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今日,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在北京開幕。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盛會,由長城會主辦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 簡稱GMIC),已成長為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輻射並連結東西半球的移動互聯網商務平台。


今年的GMIC,無疑霍金是最大的亮點。


文 | 宇多田、梁風

霍金:機腦有靈魂是童話,但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霍金在今天中國舉辦的GMIC科技大會上,通過視頻為中國觀眾解答了幾乎所有關於人類對人工智慧的疑慮。


與以往總是強調「人工智慧具有潛在威脅」不太一樣,霍金這次明確地告訴我們,人腦與機腦沒有本質區別,機腦有靈魂那完全是人類虛構的童話故事。


而與此同時,創造智能,可以為人類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


我內心秉持樂觀態度,也許藉助這項新技術革命的工具,我們將可以削減工業化對自然界造成的傷害。


但是,人工智慧無論如何了不起,都必須遵守一條規則:按照人類的意志去工作。


當然,很多人擔憂的,是類似於《西部世界》那樣的「人工智慧系統時空的潛在風險」,雖然霍金沒有闡釋具體的解決方法,但卻強調我們必須要找到「掌控風險的工具」。


然而在最後,霍金話鋒一轉,對科學家乃至整個人類提出了嚴正警告:

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因此,科學家與企業家需要正視自己在技術研發及創新中的位置,極力去避免人工智慧不可控的崛起。


中國科技大咖、科學家、投資家和網友也向霍金提出了以下問題: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


互聯網巨頭擁有巨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會給他們各種以用戶隱私和利益換取暴利的機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他們是無法自律的。而且,這種行為也會導致小公司和創業者更難創新。您常談到如何約束人工智慧,但更難的是如何約束人本身。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約束這些巨頭?


霍金:據我了解,許多公司僅將這些數據用於統計分析,但任何涉及到私人信息的使用都應該被禁止。會有助於隱私保護的是,如果互聯網上所有的信息,均通過基於量子技術加密,這樣互聯網公司在一定時間內便無法破解。但安全服務會反對這個做法。


獵豹移動CEO傅盛「靈魂會不會是量子的一種存在形態?或者是高維空間里的另一個表現?」


霍金:我認為近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比如電腦在國際象棋和圍棋的比賽中戰勝人腦,都顯示出人腦和電腦並沒有本質差別。這點上我和我的同事羅傑·彭羅斯正好相反。會有人認為電腦有靈魂嗎?對我而言,靈魂這個說法是一個基督教的概念,它和來世聯繫在一起。我認為這是一個童話故事。


百度總裁張亞勤:人類觀察和抽象世界的方式不斷演進,從早期的觀察和估算,到牛頓定律和愛因斯坦方程式, 到今天數據驅動的計算和人工智慧,下一個是什麼?」


霍金: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量子理論,將重力和其他自然界的其它力量整合在一起。許多人聲稱這是弦理論,但我對此表示懷疑,目前唯一的推測是,時空有十個維度。

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如果讓你告訴外星人我們人類取得的最高成就,寫在一張明信片的背面,您會寫什麼?」


霍金:告訴外星人關於美,或者任何可能代表最高藝術成就的藝術形式都是無益的,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我會告訴他們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和費馬大定理。這才是外星人能夠理解的事情。


微博用戶:「您認為一個人一生中最應當做的一件事和最不應當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霍金:我們絕不應當放棄,我們都應當儘可能多的去理解(這個世界)。


微博用戶:「人類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重複著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與運動。從石器、蒸汽、電氣……您認為下一次的革命會是由什麼驅動的?」


霍金:(我認為是)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包括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未來幾十年里,它會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方面,為我們提供智能地支持和建議,在醫療、工作、教育和科技等眾多領域。但是我們必須要確保是我們來掌控人工智慧,而非它(掌控)我們。


音樂人、投資者胡海泉:「如果星際移民技術的成熟窗口期遲到,有沒有完全解決不了的內發災難導致人類滅絕?拋開隕星撞地球這樣的外來災難。」


霍金:是的。人口過剩、疾病、戰爭、饑荒、氣候變化和水資源匱乏, 人類有能力解決這些危機。但很可惜,這些危機還嚴重威脅著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存,這些危機都是可以解決的,但目前還沒有。


