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鄉俗瑣記之「祭財神」

鄉俗瑣記之「祭財神」

鄉俗瑣記之「祭財神」



舊京時在四合院里的佛堂或大雜院人家的屋中都供有財神爺像,一些商鋪在年節或開市時也有向財神焚香禮拜祈盼財神保佑發財、吉祥之習俗。民間供奉的財神不止一個,通常有文財神「范蠡」,武財神趙公明、關羽、准財神劉海蟾,以及偏財神五顯財神等。

住戶家禮拜的多是文財神,亦稱增福財神。傳說它是北斗七星之一降臨到人間的,那財神爺畫像上面的白臉長須,左手執玉如意,右手捧個寶盒,上面書寫著「招財進寶」字樣。


武財神趙公明相傳在秦代時得道於終南山,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師」,其像是黑面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坐騎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傳說它能驅雷役電,除瘟禳災,主持公道,求財如意。趙公明在終南山得道後被封為財神。在神話古籍《封神演義》里寫有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王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久而久之,人們把趙公明冥神、瘟神的形象淡忘了,祭祀並記得的只是財神趙公明。凡是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


那麼忠義仁勇的關羽為何又成為「關財神」了呢?據史載,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豕廟林」三祭合一的洛陽關羽廟會規模宏大,廟會時焚香祭祀,唱戲娛樂、飲食、商品極為熱鬧,逐漸成為當地的商品貿易集市,關羽便成為經商者的保護神,忠關羽變成商關羽。經商者的店鋪及家裡便供奉起了「關羽神」、「關財神」。作為「財神」關羽的「義不負心」又形成了以「仁義」「公正」為核心的商品交易道德,並因此成為關公文化的重要內容。


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舊京民間都要隆重「祭財神」,據說正月初二是財神爺的誕辰。宮內及百姓家的佛堂均要掛滿貼滿金銀財寶的掛千、福壽祿喜財的大字條幅和喜聯,在財神像前的供桌上除擺糕點蜜貢鮮果外,要給財神一定奉擺上五碗長壽麵和五碗元寶湯(即餛飩),在香煙繚繞、燭火齊明、鞭炮玉磬聲中,由家庭中的最高長輩帶領給財神爺祝壽,並祈求財神顯靈吉祥納福、財源不斷滾滾來。各商鋪老闆亦領店員學徒焚香叩拜,並在初六開市時鳴鞭炮敲鑼鼓,喜迎第一個顧客登門,那時稱其為「財神」,不管營業額的大小,均熱情接待,並給予打折或用小禮品饋送,這種之俗舊時稱為「接財神」。

各住戶各商戶在祭神後均要前往財神廟或關帝廟奉祀禮拜。老北京時最有名的有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和永定門外趙公口的財神廟、前門的關帝廟等。過年時到五顯財神廟祈福借元寶是很多老北京人的重要活動,初二一大早人們就從菜市口及廣安門門臉兒等路口,乘牲畜拉的轎車、敞車或騎毛驢等交通工具趕往財神廟去爭燒第一炷香。永定門外趙公口因原有財神廟供奉的趙公明而得名,雖趙公明被稱為正宗財神,但因地處城外荒涼之地交通非常不便,舊京城裡人很少去拜祭。此廟舊時常有外地進京做買賣的商人,從永定門進北京城路過時入廟焚香禮拜,舊京時就曾把趙公口這地方稱為「京城財源入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間圖騰虎崇拜
五音調五臟 古琴可養生
一座道教名山的「復興」
張果老與棋盤山神犬峰
襄陽第一古剎白馬寺:道安法師在此統一沙門姓氏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購書瑣記之杭州
旅美瑣記之十七:邂逅洋乞丐
旅美瑣記之七:人是最可寶貴的
金受申:老書館見聞瑣記——四
金受申:老書館見聞瑣記——三
孔戈碧I喝茶瑣記
義大利遊學瑣記
旅美瑣記之一:見證「日不落」
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瑣記陳映真
旅美瑣記之九:「寫」在聯合國廣場上的「警示錄」
旅美瑣記之五:腳印,腳印……
中醫美容方瑣記(一)脫髮
張歪歪的日本留學瑣記(1)