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鑽職場牛角尖,跨界思維助升遷(上)

不鑽職場牛角尖,跨界思維助升遷(上)

不鑽職場牛角尖,跨界思維助升遷(上)



我姐姐說:


曾經拜訪一位以「怪物"自居的德高望重的投資人,他指著一面琳琅滿目的牆,說:看3秒鐘,閉上眼,描繪你記得的樣子。他說,每個人的描繪都是不同的:有人記住了某個稜角但是忽略了顏色,有人記住了某撇顏色但是模糊了某個角落,所以人和人才需要溝通,將很多人的大腦放在一起,才能還原這面牆的琳琅滿目。


我對這段話記憶猶新。在隔行如隔山的今日,割裂的行業,割裂了我們的思維和眼界,或許也要將這些跨界的大腦們放在一起溝通溝通吧。今天我們邀請了12個行業的30個思維坐在一起溝通,讓它們的溝通在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流淌開來,面對波瀾不驚的工作和生活,一個更「融合」的大腦,能讓成長的曲線「騰」的竄起來!過去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新的角度下迎刃而解了。

00 跨界思維讓你做的更好,即使只是一件小事


在Live平台講課,帶著諮詢顧問的思維,PPT肯定是少不了的助攻,無數次的客戶溝通早已讓這種形式深入內心,根據Topic勾勒storyline然後扛著一把PPT上陣簡直是毋庸置疑的流程模式,難道有人不是這麼做的嗎?


產品經理就不這麼做。首先他們會去觀察產品的特性,產品設計上的每段語音60s,每段語音下面有一個點贊按鈕,所以每一段60s的語音在產品經理的眼中是一個獨立的產品,需要傳遞一個獨立的價值點。第二步,他們會思考用戶場景,聽眾是在什麼場景下聽課呢?可能是在回家的路上,可能是把手機往桌上一丟,北京癱著聽,可能是一邊做飯一邊聽。這些場景下,誰又會盯著手機屏幕去follow你的一頁頁PPT呢?移動分享的時代,讓手機用戶看PPT,說好的用戶體驗呢?


融合了產品經理的思維,我第一次在分享中果斷放棄了固有的形式,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即使只是1個小時的分享,只融合了一個行業的跨界思維,就能讓結果變得更好。今天我們準備了12個行業的30道跨界思維大餐,來助攻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夢想!


01 跨界思維之銷售


銷售不再是爸媽年代眼中的站櫃檯的那個人,銷售是每一家企業的命脈,流動的血液滋養了企業中的各個器官。


不是你在賣什麼,而是對方需要什麼


阿寶姐的一位多年好友是超過10年的資深奢侈品銷售管理從業者。他遞給我一瓶水,說:把水賣給我。一個好的銷售,會怎麼做呢?會去觀察對方的需求,了解對方的需求,挖掘對方的需求,讓對方堅信只有你才能最好的滿足需求,甚至在不渴的情況下意識到今天非買這瓶水不可。這是銷售。


一個沒有打通銷售思維的人,眼睛會一直盯著自己手裡的貨,嘴上會一直說著自己的貨有多好,在對方厭惡的扭頭走開後,淬一句:XXX。


一個沒有打通銷售思維的人,在面試的時候是滔滔不絕的,只留下了面試官在紙上默默划去了你的名字。

一個沒有打通銷售思維的人,在追妹子的時候,時間和錢沒少花,可不知對方為何總是把你送的東西丟一邊。


油嘴滑舌,只是低級銷售的拙略手段


一個高級銷售,他真誠,專業,甚至偶爾是木訥和青澀的。高級銷售會告訴你,不要過分的去迷信技巧。一個高級銷售一定是沉澱下來了一些更厚重的東西,他們不再屑於這種入門級技巧。


這時候,你會發現一個有故事的老男人用一把吉他和毫無修飾的直白嗓音唱到你眼角泛淚;而一個在職場中沾沾自喜的討巧和表現的人,是多麼可笑。


02 跨界思維之產品經理


跟隨互聯網的崛起,產品經理火的不要不要的,這條錦鯉有什麼錦囊?