李開復:我們應該以珍惜國寶的態度


支持頂尖的科學家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


霍金教授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講,我認為人類有像霍金教授這樣有遠見的科學家,幫助我們的頂尖天才和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家來幫我們策劃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提出的「超級智能」和「未來人工智慧」碾壓人類和要避免這個狀況,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一個可根據今天科學推測出的必然結果。當然非必然事件不代表我們不要關注它,還是要有聰明的人來想它,但我認為人工智慧對於今天在座每一位最重要的意義應該是下面四件事情:


第一,人工智慧將創造巨大財富,讓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脫離貧困。


第二,我們要擔心今天手中擁有巨大人工智慧力量和數據的公司,他們用數據來作惡。


第三,看到人工智慧將要取代50%人的工作(在未來10—15年之間),這些人怎麼辦,還有更重要的是教育怎麼辦。


第四,科學家尤其是人工智慧科學家有什麼使命有什麼機會?是不是都要出來創業還是跟著霍金一起去尋找人類的未來。


今天,科學創業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機,可以看到除了今天談的人工智慧之外,在區塊鏈、生命科學、高能電視、細胞擴增、基因編程,幾乎每個領域都是創業的機會,我在這裡絕對沒有打壓科學家參與創業的意思,只是參加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過去那麼多科學家包括自己碰到的死穴怎麼去避免。但看到更多的是教授恪守他的崗位,美國谷歌就是典型例子,斯坦福和谷歌兩個創始人的教授,沒有參與,但技術授權有3.4億美金,這是一個模式。


談到AI創業,為什麼AI需要AI科學家?每一個時代的科學公司都有做這樣的創業,互聯網時代註定是被海龜創業,因為海龜在國外看到了互聯網的崛起帶到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方面註定是產品經理的創業,因為這個時代需要快速迭代產品,因此使那些既懂技術又懂用戶和市場的人成為時代的寵兒。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人工智慧時代來到了,最核心的、最需要的一定是AI科學家,因為今天AI技術還沒有進入主流,AI平台還沒有產生,因此AI應用還不能井噴,只有少數手中掌握著如何把AI應用起來的科學家能夠創業。AI在這個階段是單領域大數據驅動的引擎,可以把它認為是一個黑核,可以進入各種領域。


AI擴張一定會經過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把已有的大數據用起來,BAT在用,今日頭條、快手、滴滴、美團都在用。


第二個階段是把沒有的數據收集、上傳起來,用各種攝像頭把人臉收集起來,收集了500億張人臉,所以隨時識別300萬張人臉,這不是一個人類的功能,而是超人類的功能。


第三個是無人駕駛的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從工業走向商業走向家用機器人,從2到3、4(自動駕駛級別),走向全方位的無人駕駛。


作為社會,必須做很多事情讓教授既能得到利益,也能得到名聲,還能夠做有趣的創業。在報酬方面,讓整個研究界提高科學家的報酬。在生育和大獎方面,比如圖靈獎和科學獎都是很好的支持。資源方面應該給更多的數據,不僅讓BAT有最大的數據,教授也有最大的數據。時間上要思考怎麼解決不浪費時間的問題。中國要好好思考,怎麼樣把土壤做得讓創業者能做他們擅長的事,讓科學家做他們擅長的事,讓兩者有機結合,而不要強逼每個科學家都一定要出去創業。


所以結論是,科學家挺苦逼的,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以珍惜國寶的態度支持頂尖的科學家。


張宏江:AI給了中國引領世界的機會,

包括在技術層面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張宏江,金山軟體前任CEO


人工智慧給了中國引領世界的機會,包括技術在內


張宏江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在應用和市場方面與發達國家並駕齊驅。而人工智慧浪潮則帶來了更多的可能,除了應用和市場方面,這一次中國有望在技術上也引領世界。


要做到這一點,有賴於大數據和足夠的人才儲備。


我們過去五年已經看到,在移動這個領域,中國的應用導向在移動互聯網已經引領了世界潮流,我相信在AI這個新的領域,中國如果抓住這個機會,依然可以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引領世界潮流。而且這次跟移動互聯網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次可能我們在技術上也能引領世界潮流,也能抓住這個機會,因為我們人才儲備相當豐厚了,這是我為什麼對中國在AI這個浪潮中如此有信心的一個根本原因。

GMIC大會全覽:霍金說「AI或終結人類文明」;李開復談科學家創業;張宏江稱中國將引領AI浪潮


中、美、以色列三國高科技發展的對比


張宏江作為AI方面的世界級專家,完成了科學家、管理者、企業家的轉型。對中國、美國的AI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日前,他又去了以色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遊學。


