他。








除此之外,他還以標準教材為參考,編寫了多部趣味十足又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




如教授哲學的《魯西西和蘇格拉底對話錄》、普法的《皮皮魯和419宗罪》、教你如何寫作的《舒克送你一支神來筆》等等。




將枯燥難懂的知識加以童話的手法進行再創造,讓孩子既能了解許多知識,又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簡直不能更棒。







在鄭淵潔獨特的教育方式下,鄭淵潔走上了與其他同學完全不同的成長道路。




11歲的時候,他學會了上網,結識了許多互聯網的開創人物;16歲,開始發表一些電腦硬體和遊戲方面的文章,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7歲,他幫鄭淵潔辦個人網站;18歲,個人經濟獨立,不依靠家庭;22歲,終於說服爸爸接受連環畫,創辦《皮皮魯》畫冊。






現在,他建造了自己的攝影棚,各種專業攝影設施一應俱全,到棚里照相的人絡繹不絕;還創辦了一家公司,主要運營鄭淵潔的作品。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父親不是作家,CEO鄭亞旗的父親也沒辦過企業,但他們都活出了與父親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他們家對待孩子的方式,或許正如柳傳志的父親對柳傳志說的那樣:




只要你是個正直的孩子


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


你都是我的孩子







▲本文為十點讀書會原創,歡迎轉發。其它公眾號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







尋找最美閱讀者


4.23世界讀書日,

十點讀書會專題活動





參與方式:打開十點讀書會公眾賬號的聊天界面,

發送一張你與心愛書籍的合影。

並且,以「

世界讀書日+你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文字留言。




示例如圖:





照片要求:照片真實,並能看清書籍名稱(字小的可以留言註明)。無論你是拼顏值還是拼創意,都可以盡情發揮。曬出你作為閱讀者,最美的樣子。

活動時間:

4月19日至4月23日



獲獎名單將於4月25日公布




十點讀書會攜手

磨鐵圖書

為愛讀書的你準備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完整版)》《自控力》《時間之書》《人工智慧》等

八種

精選好書

活動期間每天隨機贈送10本。

為你步履不停的閱讀旅程,添一片新的風景。




同時,來自江南的

吳酒

提供了滿載春日氣息的

巴九靈·大葉功夫紅茶

,在正式上市前,供你搶先嘗鮮。願你詩酒趁年華,自在閱讀。

活動期間每天送出三份。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讀書會,立刻參與活動




回復「

晚安

」,十點君送你一張晚安心語,祝好夢



↓↓↓點擊

閱讀原文

參與

世界讀書日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蘇菲的世界》|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接受自己的命運
為什麼愛讀書的人更好命?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應該是這樣子
自律的人,把自己當名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你能治癒他人,卻不會自我救贖

TAG:十點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們花了1984個小時,給倉鼠建造了一座小鎮,還拍了微電影
我的世界:迷你怕了,這位玩家歷時三年建造一個地球,還原度99%
六棵樹,小伙用了14年時間建造了房子:一個八十間房的樹屋
這座宅院,10年都沒有建造完!
這座城市600年沒下過雨,建造的房子都沒屋頂,還用紙板造房子
房子在美不在貴,她用16萬給自己建造了一個花園之家共賞月落餘暉
建造在奇怪地點的4棟房屋,你去過哪一個?
400年前,中國人建造了這個國家,現在十分富有,還說自己是華人
未來我國或每年建造8座核電站,這瘋狂嗎?
全球僅此一家造船廠能夠建造10萬噸級航母:現在咋自豪不起來了?
世界公認8大奇蹟毀了6個,剩下一個在中國,另一個建造了20年
全球最豪華的賭場,投資了200億建造,卻是一個複製品居然還在我國!
為了能建造航母,日本創造了一個新名詞!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003航母剛傳來開工建造的好消息!美:我們第12艘航母都造一半了
一對年輕的宣教夫妻,在非洲用一個月的時間建造了一座建堂!看哭每位主內家人!
南非德班的房子,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電梯,現在還能用
當年我國險些購進該艦,如今055都下水了,它還沒有建造完畢
60㎡的房子只要2萬塊就能買到,當天建造隔天入住!你想要嗎?
原來我國還有一個「地下長城」:距今已有700多年,也是一代梟雄建造的!
此國航母建造12年,如今還在趴窩,美工程師看後,只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