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丹:關於父親——我與《論語》的緣起

于丹:關於父親——我與《論語》的緣起

于丹:關於父親——我與《論語》的緣起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黃毅)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應邀來到首都圖書館,以「十年溯源,一心所得」為題,與新老讀者一道,領讀經典,分享自她在《百家講壇》開講《論語》以來,積澱十年的一心所得,致敬歷久彌新的中華智慧。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譚躍、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李岩、原《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等也來到現場與讀者交流。

此前,于丹十年前的三部重要作品《于丹心得》《于丹感悟》和《于丹心得》,分別由三聯書店和磨鐵圖書兩家出版機構推出新版。

于丹:關於父親——我與《論語》的緣起



在新版的序言《關於父親——我與的緣起》中,于丹深情回憶起辭世十六年的父親。她第一次與《論語》結緣,是四歲那年,父母帶她去參加一次聚會,父親在這次聚會中,讓羞澀的女兒觀察大人的言談舉止,並試圖告訴她一些基本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年幼的于丹似懂非懂,但這些片段卻一點點留在了她的記憶中。

于丹感慨說,「一個人對世界的基本態度,來自於他的原生家庭」。父親早年給她講古典的智慧,教她欣賞、背誦美妙的詩詞,讓她對傳統文化有了濃濃的興趣和初步的感悟;而她受惠最多的則是家庭生活中長輩的言傳身教。文中所描述的家庭生活,不論是爺爺家各種規矩中滲透著的「孝」與「悌」,還是「有事,弟子服其勞」——那些充滿儀式感的家庭勞動場景,都浸潤著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原來一直保持著的家教與門風。

于丹:關於父親——我與《論語》的緣起



家教與門風,是于丹近年來,常在文章、演講中提到的話題,她不斷呼籲「真的教育」應始於父母之心,始於家庭。在她看來,家教門風這件事情和知識水準、學歷水平並無直接關聯,而當下家教門風的缺失,則源於特殊的歷史時期。


她說,「我們這一代孩子,總會在歷史中的某個時刻,被某種方式選擇,為自己幼小無知時的無禮鞠躬致歉。有機會謙卑下去,才有幸被祖宗的智慧照亮精神世界,聽見萬古微茫之中那一聲追問:『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北京話新變化:新北京話少了「兒化音」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交到好朋友?
對話崔曉峰:天舟一號與以往飛船相比有兩大不同
菠蘿科學獎揭曉:一根棒棒糖可以舔1000次

TAG:中國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找到你》:關於母親,關於愛!
美國名畫《惠斯勒的母親》,關於母親與自我
《論語》中關於「信」的論述
關於父親的童話
母親節:關於我和我的媽媽
【母親節】關於母親的古詩詞賞析
談于和偉在《下一站,別離》中的兩次成長:關於親情父愛與真愛認知
母親節∣關於我和你的獨家記憶…
孫犁:《關於詩》·《複雜的性格》論
《關於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童書》:童話的明與暗
關於中華文明的此種論調,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你的想法是
關於父親的那些事
關於母親——寫於母親節
關於母親節的事情你知道嗎?
父親節,用照片講一個關於父親的故事
重陽節:我曾以為,關於父愛的一切都與我無關
賈平凹:《關於父子》
關於親密、自由、青春與愛
日語中關於貓的諺語
關於教育、關於辯論,關於音樂-阿朱親子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