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受秦始皇影響很大

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受秦始皇影響很大


點擊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



(來源 易中天 yztzhs)





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受秦始皇影響很大




文 / 易中天




  「說漢語,寫漢字,稱漢族。」其實我們的生活受秦始皇影響很大。


  秦王嬴政兼并六國後做了三件大事,也稱三大革命。

革命的結果,是帝國制度取代了邦國制度延續了兩千多年。帝國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促進了漢民族的誕生,影響極其深遠,逐步影響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故事,從七月的一支送葬隊伍開始:



  這是酷熱的七月份,一個獨裁者此刻正躺在鮑魚堆里被運往咸陽。死者是秦始皇,丞相李斯又秘不發喪。為了掩蓋屍臭,只好在車上堆滿鮑魚。


  秦始皇,豈會料到與鮑魚為伍?

  如此下場,卻是活該!


  是的,活該!如果他不是那麼專橫,那麼跋扈,那麼暴戾,那麼剛愎,事情也不至於壞到這個份上。然而,儘管秦始皇落得如此下場,他在生前依然做了三件大事:稱皇帝,反封建,大一統。




稱 皇 帝


革命一



  革命是在滅齊以後。



  齊,是最後被滅的王國。此前,韓、趙、魏、楚、燕,都已經變成了秦的郡縣。齊國併入秦的版圖後,「中國」就不再是多個國家,而是一個國家。這可是從來就不曾有過的事,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名號是大事



  在這樣一個時候頒發的命令,堪稱一號文件,文件的內容,是

嬴政的名號

。名號確實是重要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嬴政要求更改自己的名號,也有道理。群臣和博士們的建議是叫泰皇,可惜,嬴政並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對一切舊東西都嗤之以鼻。



  在嬴政看來,他的事業是開天闢地,前無古人的。制定名號,豈能一點想像力和創造性都沒有?必須發明創造,還得嬴政自己來。


  結果,是叫

皇帝


  那麼,什麼是皇?什麼是帝?






  帝在卜辭中,原本指天神和上帝;皇在《詩經》中,則只

是動詞、形容詞和感嘆詞。


  實際上,帝就是花蒂,即

締造者

皇則是

輝煌

,是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為什麼要叫「帝國」?


  皇帝是一個複合詞。其中,皇是形容詞,是定語;帝是名詞,是主語。所以,皇帝也可以簡稱為帝。

皇帝之國叫帝國,皇帝制度叫帝制,

原因就在這裡。



  帝

的本

義是締造者,秦

始皇一筆圈

中帝字,因為他實在不能再稱王。王,並非至尊之號。起先,大一點的酋長都可以稱王,是為部落王。後來,大一點的國君也可以稱王,是為諸侯王。就算曾經獨自稱王的周天子,也無法跟現在的嬴政相比。周王是共主,嬴政是獨主,一樣嗎?



  也只能稱帝。


  而嬴政的這次變更名號,有必要嗎?


  很有必要。


  事實上,當秦王嬴政將韓、趙、魏、楚、燕、齊都收入囊中時,天下和秦便都變了。此前是邦國林立,現在是獨此一家。那麼,秦在之一的時候叫王國,唯一的時候難道還叫王國?顯然不能。


  那叫什麼?


  帝國。




帝國大變革



  這當然是大變革。


  性質變了,稱號也得變。伯國的元首是伯,侯國的元首是侯,公國的元首是公,王國的元首是王。


  帝國的元首呢?當然得叫皇帝。



  因此,元首叫不叫皇帝,就看你要不要帝國。後來的

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都堅持帝國制度

,所以他們的元首都叫皇帝,誰都不會更改。


  皇帝與帝國,俱為一體。


  但,這樣一個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在始皇稱帝之初甚至之後,卻備受爭議。



反 封 建


革命二




  有人反對將王國變成帝國。大約在他們看來,名號事小,國體事大。嬴政要管自己叫皇帝,隨他高興好了。但要把王國變成帝國,卻不能不爭。


  那麼,什麼是王國?什麼是帝國?帝國和王國又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有兩種王國。一種是戰國式的,一種是西周式的。戰國式的王國(韓、趙、魏、楚、燕、齊、秦),是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反對者們要的,是另一種西周的國家制度,即周制。






  周制是

一個王國,許多侯國


  王國是侯國的宗主國,侯國是王國的分封國。也就是說,天下名義上是王國的,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在實際上,王國又把天下分封出去,分封給各個侯國,叫「裂土田而瓜分之」。




封建一詞的真正含義


  分封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划出一片領地,然後在邊境線上挖溝。挖出來的土堆在兩邊,然後在土堆上種樹。這個動作就叫

,也叫封疆、封土、封邦。



  封邦之後,是

國。


  建國倒不是建立國都,而是指定國君。國君都是世襲的,始封之君則多半是周王的兄弟和子侄,然後是姻親和功臣,以及同盟國、戰敗國和附庸國的首領。


  王國與侯國,是君臣關係。但這種君臣關係,是名義上的。周天子只要諸侯承認自己是天下共主,並象徵性地承擔一定的義務,對侯國的事務基本不聞不問。這其實是國家聯盟,或邦聯。但,邦聯各成員國是平等的,邦國各成員國則不平等。周君和周國至高無上,只有他們能稱天子,能叫王國。



  這就是周制,也叫「邦國制度」。


  

邦國制度的核心,是「封邦建國」,簡稱「封建」。




用郡縣制中央集權



  於是,秦站在了十字街頭,因為一旦採納建議,就意味著回到了西周,回到了邦國制度。但秦始皇最終決定,不要封建,要郡縣。







  在否決了封建諸侯的建議後,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為郡守,縣的長官為縣令,都有副職和屬員。這,就是

郡縣制


  郡縣和封建,又有什麼不同?


