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評論】香榭麗舍襲擊案:恐怖主義背後的「法國病」

【評論】香榭麗舍襲擊案:恐怖主義背後的「法國病」

4月20日晚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發生襲擊事件、造成1名警察死亡,總統奧朗德聲稱其具有恐怖主義性質。雖然至今無法確認是否是恐怖襲擊,但消息傳出後,無數人心裡可能都咯噔一聲——難道,有利於極右翼領導人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的「神助攻」終於來臨了?

數月以來,恐怖襲擊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法國總統選戰,但它同時也成為「房間里的大象」,人人都在擔心它,但人人也都避免詳細談論它。而一旦真的發生,輿情就像出閘洪水一樣洶湧。4月18日,當法國警方在南部城市馬賽破獲另一起恐襲密謀時,很多媒體暗自慶幸,希望這便是終局,然而這「另一隻靴子」,等待良久之後,終於還是落到了頭上。

恐怕很多電視觀眾是通過當晚的總統大選辯論直播、而不是滾動新聞知道這一事件的。正在進行中的電視辯論被「劫持」,成為襲擊者的一個揚聲器,通過主持人臨時插播事態,以及候選人爭先恐後的表態,使得這場襲擊的媒體效應被瞬間放大,從而最大程度地為這場行動增加了一塊砝碼。

香街襲擊的基本情況經媒體披露之後,不禁令人產生非常「政治不正確」的疑問:在遊人如織的大街上發動襲擊,為什麼槍手不選擇像2015年11月襲擊「小柬埔寨」餐廳那樣掃射餐廳和咖啡館,或者像巴塔克蘭劇院那樣劫持人質同警方對峙,又或者像去年7月尼斯事件一樣駕車衝撞行人?

如果槍手選擇這種傳統、無差別的攻擊方式,造成的傷亡可能是實際情況的數十倍。然而事實上,此次槍手在香街上的主要攻擊目標是顯眼的警車。儘管有一名德國遊客受傷,卻是這場混亂槍戰中的附帶傷害。

同樣的疑問,也可以針對今年2月初發生在盧浮宮附近的恐襲。依然是地下商業街這樣的人流密集場所,來自埃及的行兇者Abdallah El-Hamahmy手持砍刀徑直衝向荷槍實彈的巡邏士兵,結果被迅速開槍制服,如果他的目標是周圍手無寸鐵的遊客,造成十數人死傷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傳統上對「恐怖主義」的界定,狹義上針對以平民(或者「非戰鬥人員」)為目標的暴力,廣義上則是「不加區分的暴力」。從盧浮宮到香榭麗舍的襲擊行動,都顯示出一個共同之處,即明確的目的指向性——代表國家權力的軍警人員。而周圍更容易受傷害的平民,反而不是襲擊目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主義」,而是一種不對稱的「戰爭」行為。

當然,細究下去,兩起案件不可同日而語。在盧浮宮案中,據行兇者事後供認,他的最初目標甚至不是軍警,而是毀壞盧浮宮裡的藝術品。不過當他發現無法實現時,替代邏輯也顯而易見。而在香榭麗舍案之後,法國媒體已經翻出槍手Karim Cheurfi的案底:早在2001年就因為襲警被判入獄長達15年,2015年10月獲釋之後,次年2月再次因為威脅警察而被拘留。

和事發後一度傳言相反,Karim Cheurfi並沒有被列入法國高危恐怖嫌疑分子的「S名單」。他真正變得激進化還是2016年底的事情。在恐襲發生之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迅速宣稱對這起事件負責,但聲明中所指人名卻是「比利時人阿卜·優素服」(Abou Youssouf Al-Belgiki),然而沒有任何證據顯示Karim Cheurfi和比利時有什麼關係。

這種弔詭局面也讓媒體猜測:究竟是另有同謀尚未落網?還是一個長期仇視警察的累犯,被偏執念頭驅使做出瘋狂舉動,只不過同恐怖組織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甚至於,這種結合如此匆忙粗疏,連恐怖組織都沒有搞清楚當事人的情況?

