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蘋果自2007年問世以來,一舉開啟了全球智能機時機,從2009年開始便在中國商場出售iPhone,由此成為了矽谷競爭對手仰慕的目標。就拿美國的谷歌、Facebook、Uber來說,這個大企業雖然也進入中國市場發展,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最後還是以「失利」告終。然而,同為美國企業的蘋果,則是過的非常滋潤,有如虎添翼,iPhone手機在中國曾一度被視為身份地位的標誌。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轉眼iPhone手機也誕生十年了,蘋果如今的江湖地位還在,但根基卻沒有從前穩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了白熱化競爭時代,國產手機的強勢崛起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帶來極大阻力,而且隨著消費者可選擇的手機新品範圍愈加寬廣,人們如今更加追求高性價比的手機,iPhone手機單價每部5k+起步,這著實會讓消費者望而怯步,轉而考慮其他的手機品牌。


針對外界傳聞「蘋果在中國市場走下坡路」的言論,有國外媒體與日前發表文章稱,與美國其他科技公司相比,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但近期卻出現了嚴峻的下滑趨勢,問題的根源在於蘋果自身,而不是中國政府的監管,比如缺乏想像力,所提供的產品與本地用戶實際需求的錯配等等。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據今年2月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是蘋果iPhone在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排名首次出現下降的一年,其市場份額從15%縮減到11%。儘管該市場的智能手機需求呈現增長,iPhone銷量卻出現了減少之勢。如今,蘋果的市場地位似乎變得沒之前那麼穩固,手機業務在中國的發展也遭到了諸多方面的阻撓,主要還是產品創新以及對中國消費者市場的不熟悉等。此外,在與中國政府監管機構進行磋商後,蘋果在去年關閉了手機業務中的兩項服務——iTunes Movies電影服務和iBooks圖書服務。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儘管蘋果在中國市場遭遇了不少挫折,但在發布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期間,蘋果CEO蒂姆·庫克對外宣稱:公司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實現服務業務收入的翻倍。除了提供新的收入來源之外,服務業務也有助於強化iPhone用戶的忠誠度。由此可見,面對蘋果手機相關業務在中國市場呈現出來的頹勢,以及市場份額的不斷下跌,野心勃勃的蘋果並沒有因此失去自信,反而是在一夜之間下定了決心,準備徹底搞懂中國市場,徹底了解中國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


在今年的3月,蘋果公司宣布:繼北京、深圳之後,將在上海和蘇州在建立兩座研發中心,蘋果打算在中國投入5億美元展開研究工作。它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將在於,定製現有和未來的服務來將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上。對此,有專業人士進行分析:蘋果需要思考制定一個本地化戰略,這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在中國頻頻失利?



面對自身在產品優化上的不足,以及在市場營銷策略上的失利,這些都是導致蘋果在中國市場「走下坡路」魅力不在的關鍵性原因。而且,現在蘋果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庫克即將針對中國用戶的實際需求而展開新一輪的市場作戰計劃,到時候iPhone手機的表現會如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塞納河畔 的精彩文章:

鎚子科技欲搬離北京,下一站該向何處?
龍芯自研筆記本首曝:超窄邊框顏值逆天!
蘋果A11晶元跑分曝光:高通驍龍835慘遭吊打!
手機晶元性能排行:最後一名竟是R9s用的晶元
4K市場如火如荼,1080P將徹底淘汰?

TAG:塞納河畔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大跌,你怎麼看?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呢?
大意還是驕傲?還是其它什麼原因造成了蘋果問題接連不斷?
蘋果要把利潤帶回美國,沒那麼容易
頻出問題的蘋果被打上墮落的標籤,但這都是他的錯嗎?
蘋果為什麼要將數據中心留在中國,聽聽網友們都怎麼說?
驚喜還是失望?你第一次使用蘋果手機是什麼感覺?
都是什麼人在用蘋果你知道嗎?
蘋果壞消息頻出:不是蘋果爛了 而是環境變了
蘋果的一些基本操作,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還敢說你的手機是蘋果?
蘋果又出醜聞,「無服務」「來電顯示」出問題,為何蘋果也頻出低級錯誤?
曾被索尼吊打,如今連蘋果都比不過它,是什麼讓三星實現了驚天逆轉,成為一代帝國?
美國能禁止華為,中國卻不能禁止蘋果?這背後的原因令人心酸
國人慢慢疏遠蘋果、三星手機,除了價格昂貴,還有什麼原因?
蘋果公司新專利,在空中寫字不是夢?
蘋果在中國做了件事,果然又被外媒給說了!
蘋果的基本操作,不知道 你還敢說你的手機是蘋果
為什麼說我們高估了蘋果「降頻門」的影響?
為什麼蘋果公司敢在我國這麼強勢?
為什麼蘋果標誌是被咬了一口?有什麼故事嗎!
為什麼不讓華為進入美國,蘋果卻能在中國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