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痰火辨惑,調理痰火的絕妙醫論

痰火辨惑,調理痰火的絕妙醫論

聖謂人身生生之本,根於金水二臟,一水既虧,則五火隨熾,上炎爍金,傷其化源,則生生之機已息,而癆瘵之證成焉。何也?夫真水既虧,則陽自偏勝,以陽從陽,物從其類,氣得火而行健,故陽急陰緩,氣疾血徐,不相偕隨,所以錯經妄行,越出上竅,而為咳唾等候。然血失既多,則陰虛陽勝,陽既偏勝,則自侵陰分亢害,所謂陰虛生內熱,故其潮汗遺滑證,皆胎於此矣。諸證既見,則日消其陰,火專其令,上而爍金為咳,下涸水為遺,金既絕其生化之源,則水為涸流之紀矣。於是精神日淺,肌肉日消,毛皮日槁,因而致此極也。當此之際,猶魚游轍水,即沛挽天潢,亦何濟哉?必神於治者,乃可冀其萬一耳。雖然,病固水虧,不察其所虧之由以治,安得投其隙乎?如始於風寒,時未即發,致火郁久咳,傷其肺金,是謂母令子虛,法當君以清金,佐以滋水,使以降火,所謂補母益子,伐邪制亢之意也。又如久病久瘧,真氣已虧,復以勞欲損其心腎,是謂以虛益虛,法當君以益氣,佐以滋水,使以養血,所謂無伐天和之意也。又如過力傷筋,動而生陽,肝不納血,血驟妄行,致陰虛之極者,法當君以養血,佐以降火調氣,使以消瘀,所謂攻守兼備之法也。至於膏粱逸士,酗酒恣欲,致脾腎兩虧,水涸火炎,金衰木旺,母子俱病,法當君以補水養血,佐以清金益士,使以降火平肝,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若夫前論,所謂五臟相傳之證,固為亢害承製,所必然者,而其所載之候,未必一一全具,但醫當素蘊胸中,惟以面色主之,以亢,他證倘不察其微,而概以制亢,恣意伐邪,猛浪投劑,虛虛之禍,咎將安歸。痰火辨惑,調理痰火的絕妙醫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痰火玄解,中醫論痰的經典
辨症訂方必先審四診記
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

TAG:吳少銀專欄 |

您可能感興趣

風水 怪穴辨惑
風水學 地理辨惑 答問(下)
風水學 地理辨惑(上)
地理辨惑全集《釋義篇》
陳益峰:《曾楊問答》之《地理辨惑》版本
明萬曆二年益藩朱厚炫活字印本《辨惑編》四卷《附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