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北大教授痛斥「劣質」教育

北大教授痛斥「劣質」教育


12年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鄭也夫作為講壇主講人之一,分析了中國教育的現狀。


鄭也夫教授認為,中國12年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的機器。他把中國中等教育(小學教育之後、大學教育之前)的現狀比作壓縮餅乾,「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參差不齊,教育機構的做法往往是上壓下提。即成績好的學生被限制,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逼迫學習,出現了一切圍繞分數轉的現象。」教育應該服務於人,而不是分數。所以,一切圍繞著分數運轉的教育機制是不正常的,甚至,很徹底地說,把學生培育成「考試機器」其實就是一種劣質教育。這種教育,就是死記硬背,極力強調複製統一的思想和觀點。鄭也夫說:「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沒有一個在大陸受過中小學教育。」他甚至認為「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因為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沒有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只是一個考試機器。」



北大教授痛斥「劣質」教育


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到底怎麼了?


請看一個真實的故事,或許會引起大家的思考。某先生到了某幼兒園,他在黑板上點了一個粉筆點,然後詢問坐在下面的幾乎目不識丁的孩子們:「這是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貓頭鷹的眼睛」、「香煙頭」、「電線杆子的頂端」、「星星」、「小石頭」、「南瓜里的蟲」等等,一口氣湧出了五十多個答案。而後,這位先生走進高中二年級的教室,問了同樣的問題,大家沉默幾秒鐘後,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那是黑板上的一個粉筆點。此答案如何?可以說這是一個無比明確也無比正確的答案,然而卻又是一個可悲的正確答案。孩子先前的想像力到哪裡去了?毫不客氣地說,應該是被教育抹殺掉了。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著進步,想像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黑格爾也說:「想像是藝術創造中最傑出的藝術本領。」由此可見,無論是科學試驗,還是藝術創作,都離不開豐富的想像。


考試到底要不要?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考試當然要,但若把考試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創造力的唯一標準,是有失偏頗的。考試是一種技能,當所有學生被強迫培訓成考試機器,意味著他們成了技術工人——掌握了考試技能的工人。我們在考試上,投入了可能最多的資源,結果僅僅是收穫了一小批掌握了考試技能的「天才」,多數沒有掌握好這種技能的人被淘汰出局,淘汰率驚人。從回報率來看,這種投入與產出顯然是令人失望的。對國家而言,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創造力和想像力資源從基礎教育階段,就開始走向貧瘠。對個人家庭而言,教育意味著成為了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面前埋藏著一個個陷阱,如果你不小心就會變成機器。或者是更慘的結果,成了機器生產中的次品,就是說你連考試也沒有學會,但最後卻失去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一種無比珍貴的財富資源。


北大教授痛斥「劣質」教育



一個「考試機器」,來到充滿真正競爭的地帶——社會,將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如果你只會考試,真的可能會寸步難行,考試是封閉的,不與人產生關係,只有一種答案。而社會環境里,恰恰相反,它是開放的,必須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而且正確的答案可能不止一個,如果你只會做一個答案,那會很麻煩,意味著你失去了競爭力和創造力。在現實問題面前,你不知道變通。


一些幸運兒,成功逃離了劣質教育的毒害,因為某一天,他們終於能夠識別出好教育與劣質教育的區別,將這種劣質基因驅除出自己頭腦。而一些人的美好人生,卻是被劣質教育毀掉的,他們正在配合野蠻的教育,親手扼殺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當然還有批判能力。當考試停止,不再需要考試的時候,學習將划上句號。多年來中國的教育制度一直飽受詬病,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學校領導和教師的獎金、職稱等切身利益跟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成績牢牢地綁在了一起,學生在無形中成了他們爭獎金、評職稱和創政績、陞官職的工具,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不得不向學生不斷加壓,於是作業越來越多,題目越來越難,考試越來越頻繁,學生的壓力自然越來越大。令孩子們倍感窒息的遠不止是身體的勞累,還有精神上的重負。學得差、考得不好,不但同學看不起,老師要批評,回家後還常常要遭到父母的責罵。升學更是橫在他們人生路上的一道大關,有不少人因此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超負荷的身心重壓,讓許多學生厭煩學習。這種倒金字塔的學習狀態正是我們的孩子與國外孩子的最大差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護理和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指南
去美國生孩子攻略,說說到美國生孩子的利與弊
女性不孕不育排查法,不可不知
陪伴1-6歲孩子的最好方法!
產後減肥的最佳時機?

TAG:母嬰護理和育兒經 |

您可能感興趣

詠春余昌華痛斥大連施暴男子:這事件性質惡劣,暴力必須嚴懲
革命先驅教育後代:毛主席痛斥侄子,秦基偉批評兒子
棄朱婷抱金軟景大腿?女排二傳「臨時」叛變,發揮失常遭教練痛斥
聯盟四消息!騎士交易、甜瓜新決定勇士大喜訊、波波痛斥聯盟
台「內政部長」徐國勇新官上任 痛斥所謂「災區假新聞」
WADA創始人痛斥澳大利亞虛偽,霍頓是無教養的激進主義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王子文工作室聲明痛斥謠言 發瑜伽照顯腿長
太極大師雷雷直言傳統武術不需要挽救,痛斥當代社會太浮躁
德經濟部長痛斥美貿易政策:全球貿易戰爭沒有贏家!
美眾院擴大「通俄門」調查,特朗普痛斥
武僧一龍感謝鹿晗推廣中國搏擊,痛斥網路噴子素質低下
安妮·海瑟薇痛斥美國人權亂象 被前副總統「反特朗普」演講打動
諷刺!澳大利亞籍名帥痛斥霍頓虛偽,曾執教澳大利亞國家隊30年
親特朗普媒體痛斥民主黨大佬是「偽君子」:你太放肆了,女士
中量級世紀大戰一觸即發,墨西哥拳王痛斥戈洛夫金是偽君子
柔宇副總樊俊超痛斥小米:在國際上像縮頭烏龜在國內炒概念
看到詹姆斯開導兒子的方式,我明白李娜為何痛斥「中國式教育」了
杜特爾特痛斥加拿大「愚蠢」
土耳其總統痛斥特朗普政府:世界被拉回二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