在大選期間接連發生的這兩起襲擊,雖然從性質上不妨都可以界定為「恐怖主義」,但其中(尤其是後者)也折射出法國自身的社會問題。

無論是源遠流長的無政府思潮,還是最近幾十年來大城市周邊治安惡化、民生凋敝導致的「郊區問題」,都培育出法國邊緣群體中的「仇視警察」情緒。激進分子將軍警視為政府權力的代表,鼓吹「死警察才是好警察」,公開將軍警作為仇恨宣傳和暴力行為的目標。甚至在此前巴黎華人劉少堯命案之後的抗議活動中,都有來路不明的仇警團體入場製造混亂、渾水摸魚。

這種社會心態,很容易成為恐怖主義的淵藪。恐怖主義是百足之蟲,香街恐襲的靴子不會是最後一隻,只要它背後的社會民生和心態問題不解決,類似的靴子還會一隻接一隻落下來。

部分程度上,正是對這種「仇警」情緒的反彈,法國軍警憲特等強力部門中,支持極右派國民陣線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社會團體。與此相應,每當有類似暴力事件出現,極右派和中右派都高調展示對軍警的支持,以鞏固自己的鐵杆票倉。

對於此次法國大選來說,最大的兩個外部負面變數——恐怖主義和俄羅斯——各自的邏輯是不同的。如果說俄羅斯對右派候選人的暗助,是出於利益權衡的理性算計,那麼恐怖主義則是一種非理性的刺激。極端聖戰思想從根本上是拒斥民主制度的,認為民主是一種罪惡,因此他們也無所謂更樂見勒龐或是其他某個候選人上台。

一種極端行為往往會刺激出另一種極端行為,因此沒有理由將勒龐看成是一劑藥方,可以根治法國近年來的困境。尤其是,如果看到這種隨機性恐怖襲擊背後的社會根源,從未有過大區級別以上執政經驗、且政策偏狹、一味強硬的國民陣線,恐怕只會讓事態更加惡化,無異於飲鴆止渴。

即便從短期效應來說,香街恐襲不可避免地讓整個中右派和極右派陣營更受關注,然而這種「助攻」能提高多少個百分點,恐怕誰也無法說清。在三年來多次遭受恐襲之後,法國選民似乎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免疫力。《巴黎人報》在網站上提問:香街恐襲是否會對你的投票產生影響?在17000多人的回答中,認為會影響的不到三成(29%),而沒有影響的超過七成(71%)。

當然,這一粗略的估測遠遠無法揭示大選的複雜面相。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內政部官方數據也正如此前大多數分析和民調預測的那樣,「前進」(En Marche!)運動領導人、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獲得23.75%的選票支持,而勒龐緊隨其後獲得21.53%的選票。

結合法國的兩輪多數選舉制,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馬克龍將有相當優勢阻遏住這位「法國特朗普」的進擊。

(本文作者為法學博士、旅法媒體人)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天下奇聞】義大利法院率先裁定過度用手機導致長腦瘤
「租」個身份就能工作:卡車恐襲揭開瑞典假證黑市
朝鮮再扣韓裔美國人 或有意將其作為談判籌碼
阿富汗軍營遭塔利班血洗 如何避免更多人走向極端?
【JMedia】美軍的海景房基地竟然建在共產主義國家國土之上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本土恐怖主義」襲擊美國,特朗普:怪電子遊戲
全球恐怖狀態 伊斯蘭國聲稱對法國和美國的襲擊負責
伊朗閱兵式襲擊案誰指使?伊朗稱幕後黑手是中東的美國「傀儡國」
正義戰爭論與美國對敘利亞的襲擊
德國聖誕市場襲擊案主謀並非「獨狼」,效忠恐怖組織
烏被俘軍官稱準備用狼群戰術襲擊俄軍!俄或藉此言論反制美國!
《海賊王》中黑鬍子襲擊革命軍的目的是什麼?
以色列襲擊敘首都,美英法三國遭指責,賈法里:你們就是恐怖分子
法國稱掌握「化武襲擊」證據,將再次襲擊敘利亞!
伊朗揪出閱兵式恐怖襲擊背後黑手,強硬撂狠話:美國教官血債血償
閱兵式上恐怖襲擊,令伊朗損失慘重!伊總統:幕後黑手必須負責
或是美國所為?俄敘聯軍突遭不明武裝襲擊:子彈告罄 傷亡慘重
遭遇原子彈襲擊後,哪種死法最痛苦?島國人民給出答案
肯亞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中方: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恐怖襲擊里的卡車式衝撞襲擊防禦方法如何?效果顯著,堪稱神器
英國政客頻遭「奶昔襲擊」,各國抗議者都傾向於何種「武器」?
法國首遭車臣裔恐怖襲擊,巴黎歌劇院喋血一死四傷!
紐西蘭警方:槍擊案是「精心策劃」的襲擊
斯里蘭卡:爆炸案主要疑犯在自殺襲擊中死亡
遇到原子彈襲擊後,哪種死法最痛苦?島國人民告訴你真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