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瓷器,是泥土和火焰的藝術,是「地母」和「火神」的結晶,是人類情感與智慧濤就的陶魂。傳世無數的美輪美奐、異彩紛呈的古代陶瓷器物,作為審美主體,感染世世代代,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它是人類生命的藝術,藝術生命的寶庫。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霽藍釉,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霽藍釉始創於元代,一直延燒到現代。明代早中期霽藍釉主要用於官家祭祀器和陳設器,屬於數量少於其它釉種的高檔釉種。優質霽藍釉,是回青料中提煉出最好的(一般稱作佛頭青,藍中泛紫),自然被官窯壟斷。明代中晚期出現了民窯燒造一些質量差的國產鈷料霽藍釉瓷。萬曆中期以後至崇禎明末,尚未發現有官窯燒造的霽藍釉瓷器。清代官窯和民窯繼續燒造霽藍釉瓷器,可是由於鈷料不同藍釉發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蘇料和回青料那種靚麗呈色。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藍釉白花(藍釉留白)其裝飾方法類似於元代藍釉白花,即寶石藍釉作色地,留出空白作紋飾圖案,以刻、堆、鑲嵌的方法填入白釉,使紋飾有立體感,藍白分明,獨具別緻。其藍地比暈散青花紋飾更加鮮艷,並且深厚平凈,常見紋飾有龍紋、魚藻、葡萄、牡丹等。由於它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工藝技術複雜,對紋飾的要求極髙,因而很難掌握它的燒造成功率,也正是這個原因,在元之後的歷代陶瓷中,藍釉留白瓷器極為罕見。它不但工藝複雜,而且匠師嫻熟的技藝也是取決於藍釉留白瓷能否成功的關鍵。



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這件祭藍釉留白龍紋天球瓶高11厘米,口徑8厘米。瓶直口,口沿平坦,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器身採用雕空工藝,其通體施鈷藍釉,釉面可見橘皮紋,釉色純凈明亮,晶瑩通透,釉質肥厚瑩潤,勻凈幽雅,閃耀著如藍寶石般的色澤,光可鑒人,精美異常。腹上部採用霽藍釉留白的工藝裝飾龍紋,先施霽藍釉,再剔掉有紋飾地方的霽藍釉,劃花後填以白釉,然後入窯高溫燒成。外壁繪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其紋飾為俗稱的趕珠龍紋。龍環繞於瓶身一周,龍首上仰,鼻似如意頭,雙角微微後翹,龍眼突起,顯得炯炯有神。工藝複雜難度極高,是霽藍釉留白瓷器的精品,極具收藏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藝文化 的精彩文章:

奧斯汀拍賣青花一束蓮盤
目前存世不到十枚極其珍貴當八錢

TAG:典藝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青花留白寶蓮紋梅瓶
重磅精品推薦藍釉留白龍紋蓋罐
有一種白叫做「青花留白」青花留白龍紋大罐敬請賞析!
虎拍藝術網:青花留白冬瓜樽:暗八仙
白牆黛瓦,留白之美!
插畫丨森系水彩留白的小確幸,彷彿夏日微風拂面般清新脫俗
秋子書札 ll 範文才,潑墨是海 留白為天
留白+原木色=真美!
禪語心燈——留白
國畫留白與說話留白
留白手法,手繪黑白世界!
瑞豐國際重點推薦藏品——藍釉留白高足杯
「簡約灰白&巧妙留白」
中國山水畫留白染雲法
夏日晴空和水彩留白液嘗試
詩綠太行‖固有青眸對鷗鷺,也留白眼看雞蟲
純墨留白表現風起雲湧
留白+原木色=純粹
留白,吉祥
冬之留白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