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千寒易除一濕難祛 告訴你老中醫妙方!

千寒易除一濕難祛 告訴你老中醫妙方!

濕邪,可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之一,10個人里有八九個人有濕邪潛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很多人對中醫食療養生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的喜好。一到冬天就喜愛吃火鍋,最愛刷肉。夏天天氣炎熱,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空調底下,導致體內的水液無法排出,飲食上喜歡吃冷盤冷飲、冰凍西瓜、飲料等,這些習慣影響了脾胃運轉,導致身體發沉無力,頭腦昏沉,臉黃油膩,濕疹長痘,皮膚瘙癢等癥狀,這些都是濕氣的表現。

濕邪入體,起初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關節疼痛,體型肥胖,頭臉油膩,臉上長痘、長斑;久而久之還會導致肥胖,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女性的一些婦科病如白帶異常,瘙癢也與濕氣有關。

濕毒的程度

一級濕毒:在表皮

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濕毒: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濕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濕,俗稱風濕。

癥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毒: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

癥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症。

五級濕毒: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濕氣不除, 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疾病。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

體內有濕氣的13種表現

1.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2. 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5.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衝掉)

6. 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7. 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後反彈

8. 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9. 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 耳內濕(耳禪濕)毛髮粗糙,易脫落

11.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

如有以上1~2種癥狀,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濕氣。

我之前一直覺得生病就得去醫院看病吃藥,但是工作幾年之後,感覺身體完全不正常了,皮膚瘙癢,舌頭邊緣鋸齒狀,滿臉油光,身體睏乏,頭腦也是昏昏沉沉的,大便不成形,經常便秘,陰雨天氣關節還會疼痛,看了許多醫院都沒能找到根本原因。

我最早的時候去拔過罐,嚇死人了,那師傅也說是體內濕氣太重。可是又過了兩個月,再去拔罐,完全正常了,一點濕氣也沒有了。體重也減掉了好幾斤,真懷疑減掉的不是肉,而是體內的水汽濕氣。

說到這兒,大家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既安全又有效地祛濕了呢? 其實我並不是吃了葯哦,只不過是從一個老中醫哪裡拿了一個食療除濕氣的古方,老中醫說:堅持吃上一段時間身體內濕氣就沒了,身體就會變好。

老中醫給我開了食療祛濕妙方!

材料:紅豆、薏米、赤小豆、蕎麥、燕麥

做法: 用洗好後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這款祛濕食療方子大有來頭,出自戰國時期中的《黃帝內經》,大家都知道吃薏米紅豆可以祛濕,卻不知道原料要細火炒過,祛除原料中的寒濕成分效果才好,而且一定要搭配赤豆一起,後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薏米之類的熬粥喝,只是並不知道這個偏方來歷。

所以10件事最傷脾胃,增加濕氣,少做最好

1、狂吃冷飲

冷飲,啤酒喝起來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2、猛吹空調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也對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調、電風扇環境中,容易出現肚子涼痛,甚至腹瀉,都和外寒侵襲脾胃有關。

3、穿衣露腰腹

很多時尚女孩穿著露臍裝,趕時髦的代價是脾胃受傷。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4、喝太多涼茶

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涼茶就是「雪上加霜」。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期女性、准媽媽、產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不吃主食

很多人胃口不好,不愛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點養生粥,如綠豆薏仁粥、山藥扁豆大米粥、紅薯燕麥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

熱天在廚房做飯是種煎熬,因此很多人選擇不用開火的涼拌菜或者直接生吃。但冷盤偏涼,生吃不容易消化,都傷害脾胃。

7、沉迷麻辣重口味

夜晚的街頭,麻辣小龍蝦、麻辣燙等重口味小吃是很多人的最愛。但吃得太多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這時可喝點綠豆湯或吃點西瓜清火。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對脾胃極為不利。

9、飢一頓飽一頓

脾胃喜歡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是保養脾胃的要訣。如果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10、經常熬夜

很多人習慣晚睡。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於11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才有益於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濕疹你了解嗎?老中醫給1妙方,堅持一周,濕疹好了,皮膚細滑
鼻炎被人嫌,中醫一妙方,做法簡單見效快
鼻炎束手無策?老中醫一妙方一招搞定
蜂蜜輕鬆除皺妙方!
專家告訴你一個妙方,吃完再也不怕滑膜炎了!百試百靈!
小痔瘡大危害,不可忽視!老中醫百年祖傳妙方 輕鬆擺脫痔瘡頑疾
老中醫告訴我的治療痔瘡的小妙方
眾道妙方:一招調好你的老胃病!
女人經常「掉頭髮」一定要注意了,老奶奶告訴我「妙方」,還你一頭靚麗秀髮!
這些春季去濕的小妙方你知道嗎?
眾道妙方潤潔幫你解決難言之隱
脾虛怎麼治?「老中醫」1妙方,不僅健脾還除濕
產後汗多緊張兮兮,德叔妙方解你愁
女性護膚:讓衰老來得慢一點 你需要這份抗老妙方
中醫:口舌總長瘡,送你一妙方
「我崩潰了!」拯救微笑抑鬱症的妙方
皮膚出現劇癢難忍?濕疹發作了!記住這些小妙方,治癒濕疹很容易
女性一生能排多少個卵子?你知道嗎?眾道妙方告訴你
痛經忍忍就過去了?眾道妙方專家告訴你真的不是這樣!
女人腎虛老得快,眾道妙方告訴你八招補腎越補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