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10萬公里,他才找到一碗極致的米飯【開始眾籌*故事642】
人們最終會
回歸
最
真實
的食物
▼
【開始眾籌*故事642】
能「
白
吃
」的米飯
莫凡
▼
對於米飯,我們總是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和依賴感。它不僅撫慰我們的味蕾,還承載著我們的情感。
小時候如果不小心把飯粒掉到地上,總被長輩教育:「米飯不能浪費,要吃乾淨才圓滿。」
那時候放學回家,媽媽在廚房乒乒乓乓忙活著,淘米、倒水、下鍋……不一會兒米香飯香便飄滿了整個屋子。
那碗Q彈糯滑的大米嚼在嘴裡,不配菜,白吃都讓人覺得滿足~
但長大後,我們離開家鄉去打拚,再也沒吃到過記憶里那麼香甜的大米了。
我叫莫凡,廣東中山人,
典型水瓶座。
我總愛說自己是一個像風一樣的男子,
攝影、旅行、美食,是我人生中最熱愛的三件事。
因為嚮往自由,厭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卡生活。從06年,我就開始了創業之路。跨越了電氣、廣告、攝影、餐飲等行業,而現在,我的身份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新農民。
第一次創業做的是進口貿易,第一年就做到一百多萬。
後來因為太過愛好攝影,在中山開了一間自己的攝影工作室。攝影工作室在運營的時候,因為受朋友所邀,我還擔任了兩年的科技工廠CEO,把公司從一個人發展到100多人,年產值規模達到幾千萬。
2012年,我辭去了總經理的工作,
開始滿世界旅行。而之後的第四年,我當起了農民……
2016年初,我來到陝西,當我徒步進入秦嶺深處的鄉村,便再移不開腳步。
這裡的農民說:把東西種下去,就不用再管,因為健康的土壤是有生命的,它會妥善對待生根的作物。
我住在秦嶺時拍下的風景,這裡的山野純粹得沒有一絲雜質
我那被多年的都市生活而麻痹的味蕾彷彿在瞬間被喚醒,這些山野食物的健康和美味、土壤的生命力與饋贈給了我深深的感動。
但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住在城市裡,面對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我自己沒法吃到放心、健康的食物,更遺憾的是大眾也逐漸對食物的品質失去了鑒別能力。
於是我成立了貓淘鷹,一個致力於做中國健康土特產,專門尋找山野美食、地理標誌食物,搬運最健康優質食材的電商平台,將健康的食物像正能量一般,傳遞給更多人。
我相信人們最終會回歸最真實的食物。
尋找山野美食的旅程是艱辛的。為了尋找到最好吃的陝西紅富士,我走了2萬多公里,跑遍了陝西的洛川、禮泉、蒲城、寶雞....終於找到了從樹上採摘下來,用手抹一下就能直接吃的蘋果。效果也是可喜的,2016年10月11日我們的蘋果上線,3小時售出了300斤。
隨著旅行的深入,米脂小米、高山木耳、板栗、香菇、綠殼土雞蛋、贛南臍橙、蜂蜜、廣西大瑤山的姜粉和紅糖……
在累計超過10萬公里的行程中,我尋找到了一個又一個山野美食,並把它們帶給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
秦嶺的板栗,老人家說吃出了山野的味道
而和五常大米的相遇,是意外的驚喜,也更加深了我對土壤的敬畏。
▼
我有一個遠房親戚,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黑龍江的五常,他和大米打交道已經有30多年。
近幾年,我總是能收到親戚從東北給我們寄來的當季豐收的大米,外表糙糙的還帶著米糠的大米煮下鍋,不一會兒米香便飄滿了屋子。
親戚寄來的大米,總是包著一層糙糙的米糠,學名叫白節子,未經拋光的大米才是真正富含營養的好大米
被這滋味驚艷的我終於忍不住奔赴了一趟五常。
親眼看到那肥沃的黑土平原、高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手指撫摸過那飽滿結實的稻穀,看見村民用最原始的方法耕作、收割、晾曬、脫谷……
五常民樂鄉豐收時的情景
最終等到那一碗極致美味的米飯端上桌,心裡是滿滿的感動。
我想把這一碗五常大米,帶到更多人的飯桌上。
種大米,
一看土壤,
二看水源,三看稻種,
四看種植,五看碾磨。
在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省,黑土層平均20-30公分,而黑龍江五常民樂鄉黑土層卻在2米以上,是五常平均厚度的10倍,有機質含量高達8-10%。素有「中國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看民樂」之說。
除了黑土肥沃,這裡的土壤中所含的有機質及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也特別豐富。
受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影響,干物質積累多,這裡產出的大米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吃起來甜糯可口。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含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也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其次,這裡有拉林河、牤牛河貫穿五常民樂全境。我們優選的400畝農田位於鳳凰山第一灌溉。鳳凰山上的雲中濕地是當地拉林河的重要水源,我們的農田全年都有雲中濕地源頭活水灌溉,水質清醇,味道甘美清甜、水中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含量高,稻田能充分吸收這些天然養份。
在種植方式上,
我們選擇的是稻花香二號稻種
——盛產於黑龍江的一個優質稻種。