  周的國和家,是封建的結果。

諸侯和大夫都是君主,是國君和家君。


  郡守和縣令,則不是主,而是仆。春秋戰國,他們是國君之仆;秦漢以後,他們是皇帝之仆。郡和縣,都不是他們家的,而是國君或皇帝的。他們之於郡縣,當然沒有產權,甚至沒有治權,只有代理權。換句話說,他們是由國君或皇帝任命和派遣,代表元首管理郡縣的。


  這,就叫

官員代理


  官員代理,是因為中央集權。官在四方,權在中央。


  集權,就不能再封建。變成了帝國的秦,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躊躇滿志的秦始皇,便開始了他的統一大業。



大 一 統


革命三



  統一是在秦並天下之後開始的。


  兼并之後,原先邦國林立的中國,就變成了一個國家,而且是中央集權的。這時,統一的工作就不但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是可行的了。


  沒錯,天下一統,是帝國的需求。




混亂的貨幣與文字



  在春秋時期,邦國不需要統一。到了戰國,共主周天子都沒了,大家都是獨立王國,更是誰都不買誰的賬。


  於是,「田疇異晦,車塗異軌,律文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甚至出現了所謂鳥書和蝌蚪文。







  貨幣也五花八門。簡略地說,大體上是周、趙、魏、韓通行布幣,燕和齊通行刀幣,楚通行銅貝和金幣,秦通行圜錢。而且,即便同為刀幣或布幣,形制和重量也不一樣,折算起來極為麻煩。






  這當然讓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不能容忍。因為帝國不但要求「海內為郡縣」,而且要求「法令由一統」。如果不把文字和貨幣之類都統一起來,那麼,難道皇帝的詔書要寫成不同文本,國庫裡面又是布幣又是刀幣?


  於是秦始皇勒令全國統一,包括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畝制(二百四十方步為一畝),統一車軌(車寬六尺)。據說這是孔子也曾嚮往的,比如《禮記·中庸》就主張「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但意義最為重大的,還是

統一文字




隸書的由來



  統一的辦法,是廢除異體字,推行簡化字。

為此,他們不惜先革自己的命。


  秦本西周故地,通行的是籀文(籀讀如宙),也叫大篆。大篆筆畫繁重,始皇就讓李斯簡化為小篆,也叫秦篆。後來,程邈更簡化為秦隸。這就連低級官吏和底層人民也可以認識了,所以叫

隸書






  這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續了文明。




書同文的功績



  事實上,我們民族的文明三千年不中斷,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沒。從甲骨到金文,從周篆到秦篆,從篆書到隸書,陳陳相因,一脈相承。於是商文化延續為周文化,周文化延續為秦文化,秦文化延續為漢文化。承上啟下的,正是秦始皇的

書同文



  書同文的結果,是一個更大民族的誕生。這個民族就是漢。漢族,是華夏民族的升級版。她的形成,卻其實開始於秦。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秦帝國二世而亡,兩漢又長達四百多年之久,

漢語、漢字、漢族、漢人,是應叫作秦語、秦字、秦族、秦人的。


  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稱皇帝,反封建,大一統。其政治意義和歷史地位,只有西周封建和辛亥革命可以相比

,以至於我們不得不一面享受著那些革命成果,一面為它們造成的嚴重後果苦惱不堪,在走向現代文明的道路上歷盡坎坷,舉步維艱。


  但,這已是後話。




以上內容選自《易中天中華史7:秦並天下》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297期,主編微信gxjc03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1511332864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gxjhshys)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

國粹美尚精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願有一個小店,讀過歲月悠悠
劉墉:「後面要過癮,前面就得犧牲!」
什麼是最舒服的鞋子?就當這個鞋子沒穿!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是如何選擇的,其實受潛意識影響很大
寶篋印給我們的真實受用
這六個能力者一出場,瞬間讓惡魔果實受到了侮辱,實在不忍直視!
真實受不了,最喜歡忽冷忽熱的星座
《獨孤天下》中伽羅扶養麗華,其實受益最大的不是伽羅而是楊堅!
桑切斯:有決心向曼聯展示最佳表現,熱身時確實受傷
一個警察的首場越野賽:著實受罪,但很快樂
越是老實受欺負的人,越強調這三件事情,怪不得越混越差
寶寶哭鬧千萬不要這樣哄,寶媽倒是省事了,其實受煎熬的都是寶寶
海賊王:這6位能力者一登場,感覺惡魔果實受到了侮辱!
此人是晚清重臣,有功於社稷,但朝廷賜給他「文正」確實受之有愧
做人太直吃虧,做事太實受欺負,學會這五條心計,做個聰明人
李宇春已被證實受傷入院,演唱會上需要打封閉
女子泡溫泉意外懷孕?醫生:荒唐!其實受孕過程很複雜
短命的「俾斯麥」號真實受損情況:賴以自豪的最厚裝甲竟全被擊穿
在單位老實受欺負,鐵定和這五個毛病有關,看你有幾個?
古代三大屬羊猛將:一位武藝高強,擁兵十萬,明知冤枉卻老實受死
星雲大師:讀書做到「六到」 才能真實受益
巴普蒂斯塔:內馬爾有時很誇張 但確實受到了侵犯
老實受欺負咋辦?送你五個錦囊,打破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