用戶思維,不光是嘴上喊喊


這年代,好像不說句"關注用戶"都會被人恥笑落伍,但是要知道,很多將用戶思維喊得震天響的人,都只是學去了這個思維的皮毛。偶爾想起了用戶,不叫用戶思維。很多業務出生的人創業,他可以算出市場份額,可以有100種流量變現的方法,但是唯獨敲不開用戶的門。因為他不知道產品經理的用戶思維除了嘴上喊喊,還有調研,有訪談,有深度訪談,有用戶畫像…產品經理會用盡一切有效方法去獲取他對用戶的了解。


你寫簡歷,你知道誰是簡歷的用戶嗎?你面試,你知道坐在你對面的用戶在想什麼嗎?你做方案,你了解你方案的用戶嗎?你愛他,你有認真的去了解這份愛的用戶,他是怎麼想的嗎?


場景不得,何以得天下

開篇小提了一下產品經理的場景思維如何助力在線分享,我還想說一個我美國的Manager的故事,我們需要為合伙人準備一份材料,我起草,他修改後發出,我看到文件在他手裡變成了 "light airplane reading",只有4頁,簡潔又輕快。他充分的考慮到了合伙人會在什麼場景下看這份材料,那個場景下什麼樣的材料用戶體驗是最好的。


如果你在求職中,電話面試和F2F面試也要區分準備和應對,因為這是2個場景。同樣的事情,放在不同的場景下,有時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場景不得,何以得天下?


思維導圖,這款神器我偷定了


在偷學產品經理的思維導圖之前,我的世界基本由PPT,Word,Excel,office三件套佔據著。然後你會發現使用什麼工具是由場景決定的,三件套能覆蓋所有的使用場景嗎?好像做不到。


產品經理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使用思維導圖?需要理清產品邏輯和商業脈絡時使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些需要強邏輯的場景嗎?有的。人生規劃就是一個很符合的場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職場理不順,會不會是你的工具不夠好用呢?


MVP,這是個能幫你賺100萬的思維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它說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去驗證一個邏輯閉環。


舉個例子,很多女孩子都有做咖啡廳的夢想,MVP的思維告訴你,我們不用等籌到20萬,店面,咖啡機,咖啡師傅,咖啡豆供應商。我們在選定的商區與人群中,用100張傳單或者100個試喝,去驗證你的idea和你選定的市場,咖啡可以從別的手磨師傅那兒買來用於測試,整個MVP的驗證過程可能只需要1-2天。如果發現你以為能流行的小眾口味好像沒有你想的那麼風靡,你可以更新方案,再去做一輪MVP驗證。好過投了大把的錢和時間,發現有些坑,而擁有MVP思維的人,花了2天就把坑跳過去了。


錢,很重要;時間,慢慢發現比錢還重要。你的每一個idea,每一個決定,都可能需要錢,需要時間。牢記MVP思維,節約你的人生。


03 跨界思維之設計師思維

善意提醒:不要把設計師叫做美工,不然你會死的很難看。


從目標出發的最優展現形式


我問她:一個姐姐一隻狗,你覺得怎麼弄出個頭像?過了一天,她問我:我說說我對你公眾號的理解,你聽一下對不對?我有一點詫異,因為沒有設計師思維的我起初只對她期許了一個美學的方案,我以為她會給我砸過來幾個草圖,人站著狗蹲著,人蹲著狗站著之類的。但是接下去的對話都在我的思維之外遊走:確認了她的理解是正確的,她給我傳了小10張logo圖,在她的引導下我自己看懂了:有的圖很漂亮但是冷若冰霜,有的圖很溫暖但是沒有氣場…經過不斷的與我想做的公眾號定位和我想要的感覺磨合,再結合我一周之後需要使用新頭像這個時間因素,就有了現在的這個頭像。


經過了這次與設計師思維的碰撞過後,我工作中做的材料有了一些不同,沒有丑不醜,只有實現目標的最優展現形式。


題外話,這位好友之前是老師,所以她的跨界經歷,讓她的溝通不會直接扔一個結果給我,她在一番引導之後,告訴我:這個頭像是你自己選出來的。


用複雜的思維去呈現一個簡單的結果


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是:大腦後台想的簡單,嘴巴呈現的也簡單;大腦後台想的複雜,嘴巴呈現的也複雜。大腦和嘴巴是一個連通的管道。設計師的思維好像和人類有點不一樣。她們善於在複雜的思維過後,去呈現出來一個簡單的結果。


