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堪稱大明帝國第一奇案,坑了唐伯虎,苦了徐霞客

堪稱大明帝國第一奇案,坑了唐伯虎,苦了徐霞客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自幼乞食,當小和尚,參加紅巾軍反元,削平群雄,登上皇帝的寶座。他鑒於元代不重科舉和「以吏入仕」,導致官員素質低下、吏治黑暗的經驗教訓,在洪武十五年(1382)把科舉取士作為永久性的制度確定下來,科舉取士成了明代選拔文官的最重要的途徑。

明初吏治比較清明,少有科考作弊事件。明英宗正統以後,科舉考試中的作弊日趨嚴重,屬於科考糾葛的事件逐漸多了起來。有些事件被揭露曝光,也免不了會有人藉機誣告陷害,這就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其中明代中期最大的科考案,即弘治十二年(1499)江陰徐經與蘇州唐寅的所謂泄漏會試試題案,震動朝野,就是一起因官場鬥爭而進行誣陷所造成的冤案。

徐經(1473—1507)字直夫,一字衡父,號西塢,江陰梧塍人(今祝塘鎮大宅里村),徐霞客的高祖,出身在以墾殖起家、富甲江南、詩禮傳世、耕讀為業的書香門第。他的祖父徐頤,少習《周易》,壯時遊學京師,英宗時因善書法而入中書科為中書舍人,值文華殿。徐頤因非科舉「正途」出身,不久即自行「以病告歸」。叔祖徐泰,以江陰縣學生員(秀才)入選京師國子監深造,景泰七年(1463)秋參加北京的順天鄉試高中第一名為解元。與此同時,另一名江陰縣學生員吳啟參加南京的應天鄉試也高中第一名為解元。「一秋兩京解元」的桂冠竟然並為江陰士子所得,這是江陰科舉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江陰城內為徐泰樹立了「解元坊」。徐泰確實以詩書文學之優,而求得光耀門第之榮,後官至荊門知府,有政績,卒於任上,被入祀荊門名宦祠。徐經的父親徐元獻,從小聰穎,十歲即能賦詩,令賓客嘆慕,是梧塍徐氏以文才著稱的佼佼者。元獻於成化十六年(1480)應天鄉試中經魁(前五名)舉人,次年會試卻落第,返歸之後,更加發奮勤讀,以致積勞成疾,年僅29歲即夭亡。徐經在父、祖的影響下,自幼酷愛詩書,好學不倦。為了繼承父、祖的金榜題名遺志,把一切家計都交給其母薛氏和妻楊氏經營,自己藏在築起的「萬卷樓」埋頭苦讀,對六經、諸子百家之文很有研究,已在江南頗有文名,與吳中才子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等互相推崇。徐經在弘治八年(1495)22歲時,應天鄉試得中第四十一名舉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吳縣人,出生在閶門外經營小酒店的商人之家,童年時常在店裡干雜活,幫助父母招待顧客。13歲那年,父親不惜重金,為他請了一個60多歲的塾師,經過3年的閉門苦讀,唐寅由老師舉薦走進了府試考場,結果年僅16歲的他,初試鋒芒便得中蘇州頭名秀才,一時譽滿江南。唐寅不僅少年聰穎,能詩善文,而且從小就顯露出在繪畫方面的特殊才華,他師從著名畫家周東村,畫藝日趨精湛,幾年後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無所不工。弘治十一年,唐寅以超群的才氣,在南京的鄉試中一舉奪魁,深受主考梁儲的讚賞。新科解元唐伯虎的名字,又一次響遍了古老的姑蘇城。他意氣風發,決心來年會試再占鰲頭。

弘治十二年(1499)京城舉行每三年一次的全國會試,即禮部試,又稱春闈。各省的舉人都可應考,考中者稱為貢士,經殿試即可賜出身為進士金榜題名。徐經懷著對功名的熱望,邀請唐寅同船共赴北京會試。兩位年輕士人滿以為此番可一展才華,名標金榜,誰料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厄運。

自古名高遭忌。此科的兩位主考官,一是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一是禮部右侍郎程敏政,都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大文人。《明史》本傳稱程敏政少年時即以「神童」為英宗所賞識。成化二年,榜眼及第,在翰林中,「以學問賅博為一時冠」。可是,自幼一帆風順,「才高俯視儕偶」,免不了受到一些人物的嫉妒。弘治元年冬,一個名叫王嵩的御史「以雨災劾敏政」,理由只是程敏政作為皇帝的教師「行為不端」云云。不過弘治帝是信任他的。這次,程敏政以禮部右侍郎任會試主考,更為嫉妒者所忌恨。

