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航天員正在備戰

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航天員正在備戰

4月27日,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完成了對天宮二號的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任務,標誌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昨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圓滿收官,我國載人航天已經全面邁進了空間站時代。



(原標題: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



4月27日,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指揮控制大廳現場的工作人員鼓掌慶祝。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完成

對於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王兆耀表示,這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順利完成,中國載人航天全面邁進了空間站時代。


據他介紹,2010年9月,中央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立項,分空間實驗室任務和空間站任務兩個階段實施。其中,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和掌握貨物運輸和補給、航天員中期駐留、地面長時間任務支持和保障等技術,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為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基礎、積累經驗。


2016年以來,我國組織實施了長征七號首飛、天宮二號飛行任務,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以及此次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空間實驗室階段規劃的四次飛行任務全面完成,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取得全面勝利,為我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舟一號在現役貨運飛船中載貨量最大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我國載人空間站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次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運送物資和推進劑,同時以後還要承載空間站廢棄物。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最大上行載貨量6.5噸,在滿載的情況下總重達到13.5噸,其中用於推進劑補加設計的能力達到2.1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說。


楊保華橫向對比了現役貨運飛船的載貨量。「俄羅斯進步號貨運飛船,上行能力2.3噸。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上行能力2.7噸。天舟一號上行能力達到6.5噸,是現役第一。」


此外,天舟一號的載貨比很高,載貨比是最大載貨量與滿載時貨運飛船總重量之比,反映了飛船的承載能力。楊保華介紹,已經退役的歐空局ATV自動轉移飛行器,上行能力達到7.7噸,但滿載情況下重量將近21噸,雖然它的上行能力到7.7噸,但是滿載情況重量非常大,所以載貨比僅為0.3,天舟一號載貨比接近0.5。


■ 相關新聞


中國將與世界共享空間站實驗資源

據了解,從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我國和俄羅斯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成立了中俄載人航天合作聯合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的工作架構下,兩個國家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


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本著一種開放、合作的原則和心態進行,這些年和世界上多個國家、地區和機構進行了廣泛的合作,有歐空局、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還有一些組織機構都和我們開展了這方面的合作交流。


「我們也和歐空局探討了在未來載人航天發展當中如何加強合作。月球軌道空間站是國際上和中國專家們在研究論證當中的一個技術途徑之一,據我們了解,美國、俄羅斯、歐洲和中國都對這種利用月球軌道空間站模式實現載人月球探測和將來月球資源開發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王兆耀說。


我國空間站建成後,實驗資源也將與其他國家共享。王兆耀說,「去年,我們和聯合國外空司簽署了雙方合作協議,面向世界各國包括發展中國家提供我們空間站的實驗資源,聯合國外空司對這方面的合作是非常的讚賞。」


焦點1天舟一號後期飛行任務有何看點?


將安排繞飛等一系列拓展試驗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天舟一號除了進行兩次交會對接和推進劑補加,還要進行一系列的實驗。


「飛行後期還將安排一系列的拓展試驗,看點還是不少的。比如,剛才講的要進行繞飛、快速的自主交會對接;再比如要釋放搭載的一顆立方星,還要驗證一個先進的導航自導的控制裝置以及國產的新型元器件。」 王兆耀說。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恆介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上安排了微重力對細胞增殖和分化影響研究、兩相系統實驗平台關鍵技術研究、非牛頓引力實驗檢驗關鍵技術驗證以及主動隔振關鍵技術驗證這些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中國科學院、國內相關科研院所以及內地和香港的高校等12個科研團隊參加了這次研製實驗。


其中,微重力對細胞增殖分化影響研究是在微重力環境下對幹細胞增殖分化以及細胞結構功能的影響,在國際前沿重點方向上開展八項研究。

「我們期望對胚胎幹細胞、肝幹細胞、多能幹細胞、骨細胞、成骨細胞等這些細胞微重力下增殖和分化的規律有一個深度的認識。這些研究成果將來可以應用於地面和太空的幹細胞組織工程,再生醫學、人類的生殖以及骨質流失的預防和干預等等方面。」趙光恆說。


焦點2我國的空間站有什麼特點?


