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把我的鼻子弄走!」——一部明星聊整容的紀錄片

「把我的鼻子弄走!」——一部明星聊整容的紀錄片


圖片來源:Parvenu Ventures


作者 Brenda Cronin



在一部新鮮出爐的紀錄片中,喜劇演員Jackie Hoffman向整形醫生諮詢,如何微調她的「蒜頭鼻」和「大餅臉」。


對大多數女性而言,如何改善容貌,以及對抗歲月和重力的侵蝕痕迹,只能是心裡默默糾結的問題,不登大雅之堂。而紀錄片《把我的鼻子弄走……拜託!》(Take My Nose…Please!)卻打破禁忌,想讓女性公然談論整形手術。導演兼製片人Joan Kron在演員中請到(也只請到)幾位喜劇女藝人,她們直面鏡頭,談起了面部提拉、鼻子整形以及其他手術,比如注射肉毒桿菌素消除蹙眉紋和用填充物淡化皺紋等。



這部紀錄片的片名來自Henny Youngman表示悔恨的俏皮話「把我老婆弄走吧……拜託。」影片將在多個電影節上展映。



89歲的Kron這次是初執導筒,她當了很多年的作家和記者,七八十年代,她曾分別在《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供職。最近25年,她一直在為《Allure》雜誌撰寫整形手術的相關報道。1998年,她出版了《整容背後的企盼、缺憾與恐懼》(Lift: Wanting, Fearing, and Having a Face-Lift)一書,書中記錄了她不少見聞感受。





紀錄片《把我的鼻子弄走……拜託!》導演Joan Kron。圖片來源:Parvenu Ventures




Kron在記錄明星們不為人知的「逆生長」時發現,很少有人公開談論整形手術和其他整容方式。「很明顯,只有少數人肯提它,」她說,「你猜是誰?就是那些喜劇界女藝人。」


喜劇藝人Joan Rivers認為,自己注射肉毒桿菌素、做面部提拉這些微整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如果是為了美——(演藝)事業就是為了美——不斷完善自己的外表很正常。」影片中,她在2004年接受採訪時這樣對Kron說。Rivers於2014年去世,《把我的鼻子弄走……拜託!》也截取了她的演出片段。在美劇《整容室》(Nip/Tuck)中,一台計算機模擬生成了一張Rivers未經任何手術的臉。Rivers驚恐地端詳著這張圖片,大叫道:「這老妖婆簡直像外星人!」



這部影片的兩位主角是喜劇藝人Emily Askin和百老匯、電影及單口喜劇明星Hoffman女士,她們一個打算整鼻子,一個在考慮整鼻子,做面部提拉。電影不僅忠實地記錄了兩人對手術的懷疑、恐懼和企盼,還帶領觀眾縱覽了整個整形手術史。影片還指出,Phyllis Diller和Roseanne Barr等藝人對外表的刻薄自嘲——以及為改善外表所做的努力——成了她們喜劇表演的素材。


影片中,影視演員、喜劇藝人Jackie Hoffman在單口喜劇演出時說,自己做面部提拉的原因是有天攬鏡自照,突然覺得「這張臉怎麼跟Paul Giamatti扮演的約翰·亞當斯似的?」Hoffman的說法固然令人捧腹,但影片提出的根本問題卻很嚴肅:為什麼外表很重要,整形的倫理標準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人們希望微整有效,卻不願承認自己做了整形。





「雖然大家都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美貌對女人依然重要。」

Halston

說,「比什麼都重要。美貌就是女人的硬通貨。」



Askin曾在Upright Citizens Brigade劇院學習表演,畢業後,她組建了一支女子即興表演團隊。在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之前,她曾經打算做個鼻子整形。朋友聽了她的整形手術計劃,「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你瘋了』。」她說。



與其他演員相比,喜劇藝人更願意大方談論整形手術,因為「我們總是笑對真相。」Askin說,「我們可以掌控一些東西——特別是我們的身體——可以控制它,改變它,這種觀念,」她說,「對於有的人來說很難接受,因為聽起來好像你打算反社會一樣。」



Hoffman一開始考慮過整鼻子,她在影片中說自己的鼻子「太突兀了」,想把它整得柔美一點。但諮詢了整形醫生後,她說:「我本來覺得,只要整了鼻子,我就能變漂亮了!現在我看著鼻子,想的是,嗯……鼻子是變好看了,不過它讓我變漂亮了嗎?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Hoffman參演過電影、電視劇和在線劇集,整形手術也會給她的事業增加複雜的風險。她在影片中表示,作為演員,自己以「個性鮮明的臉」聞名,她揣測道:「好萊塢是這麼形容『長得丑』的嗎?」



她對面部提拉和整鼻子都有興趣一試,雖然也擔心整完了以後成了「整容臉」。手術總會有風險,她的臉「可能會更難看,啊,老天保佑千萬不要。」她說,「不過轉念一想,『再丑也丑不到哪裡去吧。』」





你可能還關注:


風靡養生圈的「輕斷食」是怎麼一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不知如何和另一半相處?學學亞當和夏娃吧
懷俄明州國家公園山腳下的全新木屋
美國CEO的春天又來了
在美國遇到航班超訂被要求下機,要這樣保護自己
蟑螂為何殺之不盡?

TAG:華爾街日報·派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個鏡頭都美到哭,這部紀錄片是寫給中國的一封「情書」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沒哭,只是眼裡進了磚頭
這部文物紀錄片,拍成了孩子也能看的動畫片!
被拍肩、扯衣服,這檔用科技找鬼的靈異紀錄片你敢看嗎?
你為什麼瘦不下來?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明白了
把普通人洗腦成冷血殺手只是傳說?這部紀錄片真的這麼做了
BBC這部講述野獸大戲的紀錄片,家裡貓子狗子都看哭了啊!
一部顛覆你三觀的紀錄片,你從沒見過奇葩結婚方式!
借用這部紀錄片,我力挺紅燒娃娃魚的王剛!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一定會重新去聽黃老闆的《÷》
走欸,擼串去!一部「燒烤紀錄片」走紅,吃貨們沸騰
心疼,票房不如爛片的一個零頭,這部國產紀錄片還有機會嗎?
這部「不好看」的紀錄片 每個人都應該一看
嚴格的BBC,就因為這麼一個鏡頭,下架了一整部紀錄片!
BBC這部輕鬆幽默的紀錄片,告訴孩子「邏輯」是這麼一回事!
你沒見過的風景都在這部紀錄片里
這個節目看了就想吃!這部紀錄片可以打開你的胃口!真是很棒
誰說中國拍不出好看的紀錄片?這幾部一定不能錯過!
香港紀錄片曝光:「我的孩子必須贏在子宮裡!」
這部匯聚了影壇科幻眾神的紀錄片,讓你看懂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