他們會認真思考你的點擊習慣是左滑還是右滑,你的視覺習慣是不是看到一半的文字就能知道往上推還有更多內容。在無數的分析,驗證之後,到你眼前的可能只有一幅圖一個按鈕。


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設計師的作品就是他們的溝通,而我們的溝通是嘴和手。如何將複雜留給自己,將明快留給對方,是一個課題。


04 跨界思維之市場公關

市場和公關是產品和企業的嘴,他們與這個市場溝通著,溝通的好,賣的好。


市場——循序漸進的漏斗


如何針對一個新產品做市場營銷呢?市場人都有一個漏斗,從頂端的Awareness到底端的用戶轉化,中間會經歷很多影響和互動的環節。第一步,讓別人聽說過你,意識到你的存在。第二三四步,不斷的加深影響和互動,最後,你的用戶會從漏斗漏出,為你的產品買單。


如何撩到一個女孩子的芳心呢?第一步,讓她聽說過你,知道你的名字,知道有這麼個人。 第二步,一不小心在操場上秀了一下肌肉映入了心儀妹子的眼帘。一不小心你見義勇為的壯舉被妹子看在眼中。第三步,在食堂,你們正巧排在前後,打菜的大叔發音不清,你幫她解釋了一下那個辣椒看著紅但不是辣的。在書店,你們看上了同一本書,開始攀談起來。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過後,你們猜?


公關——我說的不是白菜價的那種溝通


阿寶姐在課前採訪了12個行業的幾十位行業達人,請其傳授行業思維。唯有公關這一個行業告訴了我溝通,而且只有溝通。這是從技術和意識上都將溝通拔到了一個高度後的總結。朋友說,當寫的好,說的也好,溝通的能力也就算厚了。


當然,寫的好,說的好,這6個字,怎麼做到,是另一個話題,今天不詳述。但是當你將對溝通的認識,像公關人一樣,拔高一個八度,將每一次與人溝通,每一封Email都重視起來,相信人生會慢慢產生奇蹟。


一家面臨危機的公司可以在危機公關之後化險為夷,一家公司的股價可能會因為一次好的公關大大提升。將公關人的溝通方式偷學起來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說錯話了,怎麼會沒辦法補救?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了,危機公關一下自己吧?寫個Email,客戶眼眶濕潤簽下了合同;玫瑰花里夾首詩歌,感情來的不要太容易哦。


新聞從業者——在情感與理智間徘徊


看了白岩松的2本書,我對新聞從業者是敬畏,如果人生可以多一次選擇,我最有可能的選擇是這個行業。

新聞從業者有太多的思維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他們本來就過著融合的一生,自然有一顆更融合的大腦。看到書的末尾,我竟不忍心去分享技巧類的新聞從業者思維作為他們的代表,我摘取了一個無數次打到我內心的思維在此——在情感與理智間徘徊。


新聞從業人,也是。在憤怒,憐憫之心面前,我們怒的程度,疼的程度都是類似的,只有在情感與理智間徘徊過無數次的人,只有看到過無數的人在情感與理智間徘徊過無數次的人,才能拿捏出來最好的度。


這4個行業的11個跨界思維,哪個最讓你腦洞大開?在十二個跨界思維的Live分享課後,我驚喜的發現每個留言給我的人,提及的對其最有幫助的思維都不盡相同,再一次驗證了人和人的不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融合之路要去走。


繼續關注阿寶姐的公眾號,剩餘的8個行業的跨界思維也即將以文字的形式出爐,包括:諮詢,金融,技術,培訓,律師,國企,創業和藝術。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下方的課程二維碼,先睹為快,一氣兒收聽全部跨界思維的語音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蜜蜂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蜜蜂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向天才中的天才學習,習得真正的跨界思維
商業與科技的跨界思考
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跨界思考
《藝術與商業跨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