未來在空間站


將實現和互聯網互通


據王兆耀介紹,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的飛行任務以後,我國就要全面進入空間站的研製建設。


「根據我們的規劃安排,將在2019年至2022年前後進行中國載人空間站的組裝建造。因此,下一次的載人飛行任務的安排將根據建造計劃的需要,在這個期間,要安排若干次的載人飛行。」王兆耀說。


我國將建成的空間站會具備什麼特點?王兆耀說,「我國的空間站規模適度,具有拓展能力。國際空間站200多噸,和平號空間站是100多噸,我國空間站本體是60多噸,加上飛船和貨運飛船是90多噸。根據我國的需求已經夠用,並且有拓展能力,可以再拓展三個艙段。」


「國際空間站是上個世紀後期研發的,我們的是二十一世紀建造的,盡量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等技術成果,使空間站在系統、部件、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過去空間站沒有網路,現在可以把網路放在空間站上,將來在空間站可以和互聯網互通。」


此外,我國空間站專門設計了一個新型的平台裝載大型光學設施,用於天文的觀測和研究,類似於哈勃望遠鏡。平台可與空間站共軌飛行,需要的時候和空間站對接上。「這個設計開闢了整個分布式空間站架構的創新模式,是獨具中國特色的。」王兆耀說。


焦點3空間站的航天員要面對什麼挑戰?

空間站建設需航天員


大量「艙外作業」


航天員是載人航天的核心,「空間站時代」的到來對中國航天員提出更高要求。對此王兆耀表示,「空間站時代」,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大大延長,現在最長的中期算是一個月將來是三個月、六個月甚至更長,要解決他們在空間站健康地生活、工作,這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研究,還有航天員的訓練、實驗都要跟上,因此航天員現在正在緊張地備戰進入空間站時代。


此外,航天員的「技術技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過去航天員上天做的實驗大部分都是在艙內,艙外活動也是出艙時艙外服的驗證。將來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可能大量的工作要在外空間進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趙光恆補充,在空間站將進行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和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等8個研究方向的研究和應用。用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韌的說法就是,未來還需要科學家上去進行做實驗。


航天員準備情況如何?王兆耀說,航天員保持一定的隊伍規模。「現在航天員招收了兩批,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能還要退出現役,我們現在還要不斷地選拔、培養新的航天員,使他們具備這種能力,為空間站建造、運營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南部發生7.2級地震 有人稱自己「被震醒」
[圖]NASA公布充氣溫室原型:未來可用於火星探索任務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打造出不容易爆炸的鋅基電池
郭台銘表示富士康即將在美投資:或主打高端製造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宮一號即將「歸來」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又迎來新一年的「中國航天日」,航天員共話夢想談中國航天
原創|又迎來新一年的「中國航天日」,航天員共話夢想談中國航天
中國航天日「共築航天新時代」
中國航天日:中外航天員共話航天夢想
中國航天日:跟隨中國航天追夢新時代
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底氣來自這裡!
聚力中國空間站,傳承航天人精神——致敬「中國航天日」
楊利偉: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龍飛船的爆炸將推遲載人航天計劃
中國航天公布:「載人登月」時間表,歐洲宇航員正苦練中國話!
從東方紅衛星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的「問天之路」第一次真實呈現
聚焦中國航天日 共築航天新時代
話宇 中國載人航天將迎來繁榮期:空間站標準與新飛船進展透露
「尋找少年航天員 我在空間站一天」
航天日里築航天夢
楊利偉委員: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飛天「夢之隊」 航天員六問九天
「大航天時代」前夜:星箭合璧助力中國商業航天
中國航天日:中外航天員共商國際空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