其中五常的稻花香二號是最為著名的。
我們採用傳統的農耕方式插秧,
遵循生態循環的自然規律,
讓種子自然發芽萌育,
為的是保留稻穀本真的味道。
待到秋收時分,
手工打捆、碼垛。
把割好的稻株擺在稻茬上自然晾曬3~4天,經過風和陽光的滋潤,中間再翻倒一次。
等莖葉曬萎時,莖葉的水分和營養持續流向稻粒,夜裡霜打之後,稻粒更加飽滿,而後脫谷,歷經一個冬天的儲藏。
冬藏的稻穀我們採取現磨現吃的新鮮手法,最大限度地保存稻穀的水分和營養。
一年一季的五常大米,在原產地儲存,每個月定量碾磨,保證每粒米都是現稻現磨,28天保鮮,可以確保你吃到的是當季最新鮮的大米。
我們堅持採用傳統的手工不拋光做法,大米粒粒都有腹白,表皮有點粗糙,保留了原始的胚芽組織和米糠層,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這樣產出的五常大米,
一煮便滿屋飄香,口感Q彈,
入口帶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不需要任何菜肴都非常的香甜,
是十足的可以「白吃的米飯」。
目前我們在黑龍江五常的大米用地有400畝,年產值達500萬。
▼
接下來,我還將開展一項「森林計劃」,在陝西、浙江、貴州、新疆、西藏、雲南、四川、江西、廣東、吉林、黑龍江等地逐步建立貓淘鷹果園、農場、生態養殖基地。
一期投入近百萬。
行走途中,我還發現,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土特產,帶著各地的土特產旅行,是一種很有趣的旅行方式。
為此我還成立了「貓淘鷹小分隊」,徵集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鼓勵大家在大自然的旅行途中發現更多的山野美食,並分享給更多的人。
作為貓淘鷹的創始人,長久以來我一個人不辭辛苦地奔波在全國各地,不惜跋山涉水,追根溯源,雖然一路艱辛無比,但我還是甘之如飴。
因為尋找最放心的優質食材、把健康天然無添加的食物帶給更多人,是我的理想。我相信,一切來自自然,萬物源於根本,不喧囂,不浮誇的健康食物文化,會像正能量一樣,持續傳遞下去。
我希望,
讓更多的人吃到更感動的食物。
回歸本心,入口的食品,
也多一份安心。
先轉發,再點二維碼,
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
掃描下面二維碼
(長按二維碼圖,跳出選項後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
進入「開始眾籌」網站「
做一碗極致的大米,用食物渡人心
」眾籌支持頁面,選擇相應回報,支持故事發起人。
如遇問題,請撥打熱線4000-157-151。下載APP「開始吧」,可以更簡單地支持項目,並獲得項目更新。
希望你喜歡這個故事
也請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故事
國內最好的生活風格眾籌平台
開始眾籌網址:www.kaistart.com
聯繫我們:xiaokai@kaistart.com
點擊「閱讀原文」,支持 莫凡!


※和姚明一起打球,還被科比收做門徒。這個熱血90後開了家24h不打烊籃球館,為每個夕陽下奔跑的青春找到主場【開始眾籌*故事643】
※從1300度的大火中走來,他把土凝成一抹驚艷世人的淡青色【開始眾籌*故事644】
※當上拉斯維加斯最年輕的中國管家,姑娘卻為了個漢堡放棄高薪回國,顛覆街頭速食風,讓美國大使館都愛上美酒龍蝦搭漢堡的奇妙味道
※從竇唯、崔健的貝斯手到爵士界「老炮兒」,這個男人把一個啤酒桶爆改成爵士俱樂部,格萊美獲獎者都來幫他站台【開始眾籌*故事631】
※他舉辦了場中國美食界的奧斯卡盛典,比小李子盼了22年的小金人還有看點!【開始眾籌*故事632】
TAG:開始吧 |
※虧了700萬也不停手,他只想在窮鄉僻壤里養一朵花【開始眾籌*故事566】
※趙又廷眼神一勾,虐翻1200萬迷妹的桃花林邊,1000㎡他只建了10間房,美到住進來的人都覺得能遭遇白淺上神【開始*故事667】
※用每一小步積攢起來42.195!我的馬拉松從400米跑道開始!
※為了一個人的狂歡,2000㎡的海鮮餐廳她說不管就不管了【開始眾籌*故事604】
※用3000片花瓣和13種草藥,90後姑娘做出了每個女孩都愛的玩意兒【開始眾籌*故事619】
※跨越10000公裡帶回地中海的禮物,她花十年終於種出的紅色果實,99%的人第一次吃居然直接扔進了垃圾桶!【開始眾籌*故事621】
※30天吃了100頓火鍋,花臂小伙只為復刻和父親間的回憶,卻一不小心征服了全上海的吃貨【開始眾籌*故事584】
※4000㎡就造了個院子,這個不安本分的工程師,只為了讓你在千年古村住下來【開始眾籌*故事608】
※他揣著900塊,北漂20年成地產大佬,卻甘願開起一家小酒店,好評率99%【開始眾籌*故事617】
※6000人翻過她的牌,但幾乎沒人知道她長啥樣。這個神秘霸道女總裁,把人家裝4室2廳的150㎡,拿來做了飯【開始眾籌*故事615】
※除夕夜還守著果園的「瘋子」,用12年在3000畝荒山裡種出了最牛的橙子【開始眾籌*故事571】
※10000多個針腳,才能手工縫製出一件西服,連汪涵、丁俊暉都愛穿【開始眾籌*故事589】
※2017年開始,12星座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秀髮20年未剪達228公分重2公斤,從7歲開始堅持到27歲!
※2017,從心開始
※馬克,2017年開始,12星座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成功潛伏進319個城市,而李志背後的這個男人,只想請你再來一瓶【開始眾籌*故事625】
※能走出來算你贏,90後姑娘一手打造了中國最神秘的禁區,2000㎡的迷宮跟盜夢空間一樣複雜【開始眾籌*故事565】
※從1300度的大火中走來,他把土凝成一抹驚艷世人的淡青色【開始眾籌*故事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