在接受36氪專訪時,張博士分享了他對三國在科技方面的見解。


在發展AI方面,他認為,中美兩國擁有一些相似的優勢。


首先,兩國都有很多的互聯網公司,都有非常多的高質量大數據。其次,兩國擁有大量的人工智慧人才。美國在人才上的優勢是毫無疑問的,高科技人才層次很高。與其他各國相比,美國還有一個優勢,他們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這些人很饑渴,渴望發揮才能,同時美國也給了他們很大的發揮空間。


張宏江認為,以色列在高科技以及高科技創業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首先,以色列的教育非常好,這讓他們擁有了一大批科學家。以色列科學家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人不光在技術領域有著非常深厚的研究,對於技術發展前景、商業價值也有十分敏銳的嗅覺。他們可以把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讓他們能做出一系列成功的創業公司。


其他很多地方,也有非常優秀的科學家,但他們對這些技術怎麼應用,有什麼樣的商業前景沒有感覺。在以色列,你可以看到很多科學家在大學教學,出去幾年做了一家創業公司,賣了之後又回到大學教書。或者,學生出去創業,他們在大學裡也給這些學生提供很多的支持。


過去二十年,我們的互聯網發展還是以商業應用為導向,在技術這塊相對薄弱,當然現在情況越來越好,AI是我們的一個突破口,我希望越來越多地看到像以色列這樣的公司。


AI的泡沫未必是件壞事

張宏江博士表示,在投資上肯定是有一些泡沫。一方面是有些創業公司未必靠譜,更多的是,一些公司估值太高。這些泡沫會通過一個一個行業來戳破,包括機器人、自動駕駛、識別等等。不過,這些泡沫被戳破並不是因為技術不行,問題主要在於估值太高。


不過,張宏江博士認為,總體來說,泡沫未必是件壞事。


任何一項技術開始興起、成為主流的時候,一定會有泡沫。這種泡沫一方面反映了人們的焦慮,大家都想衝進去,但又不確定它會帶來什麼。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的貪婪,投資者貪婪,創業者也貪婪。而泡沫戳破以後會喚醒人,讓資本和創業趨於理性。


其次,就像互聯網泡沫一樣,雖然很多人浪費了很多錢,但是互聯網整體上為人類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對人類整體的回報一定是正面的。人工智慧也是如此。因此,從宏觀上不必擔心泡沫的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ofo等六大單車接入支付寶掃碼,單車的下半場還是巨頭的戰爭
小米手機進軍俄羅斯,兩年後可能進軍美國
朋友圈五一刷屏,請小心以下濾鏡
競爭戰略第一人謝偉山攜手飛鶴奶粉,高端逆襲洋品牌
看不盡的「短視頻」,和幾十秒背後的「大商業」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AI學術浪潮已來,解讀頂尖AI學術會議上中國AI企業的角色
ABC重塑中國ICT產業(一):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全面來襲
引領人工智慧浪潮 上海將於9月頒發 SAIL大獎
引領人工智慧浪潮 上海將於9月頒發 SAIL大獎
科大訊飛聯合浪潮發布超強AI系統AI Booster
李開復GMIC論道:人工智慧應用將經歷四波浪潮
全球網路峰會CEO:中國引領5G創新浪潮,下個特斯拉將在中國
人工智慧浪潮下,AI+IoT開發者的「黃金時代」
松鼠AI聯合創始人&CEO周偉:第七次教育浪潮是基於AI技術的「無人教室」
GTC18要開 先說說浪潮和NVIDIA AI的一年
蘇州BioX產業院攜手浪潮集團啟動中國遺傳病AI超算平台
DC調光浪潮伊始,ColorOS為大眾科普類DC調光
【國廣?奢品殿堂】BVLGARI | 珠寶混搭 掀起個性浪潮
李開復GMIC:AI第四波浪潮充滿機遇
COMPUTEX直擊:英特爾推動下一輪計算浪潮五大平台創新
浪潮在美髮布搭載NVIDIA GPU的最強AI超級伺服器AGX-5
《Madame Figaro》攜手PLAY LOUNGE,掀起「中國設計新浪潮」
母公司背書,浪潮與IBM10億合資的IPS攜POWER9全線新品亮相
CEBIT 2018:聚焦數字化轉型,IBM、Intel 、華為、浪潮悉數亮相
CEBIT 2018:聚焦數字化轉型,IBM、Intel、華為、浪潮悉數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