唐寅前一年鄉試奪魁後,早已名播江南,延譽京都,擔任江南鄉試主考的梁儲回京後,曾拿唐寅的文章給程敏政看,「敏政亦奇之」。唐寅、徐經聯袂抵京後,會試前夕,兩人又遍訪前輩,廣交名流,徐經隨帶書僮,出手大方,引起人們的矚目。特別是唐寅陪同徐經拜見了禮部右侍郎程敏政,而程是徐經鄉試中舉時的主考官,又恰恰同李東陽主持這次會試。結果受到眾舉子的猜忌和唐寅同鄉、學友都元敬的中傷。會試例舉行三場考試,不料入試兩場剛畢,流言蜚語已滿京城,盛傳富家子徐經賄買試題。就在發榜前夕,「給事中(諫官)華昶彈劾程敏政鬻題」。在明代,給事中有合法的諫諍權,這種由言官彈劾會試主考官出賣試題,可不是小事,弘治帝震怒詔令程敏政立即停止閱卷,聽候審查,他已經初選的卷子全由李東陽會同其他考官複核;徐經、唐寅即以科場舞弊的嫌疑犯關進監獄,嚴刑拷問。然而,經過李東陽等的複核,程敏政選中的試卷中,卻沒有被指控為賄買到試題的徐經和唐寅之卷。明明是誣告,可是有些言官及好事者還是糾纏唐寅有「預作之文」,徐經富有「潤(酬謝)屋(考場)之資」而「嘵嘵不休」,以致「程敏政、華昶、唐寅、徐經都下獄聽勘」。幾番拷審,毫無所獲。最後,一場軒然大獄,竟然以所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不分青紅皂白,用「各打五十大板」草草結案:主考、禮部右侍郎程敏政以「不謹」,勒令致仕(退休);誣告人給事中華昶「以言事不實」降職調外任處分;徐經、唐寅則以進京時曾拜會主考程敏政,而被革除舉人資格,不準再參加科舉考試,唐寅被發落為浙江藩府小吏。這一起因官場鬥爭而構成的冤案,直接導致當時三位著名的才子、文士成了犧牲品,令人為之扼腕嘆惜。

程敏政出獄後,因憂憤,發癰死。後追贈禮部尚書。《明史.程敏政傳》中就會試泄題案,明確否定程敏政有「鬻題」之說,並透露「或言敏政之獄」,系他的同事禮部左侍郎、翰林學士「傅瀚欲奪其位(指主考官),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唐寅南歸後,恥於為吏,未往就職,自此絕意功名,縱情詩酒,寄意書畫,在文學藝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民間流傳著他的一些風流才子佳話,說明他雖科舉仕途不幸,卻以他的文才贏得了平民百姓的熱愛和同情。而學識過人、風華正茂的江陰徐經,遭此冤獄的打擊,不僅使他仕途絕望,名譽受損,身心也深受傷害。自京返回梧塍後悲憤難消,閉門謝客讀書,著有《感集》,,指書墳,他以詩抒發胸中郁懣之情。他那因科場冤案受重創的心靈,一直難以撫平。8年後正德初年,他作北上之行,在京城觸景生情,發病死於客地,年僅35歲。後歸葬江陰砂山之雞籠山西麓。徐經的科場冤獄,是梧塍徐氏家族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對其由盛轉衰影響甚大,可以說正是這一事件,成為梧塍徐氏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江陰明清志書和《梧塍徐氏宗譜》都沒有記載徐經的科場案,不記載的原因,是對這一件「不光彩」的事,很可能有意諱避。倒是清代邑人顧心求手輯的《江上詩鈔》收錄徐經詩時,在所附作者小傳中註明「宏治乙卯舉人,已未再試禮闈,為飛語所中,廷勘罷歸….經與唐寅以才名相引重,為都穆所忌,中傷之」。道出科場案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被親兒子謀害的六位皇帝
為什麼曹操去世後和兒媳一起合葬?揭秘被三曹瘋搶的女人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此國曾為大唐帝國的馬仔,後幾次劫掠大唐帝都,大唐帝王不敢吱聲
秦始皇為何被稱為千古一帝?看看秦帝國這4大逆天工程就知道了
突厥被大唐王朝打敗後去哪了?建立了奧斯曼帝國,橫掃亞非歐!
西漢帝國「麒麟閣十一功臣」中唯一的皇族,漢武帝贊他為「千里馬」!
楊玉環被稱為千古罪人,堂堂大唐帝國,衰敗為何繫於一女子身上
大秦帝國和波斯帝國: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王中之王
這是輝煌帝國的恥辱,也是漢武帝滅匈奴的原因之一
蒙古第三次西征,滅亡了阿拉伯帝國後,旭烈兀為何不再東歸?
曾經的阿拉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洛克王國: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小精靈,實則是冰雪帝國的一代君王!
大明帝國洪武年間,藍玉案到底做了什麼?
唐三娶了魂獸,戴沐白娶星羅帝國公主,大師:知道我前任是誰嗎?
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是如何衰亡的?
大漢帝國那些事兒之五,王者歸來,沛縣起義
本是帝國雙傑之一,戰場上以少勝多,皇帝知道後卻下令夷將軍三族
大秦帝國的崛起:橫掃六國的虎狼之師,是如何煉成的?
羅馬尼亞自稱是羅馬帝國的後裔!口氣這麼大,有沒有人反對?
俄國的皇帝為啥叫沙皇?自認為是羅馬帝國的後裔,紀念一個人!
「中國不可戰勝」,在唐朝後期,是什麼讓和唐帝國爭鬥多年的阿拉伯帝國說出這種話?
漢朝為什麼能成為大帝國?只因漢高祖劉邦在死時說下了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